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阳大人升职记(7)

2025-10-09 评论

  叶阳辞认真琢磨了一下:“那就得看高唐王有多慷慨了。”

  他吩咐李檀:“明日我要启程去高唐城,一会儿回县衙后你和罗摩收拾行李。我不在,你俩多留意县衙内外,有什么急事,叫信使送到高唐驿站给我。”

  李檀失望地问:“主人不带我俩去吗?”

  叶阳辞拍了拍他的小脑袋:“我找到此行的车夫兼保镖了。”

 

 

第5章 我与猫有缘无分

  回到县衙已是夜里戌时,罗摩已烧好洗澡水,李檀去小厨房熬一碗护肝醒酒汤。

  主屋内,叶阳大人泡在热气腾腾的松木浴桶里,舒服得想打瞌睡。

  一只本地狸花猫从半掩的门缝里溜进来,鼻头凭空嗅了嗅,甩了甩尾,踩着轻盈脚步朝浴桶走来。

  叶阳辞头枕桶沿,正闭目养神,忽然于无有中闻到了一丝不妙的气味,霍然睁眼,与桶外的狸花猫四目相对。

  前胸后背隐隐约约痒起来,叶阳辞缓缓下滑,下滑,直至肩颈没入水中,仅剩个脑袋露在水面。他警惕地盯着猫,眼角开始泛红,叫道:“罗摩……李檀……”

  李檀正在厨房里,搅和炉子上炖的汤药。罗摩在他旁边用大锅烧热水。天冷,浴桶里的水也凉得快,得多烧点方便续上。

  叶阳辞得不到回应,不得已提高了声量:“罗摩!李檀!”

  狸花猫吓一跳,转身蹿了蹿。叶阳辞正待松口气,却见那猫躲到门后,不多时又探头探脑地出来,朝他挂在浴桶边的衣物走去。叶阳辞怀疑自己今日在锦川园时,衣摆沾到了薄荷之类,才引来这只猫。

  猫离得更近了,叶阳辞眼眶红了一圈,泪水不由自主涌出。他恨不得连脑袋都埋进浴桶里。

  “……就没人管了是吧?”他咬牙切齿。

  门外廊下有个声音响起:“知县大人,可有事需要卑职效劳?”

  叶阳辞像捞了根救命稻草,当即唤道:“唐巡检,来得正好,帮本官把这猫拎出去!”

  唐时镜推门进来,绕过屏风,先是一怔,继而目光移向浴桶边上的狸花猫。那猫已经在咬衣摆上沾的薄荷叶,扯落的布料兜头罩住了它,它在里面如痴如醉地扭动打滚。

  叶阳辞撩水抹了一把脸,嗓子又痒起来,有点想咳:“唐巡检,这猫是衙门里养的?”

  唐时镜蹲下身,本想把猫掏出来,转念又连衣物带猫一同裹好了,抱在怀里。“县衙东院设了粮仓,架阁库的卷宗也要防鼠害,故而养了不少猫。大人怕猫?”

  “不是怕……其实猫看着挺可爱,只不要近身就好。”

  唐时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专注地落在地板水渍上。那水渍只有巴掌大的一小洼,把地砖染成湿漉漉的灰色,却恍惚是瑶台法镜,摄入了潮红的眼尾、滴落的泪、漂浮的青丝、隐约的水中月和山间雪,封存了他的惊鸿一瞥和美的转瞬即逝。

  他像要打破这幻境一般,断然转身,走出几步才问:“大人前几日嗓子一直不舒服,是因为猫?”

  何止是嗓子不舒服。这两个月来在宫苑墙外几乎天天撸猫,哪怕自己反反复复地难受,也不曾中断,终于把那御猫揉得翻肚皮,喂到嘴刁,不愿回到它主子身边。从京城坐船来夏津的这一路,他满身又肿又痒的红斑,十日方才褪尽。

  所幸这番辛苦没白费。叶阳辞不堪回首地叹口气:“我与猫有缘无分。”

  唐时镜背对他,扯了扯嘴角。

  “大人放心,卑职想个法子,今后县衙的这些猫不会再近大人三丈以内。”他抱着猫和外衣离开,临走前关紧了房门。

  好在这次的接触距离不算太近,猫一消失,心理痒感便消失了,叶阳辞飞快地起身穿衣,把提着热水桶敲门的罗摩放进来,叮嘱他将满是猫爪印的地板擦干净,尤其是猫毛,一根都不准有。

