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番薯匡扶大唐[剑三+第四天灾](67)

2025-11-10 评论

  他说不过能就地打滚儿,对面好意思吗?

  问题不大,优势在他!

  小家伙小小一只坐在椅子上,故作老成的样子让在场其他三人再次险些破功。

  李佾胸有成竹的看着对面足足三个人,纠结了一会儿还是觉得一对一更公平,“我要和大哥单独说话。”

  人要自信,但也不能太自信,一个大哥已经很可怕,再加上长源先生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脑子还要不要他活了?

  算了算了,还是和大哥单独沟通吧,这样撒泼打滚的时候只有大哥能看到,他也是要面子的。

  江采萍和李泌对视一眼,都无奈的摇了摇头。

  好吧,他们先出去,不打扰这位、嗯、小殿下说他的小秘密。

  李俶不知道说什么好,等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俩人才轻声问道,“佾儿从何处来?”

  李佾有点儿听不习惯这个称呼,搓搓胳膊抖掉冒出来的鸡皮疙瘩,回答问题之前先纠正称呼,“大哥还是喊我九郎吧,喊佾儿感觉怪怪的。”

  纠正完称呼,接下来就是针对两边大唐的异同进行沟通。

  系统到现在依旧没有反应,估计是撞水墨圈的时候撞晕了,他对这边大唐的了解全部来自于仙人朋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那就主要说他们那儿的情况吧。

  大哥是家里最聪明的哥,肯定能从他的话中找到有用的信息然后想办法把他送回去。

  虽然他也很想留在这里玩耍,但是没办法,那边的大唐更需要他。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到这里来,我本来是想找我哥的,但是那个水墨圈圈出了问题,碰到之后就把我弄到了刚才的院子里,还把我变成了四五岁的样子。”

  “别看我的身体只有四五岁,但是我已经十七了,大哥不用把我当小孩儿。”

  李俶:……

  存疑。

  李佾没注意他们家大哥的反应,自顾自倒杯茶润润嗓子,然后继续唉声叹气。

  “大哥别怕,我是好人。虽然不知道大哥为什么不认识我,但是在我们那儿的大唐大哥的的确确是我大哥,我二哥叫李系,我三哥叫李倓。大哥也说了我和我哥长的像,我们俩是一个阿娘生的长的像很正常,模样差的太多才奇怪。”

  “没有猜错的话这里应该是天宝四五年的样子,我们那里已经是至德二载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要是拖的太久可能就赶不上大哥的登基大典了。”

  “哦对,大哥记得防备安禄山,那老小子在天宝十四年的时候造反了。”

  “大哥知道的,李林甫为巩固相位建议重用胡人将领,安禄山借此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天宝十四年的时候那家伙联合史思明等人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从范阳起兵,太上皇、不对、这会儿还是圣人,圣人胡乱指挥导致潼关失守,长安洛阳都落入叛军之手,圣人只能仓皇逃到蜀中避难。”

  “圣驾到马嵬驿的时候发生兵变,杨贵妃被赐死,阿耶带着我们和圣驾分开北上灵武,然后在朔方军的拥护下登基,遥尊已经入蜀的圣人为太上皇。对了,杨贵妃入宫了吗?时间太久了我有点记不清。”

  小家伙叭叭叭说个不停,根本不给他们家大哥插话的机会。

  仙人朋友给他透露过很多将来的事情,他不确定这个大唐的走向是什么,但是接下来十几年应该不会差太多。

  太远的将来说了也没用,仙人朋友给他透露的消息也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印象深刻,索性就把他从小到大见过的大事都告诉大哥。

  这个大唐的他才这么点儿大,他从小到大的见闻正好是这些年发生的所有大事,没毛病。

  十八岁的李俶到底不像三十岁那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听到安禄山造反那里就捏碎了手里的杯子。

  他知道安禄山,那人长袖善舞经常用厚礼贿赂往来官员,真金白银砸下去,在朝中的风评不是一般的好。

  天宝元年圣上在平卢设置节度,第一任平卢节度使就是安禄山,前年他又接替裴宽任范阳节度使,同时河北采访、平卢军等使一一照旧。

  有李林甫在朝中给他铺路,安禄山在圣上心里那是栋梁中的栋梁。

  再好的人也没法讨所有人喜欢,能让满朝文武齐齐为他说好话不是因为他真的好,而是只有说他好话的声音才能传到圣上耳中。

  安禄山会造反他不奇怪,但叛军攻破两京、圣上逃入蜀中避难……这怎么可能?

