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无涯笑出了声。
元老虎这老家伙,老虎身,刀子嘴,豆腐心。
当初把他下放到小凤凰的军营里,不过是想拿严苛的军纪锤炼锤炼他而已。
毕竟大虞与景族休战已久,那地方虽然清苦,但并无性命之忧。
元老虎绝没想到,自家那个貌似没出息的小老虎,探头探脑地跑出了他编织的金丝笼子,似模似样的学着父亲的一举一动,竟摆出了乳虎啸林的架势。
乐无涯摆手:“那你赶快滚去练兵吧,我这里可不要死老虎。”
“嘁。”元子晋一撇嘴,又悄悄咽了一口口水,“我说,不许吃独食啊,记得给我留一碗!”
说罢,他风风火火地走掉了。
乐无涯抱着胳膊,再次看向漫天星河。
“……爹。”乐无涯喃喃道,“都有爹。气死我了。”
第198章 上元
好在,乐无涯的惆怅情绪并未持续多久。
上元灯会就在今夜。
街衢上新开了不少店肆,都憋着一股劲儿打算一鸣惊人,不消乐无涯挨家挨户动员,各家便自发地点起彩色花灯,筑起演舞灯台。
有了这些小花灯做点缀,撑场子的大花灯必不可少。
乐无涯早就摊派了下去,要各县进献大花灯。
这是乐无涯到任后的第一个新年。
……除了反手把云梁县县令给撸了,换上了一个自己人之外,他对所有县令都很客气。
客气得让县令们心里实在没底。
进献花灯,就是让各县“意思意思”的好时机。
其他县的花灯早已提前两三日送到,并装点布置上了。
只有云梁县的至今还没送到。
天色仍亮,但桐州城内外已然洋溢着花天锦地的节日气氛。
城旁村落的百姓赶着小车鱼贯入城,想蹭着这场盛事,卖些糖瓜茶水,小小地赚上一笔。
齐五湖随着入城人流、骑着那匹瘦马行至府衙前时,乐无涯正在给何青松布置任务:“带人查查水龙局,水龙有没有坏掉的,把云梯组装好,放着备用;城内三十二个水缸全要满水;望火楼十二个时辰轮班倒,哪个时间敢离了人,我办死他。”
何青松把胸脯拍得山响:“大人,您就放心吧!要出了什么意外,我脑袋摘给你!”
乐无涯上手拍了他的大脑袋一把:“我要你的脑袋干什么?我缺夜壶啊?要是哪个脑子有病的,为着和别家竞争,跑去烧人家的花灯,你脑袋摘不摘给我?”
何青松自知话说得太满,嘿嘿地一笑,旋即严肃了神情,挺直了腰杆:“大人,还是那句话,老何吃您这么多干饭,就绝不会给您丢人!”
乐无涯一摆手,何青松便大步离去,在院里恰和齐五湖走了个顶头碰。
听到何青松向齐五湖行礼,乐无涯快步出迎,语气宛如拂面春风:“英臣兄,姗姗来迟啊!”
齐五湖方才听他说话匪里匪气,是十分的野蛮,现下里见了自己,却又是礼节周到,笑脸迎人。
对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卓越本事稍稍感慨一番后,他一揖手,道:“大人,齐某来晚了。”
乐无涯:“好饭不怕晚嘛!”
齐五湖的性情,从幼时就是茅坑里的臭石头,又臭又硬,如今年纪大了,更学不会弯腰,说不了漂亮话,有一说一道:“大人,我这儿没什么好饭。手里实在没钱,办不出什么像样的花灯。”
“钱呢?”
“买好种、置农具、配肥料去了。新买的地已经清丈完毕,全部打通了。按您说的,把曾经的佃户都叫了来,告诉他们,咱们学大唐的均田法,把这一大块连起来的田按人头划分,农具、农种和农肥共用,只要能将税赋交齐,留下的全是他们自己的,衙门不收缴、不过问,他们听了都不敢信,我说只是在他们这里试上一试,不愿意的可以自行离去,债务全免。”
“有人撤吗?”
