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棋不语,你们这是在耍赖。”
“谁耍赖了,是他先出阴招。”
小凹循着声音走到地方的时候,大路边这个类似小场子的地方都快打起来了。
小凹刚想上前一步,一个小豆丁就从旁边冒出来,伸着手:“想要看角力,拿一枚钱才能靠近。”
随后走来的刘邦嘿呦了一声,四下打量,道:“这儿竟然是一个小场子,什么时候开的?谁开的?有没有经过乃公的同意?”
把小豆丁都问怯场了。
这时才又有几个半大孩子走出来,问道:“什么人?”
刘邦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须,“乃公。”
还什么人,多少年没有这么被人问一句了。
郭巨听到这个声音,咬着牙一起,将抱着自己的肩膀往下压的人弹开,笑得花儿一样地奔过来:“大人,您怎么来了?”
见老大都这个样,众小孩狐疑地看向刘邦,一步步向后退着不敢靠近了。
刘邦笑道:“郭巨,是你小子啊。你不在军中,跑到外面跟人角力来了?”
“今天休息,赚个零花钱,”郭巨一边笑一边说,转身将场子里的那些半大孩子都赶走,他自己也跑到一边拿上自己的外衣穿上,再三表示以后不会这么干了。
刘邦笑而不语,郭巨的路子挺野的,成长起来以后不可小觑。
“小公子,好久没见着您了。”郭巨又跟小凹说话,很是亲昵自然,“对了,您还见过扁炎没有。怎么说咱们都是一起共患难过来了,没事了咱们可以一起聚聚。”
小凹:“好的。不过你得跟我说你们刚才玩的是什么游戏?”
他还想多看一会儿呢,没想到郭巨让人全走了。
而年轻时就喜欢斗鸡的刘邦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这么单纯,连人力角斗都不知道。
政哥那会儿敢这么干的人都会抓走刑耐。如今是又复兴了起来,但胆子还不太大呢。
得让萧何加强这方面的监管,有打伤人命的必须治罪。
不过看到小凹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刘邦觉得他以后还是很有必要多把孩子带出来走走看看的。
郭巨看了看刘邦的脸色,没敢说,这可是教坏秦王,所以郭巨随便扯了两句很快转移话题:“小公子,当日您把我拉出泥潭,我还没有好好谢谢您呢,要不然我请您和您的父亲去吃土豆粉?”
小凹摇摇头:“我刚吃过午饭,不饿。你现在都住哪里啊,没事的时候去县衙找我玩呗。”
他可以跟他哥说一声,如果他不在的时候郭巨去了,就让他哥代为接待。
郭巨正是等着这一句话呢,忙高兴地应了下来,“那后日我就去找您?”
小凹说道:“好。你最好中午去,我一定有空招待你。”
“好嘞。”
第147章 孤儿营
翌日, 高高兴兴提着一小盒米糕到县衙求见小公子的郭巨,果然进去了,还没为自己前途有着落开心多久, 就被小公子邀请角力。
半个时辰后, 郭巨龇牙咧嘴地离开了。
自此, 开始了每天跟小公子陪练的日子,然而小公子勇力非凡,为了不因为太无能被小公子丢到脑后,他白天陪练习回家之后还要熬夜打桩。
一段时间下来,郭巨的胳膊肿得都不能看了。
盈儿也不知道这人为什么逞强, 被打疼了表情也不变,导致小凹对于伤到他根本就是不自知的, 人家离开的时候还开心地约着下一次角力(被打)的时间。
细心的盈儿注意到郭巨的伤口,就叫人准备了一瓶伤药送给郭巨,回头跟自家弟弟说:“小凹,你要不要歇两天在跟郭巨玩角力游戏?”
小凹还没玩够呢:“哥, 我不歇。也不能歇。”
盈儿:好吧,你到底是在忙什么呢。
小凹:“我在总结摔跤规律, 打算写个十八式, 前几天出去的时候我不是看见很多孤儿吗?我们把他们召过来,给他们练习我的十八式。”
而且他们在王合的帮助下, 还训练着四五百的特种兵呢,小凹觉得自己的十八式还能给他们用。
盈儿觉得小凹的想法总是这么紧跟实际。
不过当兄弟两个决定去城门口设置招募处的时候才发现, 那些经常在城内城外跑着寻摸点东西生活的孤儿,已经被军营招走了。
樊哙跟他们说,军营里增添了一个孤儿营,进去的孤儿每天要学习军事理论、长跑等。
晚一步的小凹和盈儿只好望洋兴叹。
小凹说:“这样好了, 孤儿营给我们管。”
“好吧,咱们去阿父。”
当两个孩子求到面前的时候,正在看歌舞的刘邦一点都不意外,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计划,果然就把孤儿营教给他们来管理。
对了,还让樊哙和周勃给他们做副手,整得很正规。
盈儿跟着小凹去了几天,就把这些以他很忙的名义交到了小凹手中。
如此以来小凹更加用心,他冥思苦想了一天,理清了当前的要点,第一要保证孤儿营的粮食,第二要制定每天的训练计划,第三还要给他们找好随军医生。
樊哙觉得给孤儿营的待遇太好,很有可能会带来这样的局面:“普通人家养得起的孩子也会想要送到我们这里,孤儿营的规模恐怕会越来越大啊。”
小凹很惊讶:“还有这好事儿呢,我们的兵源其实最稳定的就是百姓人家的子弟。如果他们从小都来,我欢迎之至。”
樊哙:可是会不会养不起啊?
小凹不担心这些,今年他还准备开始研究土化肥呢,到时候一户人家养五亩地就能养活全家绰绰有余。
才这么点人还怕什么养不起。
小凹跟樊哙解释完了,继续做自己的安排。
他们孤儿营的粮食穿衣找阿娘要,训练计划更简单,直接参考现代特种兵的训练项目,打印了一个计划表。
教官可以从他和哥在打仗的时候挑选出来的特种兵队伍里面选,总教官还是找王合。
接下来,比较头疼的就是军医了。
在郭巨的提醒下,小凹想到了扁炎。
扁炎一家本来是不想跟着他们来栎阳的,也不知道渣爹许诺了什么出去,扁炎他爹把他们一家人都迁移到了这里。
于是,这天下午放学,小凹在修车铺前面跟他爷爷补了两个车胎,赚得十块钱之后就跑到街上的药店买了两根温度计和一板消炎药。
“爷爷,我回家写作业去了。”
刘老头让他先吃点东西再去,小凹答应着跑到了二门后面。
在这边闲磕牙的老熟人就说刘老头:“别说,你们家小凹真是知道学习的好孩子。”
刘老头谦虚地笑了笑,这孩子去大汉的时候身边有外人,一般都说写作业看书什么的,“这么说而已,保准他一会儿就偷偷看玩手机。”
那老熟人又说:“你们家小凹的爸妈不是找到了吗?怎么还是把孩子放在这里?”
刘老头说道:“孩子在这里都习惯了,我也不舍得让孩子走,只寒暑假的时候让他们接回去几天。”
“那学费生活费现在是他们管着吧。”
这边正家长里短的说话时,小凹已经关上门灵魂出窍跑到了大汉栎阳。
扁叔放下药箱就拿起来桌上的碗将剩下的半碗水一饮而尽,扁炎的母亲陈氏,正在清洗从街上买回来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