  大唐再怎么积弊深重也还是大唐,圣上在位多年励精图治,怎么会沦落到那个地步?

  李佾托着脸叹气,“我知道那些事情对大哥来说很难接受,毕竟直到出逃当天我都没反应过来,大唐怎么就到这个地步了呢?皇帝被叛军逼的仓皇出逃,叛军攻破两京烧杀抢掠,这怎么可能呢?”

  没人能想到鲜花着锦的长安会变成叛军烧杀抢掠的场所,但是事情就是发生了。

  已经发生的事情无可更改,但这儿的大唐离安禄山造反还远着呢,就算皇位上那位、咳咳、沉迷酒色越来越昏庸,有大哥这么靠谱的人提前准备也不至于像他们那里那样被打成丧家之犬。

  说个好笑的,圣人太过信任安禄山,在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传到长安后他的第一反应是谣言,直到整个河北都落入叛军之手他仍然认为那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

  好笑吧,哈哈,不好笑。

  他说这话的意思是让大哥长点儿心别对圣人报太大希望,那已经不是开元年间励精图治的圣人了,脑子被酒色糊住之后的圣人已经可以打入昏君的行列,对他报希望就是对大唐百姓的不负责。

  仙人朋友说过,但凡圣人早死二十年,凭功绩也能跻身千古一帝,可惜他寿命太长,愣是把盛世明君的称号给弄没了。

  当然,他们那个爹也靠不住,比圣人还靠不住,大唐能靠得住的只有大哥。

  李俶重重的捏着太阳穴,脑子里乱糟糟缠成一团,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佾儿,从安禄山造反那里细细说,再重新说一遍。”

  “是九郎……”李佾鼓了鼓脸,不过看他们家大哥那深受刺激的样子也没继续在称呼上纠结。

  佾儿就佾儿吧,他哥都倓儿了没什么好纠结的。

  “大哥,有纸笔吗?”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光说可能记不住,他可以把重要节点写下来供大哥仔细分析。

  李俶深吸一口气,“稍等。”

  笔墨纸砚迅速到位。

  跨世界的兄弟俩在房间里梳理接下来十几年会发生的事情,安史之乱前的李佾是个没怎么接触过朝政的透明郡王,朝中乱七八糟的明争暗斗他知道的不多,其中很多还是动乱之后才后知后觉了解到的。

  没办法,李唐皇室手足相残的前例太多,圣人对所有儿子孙子一视同仁的不放心,什么都不知道才能安稳的过日子。

  他不清楚朝中的派系之争,就算后来为了去睢阳恶补了许多,说的时候也经常会忽略掉重要细节,好在有个心思缜密的广平王殿下能从旁提醒,勉勉强强也算是把他脑子里知道的信息倒出来了七七八八。

  啊,累。

  身体变小就是不方便,才这么一会儿就开始困了,他长大之后可是能连着熬好几个大夜都不认输的勇士。

  小殿下打了个哈欠,将纸笔都交给旁边的大哥,“仙人朋友说我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才会让他们出现,我现在感觉可能是我的诚心有点多,所以解决了我们那儿的叛乱又来到了大哥这里。”

  都来都来,他不介意多帮几个大唐。

  虽然不知道世上到底有多少个面临动乱的大唐,但是能救一个是一个,多救一个都是赚。

  李俶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掩在袖中拳头紧握,指节已经泛白,“怎会如此?”

  那边的大唐和他们这里有很多不同,没有以武乱禁的江湖也没有各大门派,造成动乱的原因很容易就能梳理明白。

  无外乎:皇帝怠政,朝堂党争,将相不和,藩镇节度使权势过重,百姓过的水深火热而朝廷官员却依旧声色犬马不顾他们死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醉酒花间 历史衍生 爽文 沙雕 第四天灾 召唤流 剑三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