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号废了,我重开[重生](383)

2025-11-23 评论

  一旁的项知节捧着茶杯,将他眼底的狡黠和精光尽收眼底。

  旋即,他收回目光,模仿起他小狐狸的样子,对着前方虚虚眯起眼睛。

  结果,他挨了一脚暗踹,袍侧添了一个脚印。

  项知节并不伸手擦拭,而是垂下眼睛,心情很好地想,老师看我了。

  不然怎么知道我在学他呢?

  与此同时,乐无涯拿眼角悄悄觑着他,把项知节的那点心思瞧了个淋漓通透。

  他在心底第无数次大叹:真真是看走眼了。

  表面是那个样子,实际上怎么能是这个样子?

  一时间,院中三人,一人怅惘,一人欢喜,一鸦盯人,各怀心事,倒是形成了一股和平安宁的氛围。

  ……

  交战结束的当日下午,便有桐州百姓探头探脑地冒出来,零零星星地支起了各色小摊。

  他们一面小心翼翼地吆喝,一面打听着战况。

  越打听,老百姓们越是雀跃:

  听说打了个了不得的大胜仗?

  听说那帮倭寇连码头都没出,就被大人堵住全歼了?

  听说大人乘胜追击、驾船出海了,难不成是杀去倭寇的东瀛老巢了?

  在老百姓们传话传得越来越玄乎、已经进展到“东瀛那边的皇帝是不是已经死了”的地步时,桐州当地乡绅们,却是统一地龟缩家中,闭门不出。

  ……不是他们不想出去。

  是他们的家被人围了。

  清晨,当码头上炮声隆隆时,这些有钱人格外惜命地缩在了高墙大院里,叫家丁们打起十万分的精神来,全神戒备。

  万一倭寇成功入侵桐州后,大肆劫掠,他们可是最肥的羊了。

  有些与倭寇勾结得格外深入的乡绅,甚至开始盘算,要不要在门口挂上一面菊纹旗帜,好叫他们知道,这是“自己人”,免得叫大水冲了那龙王庙。

  然而,晨雾散去后,炮声和杀声渐熄。

  ……倭寇似乎并没能成功入侵。

  有那胆大的家丁,在主子的指示下战战兢兢地打开宅院后门,打算出去打探打探情报,却看见一队红衣官兵手持刀剑,静静立在门外。

  谁都不知道他们来了多久了。

  听说有一大帮凭空冒出的官兵,把自家房屋的所有出入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后,这帮乡绅统一地慌了神。

  他们试探着凑上前去,又是塞钱又是赔笑,对面全然不收。

  问来问去,他们口径格外的一致:

  码头一战,桐州府兵大获全胜,但仍有零散倭寇潜入桐州。

  知府大人关照治下百姓,恐流寇伤人,而乡绅们家境富庶,难免树大招风。

  大人慈心,特地派人看驻,是为了保护众位乡绅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请府中上下人员暂且忍耐些时日,居家暂避倭祸,出外采买之类的小事,也请都交给门外看守的官兵。

  乡绅们不傻,知道这全然是放屁。

  就算真有流寇,他们也该去抢劫百姓才是。

  那样至少不会闹出太大的动静。

  跑来劫掠守戍森严、手下众多、院落布局曲折复杂的乡绅富户,稍有不慎,就有被当场打死的风险。

  相较之下,谁会去干这等舍近求远的蠢事?

  然而,既然是闻人知府的吩咐,这帮乡绅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有所拂逆,更不敢驱赶官兵,只好老老实实地听从安排。

  那些不曾资助过倭寇的乡绅,听说倭祸已解,外头又有官兵看家护院,心中一片泰然,窝在家里该吃吃、该喝喝,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可有的人,却是寝食难安、心如火焚了。

  这便是乐无涯托郑邈办的事。

  ——桐州的官吏人手到底有限,尤其是在和倭寇一战过后,本地的衙吏和府兵为了善后,怕是要忙得脚打后脑勺了。

  因此,他引郑邈为外援,调来了按察使司的百名官兵,为他一用。

  乐无涯心知,自己留在桐州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想要彻底拔除桐州的痈疮毒瘤,就需得下一剂猛药才行。

 

 

第232章 风息(四)

