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依依走出几步远后,听到那群上石桥村的人在劝说贺父赶紧去镇上把贺明隽叫回来。
现在没有手机, 就是不方便。
这也是杨依依会帮贺家人带话的原因之一。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只能入乡随俗,如果太特立独行,只会受到排挤。
大家都是靠口口相传送消息的,现在她不帮人,以后万一她家出了什么事,别人就可能视若无睹。
再说,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贺家在与杨红蕊一家闹别扭,廖春花还挺照顾她的生意,经常来买豆腐。
这点举手之劳,杨依依便没有推辞。
杨依依自己是很坦荡的,但奈何某些人心理比较阴暗,还因为嫉妒失去理智,或者说放任自己不讲道理胡搅蛮缠,来发泄怨气。
嗯,说的就是杨红蕊一家。
先前贺小溪离婚的消息传到他们村的时候,杨红蕊她妈就很幸灾乐祸,和相熟的人说了不少贺家的坏话,还隐隐表达出几分庆幸没把杨红蕊嫁到贺家的意思。
那扬眉吐气的模样,好像贺家真的倒了大霉似的。
然而,没过两天,贺家开始大手笔地打井、打新床了。
也没传出贺家闹矛盾的消息,他们一家人和谐着呢。
杨红蕊她妈酸酸地说:“这是打肿脸充胖子。”
可能是有些难听话传到廖春花耳朵里了,她再来买豆腐时,就很刻意地说:“这豆腐真是好东西,听说营养和鸡蛋是一样的?你们看我是不是比以前胖了?这身上长肉啊,是靠吃出来的。再加上儿女孝顺,过得舒心,自然就长胖了,人看着也有福气。”
她说着,抬手拢了下耳边的头发。
袖子下滑,露出廖春花手腕上那支明晃晃的银镯子。
同样来换豆腐的人见了,就凑过去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表达出羡慕和好奇。
接着,便听廖春花用那种听似指责实则炫耀的语气说:“就是家里真发财了,我也舍不得给自己买这不当吃不当喝的玩意儿啊!还不是我那败家的大闺女,怕我因为她离婚的事生气,买来哄我开心的。”
“你们说,我也是当妈的,知道她在田家过得是那样的日子,咋还可能把她往火坑里送?这镯子是白买了,她把钱留着自己花多好啊。可惜没法儿退……”
一人便问道:“你家小溪哪儿来的钱?田家的?”
廖春花生气又不屑地反驳:“田家会有钱?就算田家有钱,以田胜利他妈那把钱看得比命重的性子,钱能落到小溪手里?”
“还是小溪在县里认识的那个好心人,人家同情小溪在婆家受欺负,为了帮她下定决心离婚,就给她介绍了份工作,这样就算她一个人带着个孩子,也能活下去。”
“咋,你们不信啊?”廖春花掷地有声道,“要不是这样,我家咋可能在给小溪治病之后,还有闲钱打井的?”
“都是那个好心人给的,说是预支的工资。”
廖春花又把话锋一转:“但我觉得不太靠谱,哪有还没干活就拿工资的?我怀疑,就是那人可怜我家小溪,想给她钱,又怕伤她面子,才这么说的。”
“等小溪身体养好了,我就再让她去城里一趟。要是真有工作,那就好好做,要是没有,也不能白占人家便宜啊……”
那一天,杨依依家的破茅草屋前聚了不少人。
或许是看廖春花的脸色真比以前滋润,有好几个人也跟风换了豆腐,让杨依依家那天的生意看起来特别红火。
杨依依对廖春花的话是有点相信的。
她从一些闲话中知道了贺小溪是那种逆来顺受的性子。
而廖春花因为有一个被知青抛弃的女儿,对离婚多半是难以接受的。
若非有一份现在能称为金饭碗的工作托底,只怕贺小溪没有勇气离婚,廖春花也不太可能接纳支持贺小溪,还与贺小溪的前婆家打起来。
两个村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杨依依这样的思考能力,他们怀疑廖春花是为了面子在吹牛。
城里人又不傻,哪儿有那么好心的冤大头啊?
还刚好让贺小溪遇上……
贺小溪那面相就不像是个有福的人。
但不管怎么说,廖春花的银镯子是实打实的。
他们贺家确实有些家底,在两个村中算是富户了。
贺家有牛有(架子)车,有闲钱送一个丫头上学,现在还打了井,廖春花都爱戴上了银镯子……
没有人不羡慕,甚至有点酸。
而杨红蕊一家,则是嫉妒又怄气了。
他们错过的贺家,竟然这么有钱。
他们赶出去的杨依依母女俩,也藏着掖着做豆腐的本事,独立门户后她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只有他们杨家二房,啥好处都没落到,还了欠贺家的债之后连鸡蛋都吃不起了。
其实,在杨依依刚开始做豆腐的时候,杨老太和杨红蕊她妈就来闹过,主要是想占便宜。
但杨依依又不是那种无能的软包子,自然是反击回去,还让对方偷鸡不成蚀把米。
那之后,他们行为上就老实了许多,只是背后的谩骂、诅咒、诋毁是少不了的。
今天,有人给贺明隽送摩托车的消息,在两个村子间十分轰动。
这对于杨红蕊一家,又是一个刺激。
那可是摩托车!镇上都没见过,甚至好些人都是第一次听说。
大家讨论着,就难免提到搭顺风车、和摩托车一起回来的杨依依。
甚至还有不少人来向杨依依打听消息。
杨红蕊她妈混在人群中,嘲讽道:“你跟贺家走得挺近,这是看他们家的日子过得好了,想嫁过去啊?”
杨依依没有自证,只扬声反问:“当时上赶着的,不是你家杨红蕊吗?”
杨红蕊她妈就急了,破口大骂:“本来说的就是我家红蕊,都是你这个小贱蹄子在中间掺和,还不检点地和混混乱搞,连累了我家红蕊的名声……”
杨依依的脸沉了下来。
她嗤笑一声,说:“到底曾经是一家人,有些话我本来是不想说的,可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败坏我的名声,那就别怪我撕破脸了。”
“是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你心里有数,恐怕贺家也知道了吧。贺家老幺那条件,宁愿退婚,都不要你家杨红蕊呢。”
围观者顿时哗然一片,惊讶,但更多的是兴奋——这贺家和杨家不时就有新的热闹瞧,真是比戏还精彩。
杨红蕊她妈就要过去撕烂杨依依的嘴,却被杨依依制住了。
杨依依低声警告道:“她的那点破事,我都知道,你再来惹我,我就替她宣扬出去。”
杨依依本来是不屑拿那点男女之事反击的,可她又不是圣母。
真惹恼了她,她不介意以牙还牙。
更何况,她可没有造谣。
周围有人起哄:“到底啥情况啊?不是贺家那小子在你们杨家的两个姑娘之间挑选,你们家觉得他不靠谱吗?”
“当时是杨红蕊那丫头上赶着吧?”
“这么说,贺家还挺厚道,给他们留面子了?”
杨依依清了清嗓子,做出要开口的模样。
杨红蕊她妈连忙认怂,求杨依依别乱说,接着又想对看热闹的人说点什么,挽回一下女儿的名声。
这时,有人喊了一声:“贺老幺从镇上回来了!”
人群呼啦啦就散了,往上石桥村跑去,生怕晚了就看不见新摩托车了。
杨红蕊她妈呆了——你们听我解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