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42)

2025-10-05 评论

  “我们接到鹤城电影节入围主竞赛单元的消息时都惊呆了,不愧是方导,第一部作品就有这种成绩。”

  方可以啊了一声。

  是有这么个事,所以回海城前,她还被靳茜拉着去了趟鹤城的开幕式。

  这个世界有五大电影节最具影响力、最为顶尖权威。

  其中三个面向国际接受报名,另外两个则以评选各自所在地区作品为主,各自有不同的选择倾向和评价机制。

  当然,此外还有多如牛毛的各种电影节,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电影节在发生和颁布,l只是大部分的电影节往往只会举办一届即中道崩殂。

  鹤城电影节作为五大电影节之一,以评选出具有优秀艺术价值的电影为目标,是三大国际电影节中对独立电影、实验电影等类型最为开放包容的。

  方可以和孙敏商业寒暄了几句。

  对方猜想方可以现在估计也有一大堆社交要进行,很快就表示不再打扰,只是表示下次有机会请务必考虑郑书秋。

  挂电话的时候还能听到各种人嘈杂的铃声,电话那头一叠声在喊着孙敏过去,估计郑书秋短时间内不用担心没戏接了。

  方可以挂了电话,就直接找到靳茜。

  电话拨通的下一秒,靳茜就像早有所候,迅速接起。

  “你终于醒了?”

  靳茜的声音也有些说了许久话的沙哑,在那头喝了口水,背景里还有快节奏的外语混杂,方可以一错耳,怀疑她身边不止一国人。

  靳茜也不废话,直入正题:

  “鹤城电影节的第一批入围名单昨晚正式公布,记者发回国内,《秘密》是这一批里唯一的夏国电影。”

  “当地留学生开幕式当天就有在推上发表对电影的讨论,后来越来越多,更远地区的留学生都赶过去看,现在已经上了地区趋势,你当初剪的那版通用语预告片在外网也爆了。

  “欧陆那边给电影的评级是PG级,所以现在陆续有国内观众特意飞过去看了。”

  方可以一边听,一边上网补课。

  昨晚刷手机刷到迷糊,就随手一丢,也没充上电,现在已经电量告急。

  她拿上蓝牙耳机,去外面找了根电源线续上:

  “开幕式都是三天前的事了,怎么现在忽然一夜之间爆了。 ”

  她粗略看了下网媒通告,虽然做得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大致能看出来消息源都是统一的。

  靳茜乐了:“当然是之前我压着,我们申报鹤城的事全程都没对外宣传,就是等着现在这种机会。”

  “昨天晚上《半月谈》发布,各个电影院的感官检测仪统计出结果,《秘密》的观影情绪指数达到80%,观后人群的空洞指数平均下降了2.3个百分点。

  “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秘密》已经通过了内部审核,今年的二十大感官激励电影里至少有它的一席。

  “今天中午之后,文化局旗下的各个渠道就会开始推荐《秘密》。

  “郑书秋至少能内定了今年华穗奖女主提名,赵琢的提名不好说,拿个大众喜爱之类的至少绰绰有余。

  “王祥你还记得吧,他消息灵通,一大早都跑去跟张制说也要立项个民国片项目了,还打算走内部渠道申请仿拍许可,对,仿拍你的《秘密》。

  “郑书秋更是直接签了一部新片,据说孙晶直接为她立了个古装喜剧,跟我们联系说会涉及《秘密》恶搞,项目备案我刚都在电影局查到了。”[2]

  靳茜顿了顿,声音忽然转柔,

  “方可以,恭喜你,咱们成功了,你要成为大导了。”

  “也恭喜你,靳茜,你的辛苦不会白费。”

  方可以语气温和,“你是一位优秀的制片人。”

  *

  “……对啊,嗯,嗯,妈你是不知道,可可这次回来都瘦了,人也高了,穿衣打扮也不一样了,看着就像大孩子了。嗯,哎,对,他现在太忙了,昨天刚回来,没过几天又得回夏京去。……行,我看看什么时候带他回去。……妈不跟你们说了,我有电话进来。”

  “喂,宋老师呀,对啊,哎呀你太客气了,是啊,我还记得您以前就说可可写作文有灵气……”

