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韩信这样的算不算赘婿,那可真是够可怜的了。
韩信觉得自己来送这三傻,真是多此一举。
随着封王就国,封侯纷纷去咸阳规划区选择自己的大院基址,栎阳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与宁静。
自此大汉建朝,百官建制。
当日,刘邦三祭祭秦始皇,王离章邯差一点当场痛哭流涕,后来二人都被封为侯,章邯请求归乡,王离则愿意依然跟随太子。
然而感动的只有他们两个人,对此,栎阳的百姓们没有什么反应,关内关外的富商豪族却是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流言四起。
传说刘邦的赤霄剑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小卡拉米,正是来自秦始皇的双剑之一,汉王登基时竟然祭祀秦始皇,他就是要做当年那个秦始皇的。
第140章 啥都有
于是, 刘邦还没有坐稳两天龙椅,蜀郡的一铸铁世家就以家中僮仆为兵,赫然打出了反汉的称号。
刘邦听到消息以后, 冷笑一声亲自带兵去了, 然后不到半个月即返程回来, 他使用提升过的炸药|包,两天时间扑灭叛乱,整个战斗过程那叫一个轻轻松松。
在打仗这方面,刘邦感觉他已经摆脱了以前怎么打都打不赢的战场倒霉体质,有炸|药包打底, 他以后都不会再打败仗。
所以其实这半个月,他们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路上赶路。
炸|药包可以多多的有。
刘邦带领的军队是在傍晚入的城, 在工厂里忙碌一天走上街头的栎阳城百姓,看到意气风发进城的皇帝和那威风凛凛的亲卫军,并没有那些以为汉皇要效仿秦皇的担忧。
当天下是秦始皇做皇帝的时候,他们还能在刚刚收获庄稼的时候吃上几顿饱饭, 而当秦二世做皇帝的时候,也勉勉强强能活, 到了各路诸侯开始起义嚷嚷着诛什么暴秦时, 他们连守住自己的家园能够平平稳稳的睡一晚上都是奢侈。
所以很多从秦始皇那时候过来的老人,都觉得秦始皇很不赖了。至于那些人说的什么残暴啊刚愎自用啊, 黔首们表示我们完全没有感觉。
好想你们这些后来的诸侯能够听我们的话一样。
上层的那些人觉得秦始皇最可恶,但在百姓们看来, 稳不住天下的秦二世更可恶,而后面那些不停杀他破坏他们家园的诸侯最为可恶。
情感不相通的上层和下层,造成了一种极为诡异的割裂,栎阳生活环境不错, 能够上街闲逛的不只是士人,更多的是靠做工种地为生的百姓。
因此当有人在街头的小店表达汉皇会不会成为日后的秦皇那般的担忧,百姓们就是一脸我都听不懂你在说啥的表情。
要不是当今皇上家的小公子和皇后,他们之中的一多半恐怕都要死在了逃荒的路上。
你们在这里说什么呢,有空还不如去城外的田地里帮忙出土豆呢。
今年的土豆又是大丰收,收购价还比去年高,他们归拢归拢这两年在栎阳攒到的钱,大约是能够到咸阳买下一处小院儿了。
虽然栎阳的生活也不错,但是大家都不想离开皇后和公子太远。觉得只要能跟上,还是跟着皇后和太子、小公子安全。
至于这里面没有皇上,却是大家提都不提的心照不宣。就像是从来没有从一个人身上感受到关爱,也是很难在体现感情的时候把这个人想起来带上。
不过今日下工,竟然看到了威风凛凛的汉皇军队,倒引得百姓们不自觉驻足,那些年轻的英勇的面孔,自然而然地便让百姓们产生好感。
或觉得汉皇有这样的军队能够保障城池的安全,或是看见这些年轻人想到自己家那被军队裹挟而走的孩子。
而汉皇,又是他们皇后的夫君。这一层亲近的关系被唤起,又有点自豪的情绪了。人都是慕强的,更何况这个强还能跟他们扯上关系。
随着军队入城,百姓们不自觉地欢呼起来。
这一边,刘邦在百姓们的欢呼声里进了城,心里还奇怪呢,他什么时候这么受欢迎了?难道这就是小凹所说的民心?话说回来,这种被民心拥簇的感觉还很不赖。
进城后坐上了女儿特地给他打造的马车,刘邦惬意地闭目养神,到家后先去洗个澡,好好地睡个懒觉。
马车越是走到县城的中心位置,两边就越安静起来,一个僻静的没有行人的街道内,忽然传出来压低的说话声:“要说我还是皇后的功劳更大些,当年皇后未至,萧丞相可是发尽栎阳的男女,粮食也是一个劲的征发之后运到荥阳。那时候的米价直接到了石万钱,好多人都是差一点就自卖为奴,汉王能有这么安稳的皇位做,真要感谢皇后。”
“谁说不是,皇上算什么,皇后啊才是我们的大恩人啊。当初如果没有皇后,别说当初了,就说现在没有皇后和公主太子,咱们能过什么日子?”
这人的话还没有说完,一柄寒光烁烁的大刀就落在了脖子上。转头,他们看见一个眼如铜铃的将军。
双腿一软,膝盖接触地面跪得无比丝滑。
樊哙冷笑:“皇后是你的恩人?仇人还差不多吧,把他们都带下去。”
*
刘邦毫无异常地回到家中,却发现吕雉并没有在家,问她干什么去了,侍女不知在外面发生的事,回道:“皇后每天下午都会去城西的工坊看一看。”
说实话,在这一瞬间刘邦还真升起了对吕雉的忌惮。栎阳城百姓都在称颂皇后,自己这个皇帝算什么?
本打算去屋里睡觉的,当下哪还有什么心情睡,转身道:“带路,乃公也去工坊瞧瞧去。”
纪信请示道:“陛下,要不要先换下身上的铠甲?”
刘邦看了看自己的装扮,说道:“换一身便服。”
上街之后却是先去城西工坊外的闹市。
张良不放心刘邦一个人去蜀中平叛,对于那些惶恐的豪族,更应该打压拉拢兼备,于是镇压这场小小的叛乱他是一起去的。
没想到刚回来,就恰巧听到那么义愤填膺的一段话,当时,张良已然觉得心惊胆战。
看起来一片祥和的栎阳,却也装着如此多心怀不轨的人。
当时皇上没说什么,他并不好替皇后说话,那样只会引起皇上更深的忌惮。连自己都在第一时间替皇后说话,凭他对刘邦的了解,他心里一定会彻底将这件事当真。
于是张良只好装作没听见。
到家了,发现家里冷清清的。
原来他家娘子去了棉坊织布。
这时,一个吕家的小童跑过来跟他报信,说是皇上出门了,去了外面的工坊。
张良赶紧把这人打发走。
吕家的人知道消息这么快,还给他来递消息,这是恐怕不会让皇上产生不好的联想吗?
其实只是皇后在栎阳威望过甚,皇上真不一定会想太多。
张良连衣服都没有来得及换,就出了门。
栎阳西城有连片的工坊,毫不夸张地说,全城除了种地的,其余的全都在这边一家挨着一家的工厂里做工。
刘邦跟着摩肩接踵的人群走过来,听了很多百姓们的讨论,大家说的都挺好的啊,也没有那边的两个人说得那般,认为他一无是处。
然后刘邦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躲在那地方说话的两个人,是故意说了那些话给他听的。
诶呦,这是给他下套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