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凹举手。
盈儿跟有些疑惑的叔孙通解释:“太傅,小凹是有问题要说。”
叔孙通微笑,还以为是自己刚才讲的那些话起了效果,“秦王殿下这个做法很好,其他人都要向秦王殿下学习,有问题,举手发言。”
“秦王请说。”
小凹道:“太傅,我不是不想讲礼,但是你要求的礼太费腿了,按照你说的那么坐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而且我们现在还小,一直这么坐还会形成罗圈腿,那以后连一点仪态都没有了。”
叔孙通:---
“您不知道什么是罗圈腿吗?我给您示范一下。”说着,小凹就要站起来,被叔孙通赶紧抬手阻止,但表现欲超强的小凹装作没看见,起来大猩猩似的走了一圈。
一回头,他又给叔孙通说那么坐会影响身高、影响男性力量的发育,课堂气氛被小凹调动起来了,叔孙通却也差点被气死。
中场休息之后,教学随性的叔孙通给大家讲博学的重要性。
“博览群书---”
小凹积极发言:“太傅,我从小博览群书,什么都知道。”
叔孙通又说:“人要谦虚,尤其似秦王殿下这般,更要时刻谦虚,说话留三分是给自己的退路。你忘了那秦始皇,他为天下笑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狂妄而不谦虚。”
小凹:“你们儒家的人都有一个毛病,喜欢说我政大爷的坏话,但是你不要忘了,我政大爷还在呢,可能今天晚上他就去找你。”
叔孙通的话都被卡在了嗓子眼里。
盈儿打圆场:“太傅,我们应该看些什么书才能成为博学之人。”
叔孙通列举出来一些书目,给大家讲了一些有趣的知识点,小凹正听得津津有味呢,老毕登问他有没有听懂。
这个老毕登在故意找我茬?
小凹意识到了这点,表示我都听懂了,“但是太傅,我有几个问题从小想都想不明白,感觉您很博学,想请教您。”
叔孙通心里咯噔一下,笑道:“大家要向秦王殿下学习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殿下请说,老臣洗耳恭听。”
他读了一辈子的书,应该不会被小家伙的一点问题难倒。这是秦王来上学的第一天,自己必须把他这种不爱学习的气焰压下去。
小凹说道:“太傅,为什么咱们哭出来的眼泪是咸的?一个人的头发有多少根啊?”
叔孙通:---
诸侯子:这家伙狠啊,故意为难先生。
“还有还有啊,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太阳距离咱们有多远啊?天是圆的还是方的?人是怎么出现的啊?”
中午,叔孙通是哭着去找的刘邦。
刘邦赶紧下去搀扶着人进来,这老家伙自从跟他一起从项家地盘上跑出来就没有这么伤心过。再说他有那么多儒家弟子,连自己的四弟都向着儒家,也没有人敢欺负他。
“先生啊,您这是怎么了?”虽然刘邦在心里对儒家嗤之以鼻,但表面上还是很尊敬的。
毕竟人家是传承了几百年的学术大派,人多势众的,连政哥都要把他们高高地捧着。
刘邦这一问,叔孙通哭得更伤心了:“陛下啊,微臣有负圣命,教不了秦王殿下啊。”
刘邦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一天之前的这个时候,是您苦口婆心地要让小凹去上课的对吧。
“你是先生,他是学生,还不是任你摆弄?”
叔孙通就要下跪:“微臣万万不敢。”
刘邦席地坐在台阶上,看着拉不起来的老先生,“那您说说,臭小子怎么不听话的,朕替您管教他。”
叔孙通就把课堂上的情况讲了,“老朽惭愧,秦王殿下的问题竟然一概不知,老朽无颜再在朝堂上立足了。”
刘邦明白了,你这是要台阶来了,赶紧说道:“叔孙先生不必如此,小凹从小生活在仙界,那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多,但都不合我们这边的规矩,您何必纠结?”
然后刘邦跟叔孙通保证,下午张良给他们兄弟俩上军事课,一定能够帮他把丢掉的面子找回来。
叔孙通这才擦着眼睛离开了,回去后也没有怎么纠结自己不如张良什么的,满脑子都是秦王“独尊儒术”那些话。
国家定于一尊,总有一个学派要突出的,以前是法家,现在为什么不能是他们儒家?
*
下午的军事理论课是小课堂,只有张良和小凹、盈儿、张辟疆、萧延、曹窋等中心圈的寥寥几人。
张良没有什么压力,在荥阳陛下让小凹证明他生活在现代后,小凹就被他教导过一段时间,这孩子虽然想法很多,但还是很好教的。
盈儿看着轻松的张先生,默默为他点了一根蜡。
张良讲到战术问题,举例:“今日一千人为一万人围困,该如何突围?”
大家都按照既往的军事理论来回答,到了小凹,小凹说道:“我有手雷,让他们在几个点上扔手雷。”
接着就手雷给大家大讲特讲。
张良:你这是用武器完全把以往的军事谋略全都给推翻了啊。
小凹很谦虚地说:“不是的先生,如果敌人也有手雷,还要用您的办法,但是我总记不住。”
张良为自己误会小凹感到很抱歉,补充说明了一下:“假如敌我双方武力对等,你该如何突围?”
小凹说道:“我会下发研究经费,让聪明人造大炮。”
盈儿抽了抽嘴角。
张辟疆同情地看了他爹一眼,儿子是不是早就跟您说了别理小凹殿下。
他到现在都对小凹有心理阴影,看见这位总觉得自己裤子不稳。
傍晚时分,晚霞红彤彤地映红了半边天空,一行飞鸟从长安宫上空飞过,留下阵阵嘹亮的鸣叫声。
刘邦终于等来了张良,但是张良的脸色很疲惫。
“咋了,连你都不能镇压那个臭小子?”
张良摆了摆手,“有小凹,是咱们大汉之福。”
他的军事课后半段,都是小凹在讲各种各样的先进火器,连他都听进去了,所以就跟刘邦建议还是不要管小凹了,让他去学未来的知识便可。
而且张良建议,尽快地将秦时的工匠收入宫中,下午时小凹说到的几款武器,现在就可以搞。
刘邦答应着,但心说我没办法跟叔孙通交代啊。
不用刘邦交代,没过两天,小凹下课后追着叔孙通问“人体有多少根骨头”的时候,叔孙通就连连求饶了。
后来叔孙通语重心长地跟刘邦说:“小凹殿下天性不可拘束,微臣觉得还是任其发展得好。”
刘邦:都这么没有毅力的吗?白让我做了一回坏人,你们就不能好好教一教?
就在这样的热闹中,叔孙通的弟子都快要拜小凹为师了。时间也从六月来到了七月,入伏之前,长安城举办了一场十分盛大的婚礼。
皇上皇后唯一的女儿,名副其实的长公主殿下出嫁,嫁与大将军韩信。
红纱从皇宫一直挂到了城南的将军府,长安城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栎阳跟来的老人又一次见到了只有在皇上的登基大典上见过一次的烟花。
太子和秦王殿下一起送嫁,长公主和大将军骑马并肩离开的皇宫,接受百姓们的祝福与朝贺,直接为以后长安城的婚礼打了个样。
女子坐车成婚的习俗,从此被鲁元公主给改了,终汉一朝,婚服都是便于骑马而不失精致的窄袖服饰。
小凹没想到他姐成亲带来的名人效应,只是看着她姐跟着韩信进了一个家门的时候,莫名地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