  “程老师?签名?那肯定是没问题的呀,我这就让这孩子写。郑书秋和赵琢的签名照,这我不太清楚,我问问啊……可可说没问题,哎呀您太客气了,还专门支持,谢谢谢谢。”

  袁淑华结束了一波电话社交过来,有些脱力地坐下,脸上却容光焕发。

  她吨吨吨地把桌上泡好晾温的一壶柠檬水吨下去小半壶。

  自从昨晚搜了下《秘密》,大数据就精准读懂了,于是马上全世界都是《秘密》,像一个奇妙世界被撬开了一角,各种五花八门的资讯向她倾泻而来。

  她注意到方可以眼底的青黑

  这会儿太阳光线正好,显得方可以脸色苍白得像马上要被缉拿归案的野鬼。

  一张脸上毫无血色,反衬得眼底的青黑越发明显。

  放在一年前,袁淑华只会觉得是不懂事的儿子又在颠倒日夜打游戏的精神萎靡;

  但现在,她只觉得小儿子又在投身艺术创作了。

  ——自己当年可能就是少了这点为艺术献身的精神,除了DDL前从来没有灵感。

  袁淑华立刻心疼地表示关切。

  方可以虽然已经基本清醒了,但精神状态欠佳,只打了个哈欠,蔫蔫地说没事,只是昨晚没睡好。

  袁淑华欲言又止,转念又轻快地拿出手机,要买票去支持下儿子的作品。

  “哎呀,怎么核心区的票全都卖光了。”袁淑华半是高兴,半是抱怨,“早知道昨晚就该去看的,你看今天,看都看不到了。”

  最后终于找到一个11:40分场次的放映时间。

  可能因为是饭点,竞争对手不多,袁淑华凭借多年在小区拼团秒杀的手速,顺利抢到两张核心区和次核心区的连座。

  次核心区当然是方可以坐,袁女士表示他都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凑个人头就得了。

  两人在路上随便买了点东西,偷偷捎进影院,打算边吃边看,权当做中饭对付过去。

  为什么要偷偷?

  影院倒是不禁止饮食,只是他俩买的是桶垃圾食品。美拉德反应的香味在饭点的电影院出现,就多少有点缺德。

  ——适合关灯吃。

  *

  作者有话要说:

  [1]丢烂番茄:融合梗,以前老片子如果表达围观群众对角色行为的不满,就喜欢丢菜叶臭鸡蛋嘛;同时“烂番茄”是一个综合电影评价网站,番茄指数表示好评,烂番茄(Rotten)表示差,新鲜番茄(Fresh)表示好评。

  [2]仿拍&恶搞:老港片喜欢跟风,一个主题/类型/关键梗/CP配置活了就会立马上马项目跟风,很多荧幕CP反馈很好的话可能很快又能二搭吃饭。

  仿拍一般指同一个主题/精神内核甚至故事走向的模仿,可能是基于对成功项目的取经也可能是因为好爱。比如《审死官》、《九品芝麻官》、《满清十大酷刑》就很容易让人傻傻分不清;也有说法觉得《美人鱼》的情节设置是仿拍《色戒》。

  恶搞可能包含精神内核的仿拍,同时也可能夹杂着某些特殊元素的变体玩梗,从角色名字到演员台词,这个也好玩的,一边公报私仇一边戳笑点,观众get到就会心一笑,get不到也不妨碍看戏。

  不过恶搞如果遇到小肚鸡肠的可能就结梁子了,所以这里设置拍这种东西的话导演之间可以互相通气(虽然不通气也不能怎么样),以后宣传联动玩梗总好过碰瓷辣菜。

 

 

第34章 揣摩

  袁女士的旁边坐着一对青年男女。

  开场前, 男方正在抱怨:“影院也太会做生意了,这种临时加塞的场次都这么难抢,还是在这么小的影厅里, 你看看这座位,这按摩椅还坏了。”

  女生吐槽:“那还不是你说一定能买到票。”

  男生道:“哎呀,也就是随便看看,说不定这片也是炒出来的,不然之前怎么没动静?只不过从国外蹭了个野鸡奖项,回国就发一堆通告,说不定那些好评都是演员粉丝刷出来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灯笼壳子 平步青云 穿越时空 娱乐圈 系统 现代架空 爽文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