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阳大人升职记(218)

2025-10-09 评论

  秦折阅面色苍白,她不敢想,不能想,更不能说。

  秦檩纵有千错万错,可毕竟是大岳天子,是三十年来的中天之日,是他们姐弟携手推上帝位的建国之君。即使日陨,她也希望是日落西山,而非暴恶崩塌,否则举国人心惊摇溃散,整个大岳王朝便有覆灭之危。

  她始终……是长姐!

  寒微时呼唤弟弟们回家吃饭。显达后将他们的渴念、矛盾、冤屈、罪孽……统统收拾好,镇在“长公主”这座风雨难摧的庙堂下。

  她只能眼睁睁看着,秦深甩出落地成磐的一句:“国君无道,使群臣共弃;天命无常,有德者居之!”

  谁是有德者,你吗?诚然你或许是,但为何只能是你?

  秦檩还有十、十一两位皇子,尚且年幼,白纸纯然,好好调教未必不能守住父辈基业!而你此刻满身杀伐气、血腥气,怀着怨愤仇恨而来,一旦手握生杀大权,是否会将仇恨蔓延至前朝后宫,甚至所有涉事之人?

  秦折阅很想反问一声。

  但不等她开口,叶阳辞手持圣谕,排开人群,走到了她面前,肃然正色道:“请长公主殿下接旨!”

  秦折阅怔住,随后将刀刃插在砖缝,摊开双手:“臣接旨。”

  叶阳辞将圣旨放在她手中,眼底略带几分同情,说道:“陛下有令,命长公主殿下卸除皇城守将之职,移交于兵部尚书程重山。命御史薛图南为监军。两位大人即刻上任,率众力克叛军,战胜乃还。请殿下回居长公主府,等待陛下召见。”

  临阵换将,于君于弟,是何等的不信任;于臣于姐,是何等的耻辱!

  秦折阅耳中嗡嗡长鸣,竟听不清周围亲兵忿忿不平的抗议声。她嘴唇颤抖,连带白发螺髻上的凤凰尾翎也在颤抖,仿佛瞬间又苍老了五岁。

  她开创基业,守住了家国,却没守住人心。

  此刻,那支来自同胞手足的冷箭,同样从后方射中了她的脊梁,她尝到了与秦榴当年同样的痛楚与绝望。

  不知是该悲哀,还是庆幸的是,她已经老了。

  老到可以安慰自己——退身吧,归去吧,今后的江山,是年轻人的战场。

  秦折阅用力握紧圣旨,像自己初临战阵时,握住了一柄生死攸关的利刃。利刃割手,但她亦如少年时一般,挺直了腰杆,将生机与命运夺在掌中。

  “臣遵旨。”她沉声道,“但身为长姐,我亦有话请叶阳大人传达,去告诉秦檩——从今之后,姐弟情断,死生不复相见!”

  她霍然转身,攥着圣旨,昂首阔步地走下门楼。

  凤宸卫宁却尘紧随其后,公主府的亲卫们紧随其后,如长风簇拥着一朵即将燃尽而熄的火焰,吹下了城头。

  叶阳辞暗中长叹,看见从城墙另一端快步赶来的程重山与薛图南。他又望向城下的渊岳军,隔着千难万险、剑树刀山,与秦深的目光遥遥相触。

  秦深抬手,吻了吻拇指上的黑刚玉韘。

  叶阳辞双目泛潮,唇角微露笑意,转身离开城头。

  程重山接任守将之职后,下达的第一个军令就是:“开城门!迎秦大帅英灵入宫——”

  将士们在沉默,在权衡,在抉择……但无人质疑。

  旭日东升,这是大岳崭新的一日,亦或许也将成为史书崭新的一页,创造属于这座六朝古都的新的传奇。

  承天门的朱漆铜钉大门终于缓缓开启,发出历史车轮辗轧过的“碌碌”声。一道清癯的人影从门内踉跄奔出,穿过刀枪林立的人潮,扑到棺椁跟前。

  是薛图南。他蓬乱的白发在晨风中抖动,伏棺大哭:“是我……那盒贡茶,是我带去前线,亲手送到大帅帐中的啊!”

  秦深错愕:“薛公,您说什么?”