  罗摩是个二十出头的哑仆,有一半“鬼奴”血统,生得黢黑高壮,力大过人。叶阳辞幼时听他爹说,当年坐船经过渤海湾时,正逢倭乱海战,在漂浮的船骸上捡到了濒死的罗摩的父亲,心生怜悯捡回来治伤。对方伤愈后走了数月又回来,至此安心在叶阳家当了护院,又娶叶阳夫人的侍女为妻,生下个头发带卷的小混血。罗摩做为家生子,在叶阳家吃饱穿暖地长大,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仿佛一头不知疲惫的黑牦牛,忠诚,憨厚,安静,除了不会说话没什么缺点,叶阳辞对他很满意也很放心。

  吃完醒酒汤,叶阳辞看着李檀和罗摩收拾行李,把一幅压箱底珍藏的卷轴取了出来。李檀心疼地说:“这可是传家宝,主人真要把它送人?高唐有谁值得主人如此下血本。”

  叶阳辞笑了笑:“不是送人,是……算了,现在不必与你说这些,总之我心里有数。”

  李檀虽然活泼话多,不像别家书童有规矩,但对自家主人却是听话得很。把卷轴放进行囊后,他又问:“剑匣带吗?”

  “不带。”叶阳辞道。

  李檀有点不放心:“听说近来山东境内不太平,万一遇到贼匪——”

  “此行坐马车,来回不过大半日路程,你这小话痨就不用瞎担心了。再说,唐巡检也同去,他是个武功高强的,怕什么。”

  李檀这下不吭声了,只咕哝了句“我舍不得主人”。叶阳辞笑着拍了拍他的头顶。

  收拾停当,各自就寝,叶阳辞一觉睡到鸡鸣日出,把县衙诸事交代给各属官,便乘坐马车前往高唐城。

  驾车的是巡检司里的一名精干,去年跟随唐时镜来到夏津,都说是他的心腹,名唤方越。

  由夏津到高唐的驿道年久失修,马车行驶起来很是颠簸。叶阳辞坐在车厢,一身霜白贴里,外罩胡服样式的石蜜色对襟盘扣长袍,腰束得细,腰下袍裾四幅裁开,便于骑马。他望着坐在对面壁椅上的唐时镜,在上下抖动中叹气:“这路真糟糕。”

  唐时镜黑衣软甲,腰悬长刀,背靠车壁闭目养神:“知州大人说没钱修路,各县方圆二十里的路自行解决。”

  这下叶阳辞越发觉得,不向上级申请修缮拨银是明智决定,许知州穷倒不一定特别穷,抠门是真抠门。辖下武城、恩县、夏津三县,哪个知县敢向他要钱,哪个在他眼里就是不懂得体谅上官的麻烦精。

  还是得自力更生啊,就是需要一大笔启动资金。

  “大人这是要去拜见许知州?”唐时镜闭着眼问。

  叶阳辞说:“我新赴任,上官肯是要拜见的,所以前两日便着下人将拜帖送去,今日理当先去一趟许知州府邸。”

  其实拜匣里不止拜帖,还有一份礼单,登门礼也让人一并送过去了。

  这份登门礼,叶阳辞仔细斟酌过,不宜太潦草,也不宜太贵重,更不宜直接送金银珠宝。他便挑拣了歙石砚、松烟墨、汝窑小炉,并一盒阳羡茶与佛手柑,既文雅又实用。当然,拜帖末尾还要附一句“老堂台素丝之风久著,暮夜之知并绝,岂敢冒昧以黄白作渎?薄物纯心,乞鉴入”,以示对方的廉洁。

  而且私人场合的初次拜会,时间也不宜太长。下官表明自己的敬意与尽职之心,上官展示自己的风度与期许之意,最多两刻钟也就结束了。

  走出许府后,叶阳辞松了口气。他其实不爱应酬,人只见他在场面上游刃有余,其实他全程心里在想:不如回家倚榻看书,煎茶吃果。

  之前一进城,唐时镜就去东市看新贴的海捕文书了,把方越留给他驾车,又与他约好酉时在城东门等候。叶阳辞便自行去了高唐郡王府。

  郡王府坐落在城东,占地三十余亩,纵深三进,分为中院与东、西跨院,按规制足足四十六间。照壁、仪门、厅房错落有致,花园、假山、池塘景色清幽,殿顶一律铺设青琉璃瓦,镶嵌铜钉的朱红大门颇有威仪。

  方越向门房投了拜帖,等了得有小半时辰,方见门子出来回复一句:“王爷说了,不见闲人。”

  方越好声好气地解释:“我家大人乃是夏津知县,并非闲人,之前与王爷也有过一面之缘,今日特来拜谒,以全礼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天谢 强强耽美文 爽文 万人迷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