  朝中常有人笑言:倭寇应剿,却不可尽剿。

  因为唯有养寇,方能自重。

  上上下下的官员,以“剿倭”之名,食利自肥,如同婪蝗,伏在百姓身上熬油吸血、敲骨吸髓,给自己捞了多少好处,早已不可计数。

  乐无涯心知,自己剿寇有成,在不少官员眼里,无异于剜他们的肉、放他们的血。

  现下,皇上正因捷报大喜,他们这帮人精自然不会在这时候凑上去扫他老人家的兴。

  而这正是乐无涯整治这帮乡绅的大好时机。

  等他考察海岛归来后,颇谙刑狱之事的牧嘉志已经审出了大致眉目,从被俘的倭寇口中撬出了不少情报。

  把第一批案卷通览完毕,乐无涯举起其中一份:“这个贼子指证南城吉家,与贼寇私通,资敌叛国?”

  牧嘉志点头。

  “把人拎去,当面对质。”乐无涯扔下案卷,一脸的正气凛然,“我治下都是良民,可别叫人污蔑了去。”

  牧嘉志:“……”

  您既然睁着眼睛,就请别说那瞎话了吧。

  ……

  府兵们直扑吉家,唤吉家的当家人吉二老爷出来。

  吉二老爷四十来岁,自诩仙风道骨,平日里除了吃喝嫖赌之外,最大的爱好便是修仙问道,自觉风雅无双。

  当然,收不上税时,或者看上了手下佃户妻女时,他也很乐意资助些渔匪水寇,替自己打打短工。

  前几日,他听闻了官兵围府一事,腿肚子便开始转筋,茶饭不思数日,早已羸弱不堪,行走时愈发飘飘然,颇有几分要乘风归去的意味。

  小厮连滚带爬地来报有大队人马围府时,他险些一口气没倒上来。

  好不容易镇定下来,他一面出迎,一面调动腹中本就不多的墨水,猛打腹稿,筹划着要如何把自己摘干净。

  不过,养尊处优的老东西终究高估了自己的胆量。

  这帮府兵刀剑上刚沾过血,气度岂是寻常小吏小兵可比?

  吉二老爷一出府门,便觉一股凛凛煞气扑面而来,骇得他刚刚成型的腹稿瞬间化为乌有,化作汩汩冷汗,顺着脸就淌了下来。

  为首的府兵余明春,冷冷地睨着腿脚发软的吉二老爷。

  乐无涯曾为余明春的祖父办过一场热热闹闹的生日宴。

  而当年,他的祖母正是此人手下佃户的女儿,遭这老东西轻薄,走投无路,险些投江。

  为求安宁,她才嫁入军户。

  乐无涯派他来,正是为此。

  能亲眼看着自家仇人倒台,多是一桩美事啊。

  余明春一摆手,押出一名倭寇。

  当那人和吉二老爷一对视,后者顿时脸色死白,腿脚一软,一屁股坐在地上,招架不住,竟当场背过了气去。

  余明春见状,不得不暗叹大人高瞻远瞩。

  他又一摆手,一名军医匆匆出列,手腕一翻,取出了几根缝衣针那么粗的银针,现场施救,活活把吉二老爷给扎醒了过来。

  牧嘉志在刑狱上做事向来把稳,这倭寇的罪状,供述得极是详细,包括何时、何地曾与吉二老爷见过面,收了何物,甚至连吉二家中的格局都能说上一二。

  再加上吉二老爷那做贼心虚的表现,对质的结果已是不言自明。

  吉二老爷连带一干家仆,悉数被押走审讯。

  那扇朱红色的大门,就此贴上了封条,宣告了吉家的彻底覆灭。

  吉二老爷之事,很快传遍了全城,包括那些被封在府中的乡绅豪强们。

  这下,他们更慌了。

  连那些不曾作恶的乡绅都有些食不下咽,生怕知府大人挟私报复、强扣罪名,更别提那做过坏事的了。

  有了吉二老爷这个前车之鉴,不少曾与倭寇有过勾结的乡绅实在害怕秋后算账,只得连夜打点细软、携妻带子,或是越墙而走,或是刨墙钻洞,只求速速逃离此地,免得被关门打狗,到那时候,悔之晚矣。

  保得命在,再说其他。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骑鲸南去 前世今生 天之骄子 升级流 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