  “是我。”薛图南老泪纵横,愧疚地抚摸棺盖,“当年陛下派我前往辽北,担任渊岳军监军,又予我一盒贡茶,说是今年最好的新茶,嘱我转赐予秦大帅。我不疑有他,就送了。秦大帅从陛下之命,又尊重我,当场便拆开饮用……我亲眼看着大帅服了汞毒,却一无所知!”

  秦深沉默片刻,涩声道:“不知者无罪,薛公不必太过自责……”

  薛图南摇头,泣不成声:“后来秦大帅金创发作,身亡得猝然,我不是没有怀疑。可无论再怎么怀疑,我也不曾将矛头指向陛下……这么多年,这件事如刺在心,我忐忑不安,辗转难眠。

  “如今真相大白,我更是无地自容,亏我自诩清流铁骨,却不敢对抗天威、直言质问。我愧对这身御史官服,愧对九泉之下的秦大帅,也愧对他的遗孤啊!”

  “薛公当年若是直言质问延徽帝,恐怕……”坟头树长得比我还高了。也幸亏他谨慎,才留得一命,得以与截云在夏津结识。

  冥冥之中自有玄机,秦深暗叹。

  难怪当初在聊城的鲁王府,薛图南一听他说起,“大岳的秦大帅,在辽北苦战之地,还未回来”,就眼眶蕴泪,愿意为他隐瞒秦湍的真实死因。并为他支招,向长公主借势,从郡王破格升为亲王。

  也难怪,薛图南曾经当他的面说过,“除了秦大帅,我没有愧对过任何人。想当年在辽北——”,却又语焉不详,含糊答道,“回京不多久,我惊闻噩耗,大哭了好几场……往事不堪回首啊,不必再提。”

  却原来有这样的隐情在其中。

  秦深亲手扶起薛图南,宽慰道:“薛公节哀,我父王在九泉之下,亦不忍见薛公这般自责。往事已矣,今后御史台还有重重担子,需要薛公与诸位清流共担。”

  薛图南拭泪,哽咽道:“此后我这身老骨,再不属于自己,而属于新君朝廷,大岳江山。”

  秦深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胳膊,说:“走,与渊岳军一同进入皇城!”

  承天门完全开启,门后是笔直的白石广场,直通午门,两侧朱墙高高耸立,如山如崖。秦深知道这是一条通往九重天的孤途,踏足其上,此后再无退路,他也再不能仅仅只是秦涧川。

  但前方有人在等他。纵然身陷迷雾,也有人提着灯为他照亮前路。

  他毅然决然,也势在必得地迈出了这一步。

 

 

第158章 把他按在龙椅上

  秦深独步白石神道。

  在他身后十丈,数万渊岳军如黑色浪潮,承托着一口棺椁,涌过了端门、午门、内五龙桥,最后铺满整个天和门广场。

  天和殿屹立在月台之上,是金銮正殿。

  文武百官昨日已奉召来到殿内,彻夜商议,此时仍未离开。

  殿门外的金吾卫被眼前一幕惊呆,好一会儿才想起入殿禀报。然而延徽帝并不在殿内,临时主持朝议的是户部尚书、麟阁主事、“假相”叶阳辞。

  听闻叛军攻入皇宫,朝臣们炸了锅,一殿恐慌与愤懑之气。

  “叶阳大人!这该如何是好?得快去禀告陛下,派禁军来拦截……得护驾,护驾啊!”有官员手足无措地唤道。

  叶阳辞瞥了他一眼,是吏部左侍郎拓季乐。得知秦深率军入城,他比任何人都要担心,整夜都在惴惴不安地踱来踱去。

  心够虚的嘛。叶阳辞想,是不是想起自己当初是怎么在朝会上骂秦深抗旨不遵,意图谋逆了?你这不是说对了么,慌什么呢。

  “如何拦截?”叶阳辞语气平淡地开口,“外面广场上八九万大军,都是从北壁战场下来的精锐铁骑,谁能拦得住。”

  拓季乐急得直搓手。

  原德州卫指挥使,现任兵部左侍郎周郁观斜眼看叶阳辞:“叶阳大人如此气定神闲,莫非早就知道有此一劫,与叛军事先通过气了?这可是通敌之罪啊。”

  叶阳辞眼皮不眨地怼回去:“《权书·心术》中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你自己獐头鼠脑的做不到,莫要艳羡别人。”

  “——你!”周郁观一夜未睡,已是颇为焦躁,被他这好嘴一骂,更是怒上心头,捏着拳头就要冲过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天谢 强强耽美文 爽文 万人迷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