“没有。”齐五湖从袖中掏出一张字据,“他们签了名,按了手印。”
谈起农桑之事,齐五湖冷硬的眼珠子里便额外添上了三分光彩,显得精明强干起来。
他由衷叹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和耕地打了半辈子交道,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想当初,他齐五湖在锦元县,过的那是什么日子?
土地贫瘠,肥力被河洪一次次稀释,他绞尽脑汁地制肥用肥,又从牙缝里抠出银子修建水利,蓄水防洪。
等到了南地,齐五湖见到如此清美肥沃的水土,不止一次在研究土质时掉了眼泪。
多好的土,多好的水,四季轮种都够了!
乐无涯很不解风情地打断了老头儿的壮志激昂:“那我的灯怎么办?”
齐五湖白了他一眼,一指门外:“我拉来了几样新农具,又找来了几个写着“丰”字的大红灯笼,围着农具点一圈,取个‘大地丰收’的意头,行不行?”
乐无涯乐了:“英臣兄真是个会过日子的。”
齐五湖吹胡子瞪眼:“行不行的也就这个样儿了!”
乐无涯三步两步跳到他身边:“英臣兄,旁的都不要紧,我这些府兵的口粮,全仰仗你们云梁县了。”
齐五湖庄重点头:“嗯。”
乐无涯:“能养猪吗?”
“划了块地,有佃户专门养猪和牛。”
乐无涯得寸进尺:“我想吃那小黑猪。”
“贵得很!不划算!不养!”
乐无涯在齐五湖翻脸的边缘反复横跳一阵儿后,便又转去忙其他的事情了,直忙到乌金西沉之时。
有星点灯火渐次燃起,在街道上无边无际地漫开,仿佛是星河自天尽头流淌而下一般。
锣鼓铙钹,敲击成文,欢声萦绕万户千家,好不热闹。
本地喜食桂花卤所制元宵,离城百十尺,便可闻见馥郁桂香盈盈而来。
群灯绕市,与孩童士女们手中所提竹马、鱼蟹、虫鸟、花草各样手灯遥相呼应,端的是光影交错,烛火映天。
没想到,在十二个县送来的各色花灯中,堪称粗制滥造的锦元县献灯,反倒最受欢迎。
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不少人围着与那形制不同的农具,七嘴八舌地询问守灯人为什么这里多了一道梁,那里多了一条沟。
守灯人是衙门户部官吏,数月来一直跟着齐五湖办事,是专制农具的工匠出身,有问必答,毫不藏私。
这正是齐五湖的交代:
农业之兴旺,绝非是一地之兴旺。
而在全镇诸多商户展出的花灯中,就数戚红妆的灯最大、最热闹。
她办了一个游灯队,手持各色花灯,或踩高跷、或扮戏神、或顶灯碗,一路载歌载舞,款款而来,并向随他们同舞的路人发放大如枣栗的发饰灯球,邀请百姓们同舞同乐。
灯球上各有编号,谁能戴着灯球、跟随游灯队走到终点,便可从中抽取五个号码,各赠送六丈“桐庐雪”,取“六六大顺”之意。
乐无涯摇着扇子,沿街而行,同身侧的闻人约谈笑:“要不说戚姐见过大世面呢。”
上京的那些寻常把戏,放到桐州来,足够把老百姓们震得一愣一愣的了。
但凡能上得了台面、制成人型、兽形的花灯,少说价值万钱。
扮支游灯队,真真是花小钱,办大事。
不久之前,乐无涯造访上京时,托了赫连彻的福,享受了一场花灯盛宴,因此并不多么热衷。
但在游灯队路过时,他还是没忍住凑上前去,想去抢个灯球,没想到被兴奋的人群连踩了好几脚,只得怏怏地退了出来。
闻人约把他拉到一侧,替他细心掸去鞋上的浮尘,又劝说道:“顾兄,等我走后,不要什么热闹都去凑。”
乐无涯:“知道啦。”
闻人约意味深长地摇一摇头。
乐无涯:“喂,摇头是什么意思,信不过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