登个基都要找媳妇孩子一起,他装的吧?
不过大家的心到底是稳定下来了,汉王还是要登基的,如同西楚霸王那时的诸侯共处局面不会出现。
确定汉王登基的事情之后,最要紧的就是国都了。
如今军队一路向西,不会真的要在栎阳定都吧?沛县的老将领们又吵了起来。
有的说回去的,也有的说不如直接在洛阳,有天下八百年的周朝就是在洛阳,众人又前所未有地吵嚷了起来。
刘邦吧,想去咸阳。
虽然咸阳已经被烧成一片废墟了,但是那边有政哥啊。说不定哪天政哥心情一好,就能跟他说一个藏着珍宝的好地方。
这一天,有个穿羊皮袄的人混着稀稀疏疏的人群,走进了洛阳城。
城中本来就有很多大户居住,因着汉军的驻扎,人气更加旺盛了,俨然一副大都会的模样。
已经陆续开张的小酒馆中,坐着很多洛阳的住户,他们都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汉王可能在洛阳登基,并将此地定位大汉国都的事。
娄敬紧了紧身上的羊皮袄,在略微料峭的春风中,走向城中心的位置。
“虞校尉,有人找。”
青年从房间内走出来,看见站在远处的一人朝他挥挥手,转身拿起炉子上咕嘟冒泡的小陶甑,随后才出门。
“你是?”
眼前这人一身破烂的羊皮袄,头发只用一根灰扑扑的发带扎着,随着他走近,憨厚地笑了笑。
“我是娄敬,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小时候咱们还在一起玩过捉迷藏。”
虞坚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有点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是你啊,娄兄。”
他们那个村子里的确有姓娄的,但是他离家多年,早就不记得什么同乡之人了,“你怎么在这里?”
现在刘邦还没有登基,自然没有征伐士卒戍边的举措,娄敬来洛阳,纯粹是冲着刘邦来的。
娄敬表示:“我有一言之策要献于汉王,还请虞将军引荐。”
殊不知现在的虞坚最怕的就是引荐两个字,当初他脑袋发昏替那位戚夫人引荐了一封信,以至多年不得重用,好不容易在战场上拼杀出来如今的地位,可不敢再浪费了。
“每天想要求见王上的人不知凡几,你有什么特殊之处能保证让汉王见你?”
娄敬沉默片刻,“我有良策,听闻如今汉军正在为定都何处纷扰不止,我可以为汉王解忧。”
虞坚皱眉:“难道你以为大家都不知道定都哪里好吗?”
只不过是一部分人想在这里一部分人又想在哪里,且都是王上旧部,才吵吵嚷嚷得特别厉害罢了。
娄敬坚持请虞坚帮忙,虞坚听这人说话像是有学问的,如果能够被汉王重用,自己倒也不是单打独斗了。
虞坚抬眼看向娄敬,眼神犹豫。
不如就帮忙引荐一下?
这话传到刘邦耳边的时候,小凹正坐在他身边抱着一颗洛阳贵族献给他爹的不知如何保存的大苹果,咔嚓咔嚓吃得满脸脆。
“啥,娄敬?”
小凹看向进来说话的舍人。
刘邦:“让人进来吧。”
小凹着急:“渣爹,你不能让他进来。”
刘邦立刻意识到他误会了,小凹着重关注的人不一定都是能让他任用的奇谋武将啊,说不定是起反作用的。
时刻记着儿子不能说具体历史的刘邦说道:“小凹,给渣爹预测一下这个娄敬。”
反复纠正不过来之后,刘邦就认领了这个独特的称呼。
第122章 坑娄敬
小凹神秘的说道:“他会让你陷入绝境。”
这家伙跟着渣爹一起去打匈奴, 说是因为轻敌的渣爹不听他的建议才导致了白登之围。小凹怎么就那么不信呢。
渣爹历经无数战争,难道还不如这个在洛阳出现之前就一名不文的娄敬?
在此之前谁知道他是谁啊。
还是走一个虞将军后门进来的,小凹有理由怀疑他是被敌军派来的间谍。
娄敬入内, 没敢四处乱看, 行了士人的拜而不跪君子之礼。
刘邦也没有纠正他, 问道:“听说你有点关于定都的看法?”
“浅陋之言,希望可以帮王上解决如今的难题。”娄敬不卑不亢。
小凹咬了一口苹果,还是忍不住想现在的人见到领头人的门槛也太低了吧,找个人就能有机会见到。
哪像他,不喜欢学校的护栏, 想跟校长建议一下,连教导主任的面都见不到。
娄敬开口就是:“关中形胜---”
巴拉巴拉一通什么政大爷家里定都在咸阳的好处, 又巴拉巴拉一通他爹如果定都在这里山东复叛也不用发愁这样的话。
小凹的苹果只剩下一个小核了,他把小苹果核端端正正地放在案桌上,突然开口:“你的意思是我渣爹登基不是天下人想看到的,那些诸侯不是真心臣服于我爹, 以后会造反?”
有些稚嫩的声音石破天惊。
“这,我, ”娄敬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他是这个意思, 但又不是这个小公子说的意思。
刘邦抬手安抚,笑眯眯地说道:“娄先生, 别着急,寡人知道你是什么意思, 倘若有万一,在关中可以防备。大不了门一关,本王还是个王。”
娄敬松口气,对对对, 我没有诅咒汉王天下不永的意思。
刘邦突然大声赞道:“娄先生说得好,甚合寡人心意,定都关中有利无弊,那就照你说的来。你献策有功,寡人便赐你---姓刘。”
正准备叩谢的娄敬:---
觉得渣爹脑袋被驴踢的小凹缓缓扭头,看向渣爹。
虽然他很烦这个建议渣爹把他姐嫁给匈奴王和亲的娄敬,但是觉得人家的建议很好要给人家赏赐,就只是赐姓刘这种的,也太狗了吧。
以后如果他上班了,老板给他的加班奖励是让他跟老板一个姓,他一定还给老板两脚。
娄敬哦不,现在已经是刘敬了,刘敬满脸敬意地叩谢,告退。
小凹怀疑是他如果不保持着严肃的敬意,脸上的表情可能会很扭曲。
一天后,军中的将领们都听到一个消息,王上决定定都关中咸阳了。
“为什么?”陈二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定都咸阳啊,那里不是秦朝的都城吗?都被烧成一片灰土了,去那里什么都要重建,既然重建,还不如会泗水郡。”
“对啊,我都好几年没有见过我老娘了。”
军中也有很多士卒是沛县那边的,从起义之初就跟着刘邦。
项羽的锦衣夜行心理,很多人都有,众人回泗水郡的愿望很强烈,前几天还说在讨论呢,怎么就定了啊。
“我还以为至少会在栎阳,王后萧丞相都在那里建设两年了,新屋子肥沃的土地都是现成的。”
“真的,没想到是咸阳。”
“咸阳定为都城这件事,前几天就在讨论了,但是我听说王上一直下不了决定,就是想带我们都回去关东。”
讨论了一圈,大家的问题又回到陈二刚开始的问题上。
为什么突然就定了?
给众将士传话的舍人说:“有个来自齐鲁的贤人,求见了王上,一番话说得王上欣喜若狂,不仅下定决心定都咸阳,还赐那人姓刘。”
士卒们:---
“谁,这个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