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南巳的面色果真肃了些,他起身往窗畔去,将窗子打开一点,外头这便蹦进一只麻雀。
麻雀也不认生,直接跳到了方南巳的手背上。
而方南巳抬指往麻雀腹下一探,摸出一只极薄的纸卷。
见有东西,应天棋立刻凑过来,看方南巳以单手两指将纸卷展开,里面只写了四字——
[帝駕崩否]
看清字条内容,应天棋立刻明白:“这是郑秉烛的传信?他问我死没死?他以为我死了?”
如今留在朝中,知晓局势还能用鸟雀把戏同他们传信的,也只可能有一个郑秉烛。
果然,方南巳应了一声:
“离京前,我给他留了些许引牵,让他随时联系。”
“山里的信传不出去,外头的信却传得进来,奇了怪了。但这郑秉烛也是个谜语人,不中用的,传个信话也说不明白,到底什么意思?”
应天棋从方南巳手里接过那张薄纸,又想去逗逗麻雀,麻雀却身子一扭,拍着翅膀飞走了。
他也没多在意,正想再仔细瞧瞧那纸条,垂眸时却似突然想到了什么,动作一僵。
应天棋拉了一把方南巳的衣袖:
“速调禁军布防!”
因为他突然反应过来了。
为什么平日里的鸟雀把戏毫无用武之地,今日却能送进信来?
自然是因为原本守山待鸟的人有了别的忙活,顾不上这头、有了疏漏,这才放进了漏网之鱼。
可还未等方南巳应声,寝殿外边先传来了一阵乱声,应天棋心下顿觉不妙。
果然,很快,便有人传到了他跟前:
“陛下!朝苏人!行宫来了许多朝苏人!”
听见这话,应天棋心中倒是诡异地平静了下来,只道果然如此。
他拉了下方南巳的手:
“罢了,不必了。你跟我走吧。”
方南巳垂了下眼,在旁人注意不到的角度反手握了一下他的手指才松开,意思是听他吩咐,自己默默跟在了他身边。
应天棋快步离开了寝殿,往行宫外走去。
方才的宫人只说来了很多朝苏人,这说明,他们暂时还算是安全的,至少目前对方对他们没有杀意,不然他现在就听不到这话了,落在耳里的只能是哭喊和尖叫,看见的也只能是烈火和鲜血。
但现在,行宫众人虽说慌乱了些,但也还没有乱了方寸,虽说跑来跑去个个焦急惶恐地传着信,可看到他这个皇帝之后倒也还能冷静下来向他行礼。
应天棋没有理会他们,他只管往外走,走到校场外去。
还没近前,他便见行宫范围外连着一片火把颜色,而禁军与锦衣卫已经举盾相迎,两方对峙,谁也没有先动手。
应天棋没有迟疑,就那么上前去,禁军见了他身后的方南巳,倒也能猜到他的身份,便在方南巳的目光授意下缓缓为他让出一条路来。
“阁下,在良山守了多日了,阴毒计划失败,便终于忍不下去,要同朕正面来硬的了吗?”
应天棋走到了阵列最前,他也不怕,直接抬手示意旁侧士兵将盾牌挪开,就那样把自己完完整整暴露在敌方面前。
因他有把握对方不会这么快同他动手,摆出如此阵仗却没有见血,只露面威胁,或是有事相商。
就算对方想趁机下黑手要他的命也无妨。
因为他身后有方南巳,他知道方南巳能护他周全。
进游戏这么久,应天棋这是第一次掺和这种军队正面对峙的大场面,心里却也没工夫去紧张感慨。
他只垂着手,手藏在衣袖里,缓缓转着两颗核桃,虽有大半把握,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会不安。
好在,片刻后,他知晓他赌对了。
因为,在听了他的话后,面前的朝苏士兵也缓缓让出一条道来。
这些朝苏士兵身着布衣铠甲,个个都是一副中原人打扮,面容却带着浓郁的异邦特征。
应天棋还有心情打量他们的穿着打扮身形样貌,直到对方也有一人走出阵列,借着两岸通明的火光,应天棋看清了他的脸。
应天棋目光一顿。
从朝苏队伍后缓步走出的那人,容貌瞧着已十分苍老了,头发胡须皆花白,可神情气质威严,身材魁梧依旧,尚可见几分年轻时的风采。
虽说应天棋从来没有见过他,但此时此刻,他心中已笃定一个名姓。
或许,早在何朗生神情自嘲暗淡时,应天棋心里便已有了猜测,只是不大去深想那种令人痛心的可能。
他没和方南巳确认对方身份。
对视片刻后,应天棋脸上也没什么多余的神色,只朝对方点了点头,算作问候:
“李老侯爷。”
曾经风光无限的定北侯李喆,如今却已是满面沧桑。
他肃着脸,倒是还顾着礼节,抬手朝应天棋一礼:
“陛下,别来无恙。”
第186章 九周目
昨日虽然从何朗生那里听了一番剖白, 应天棋却还是有些许不解。
他不是看不出何朗生字句中的真情流露。
是,何朗生家族没落、爱人离世,他恨上位者拿他们当个物件摆布, 他想摆脱这一切,所以就和应弈一起在宫里苦熬了那么些年,把自己的命顶在脑袋上去搏那一丝成功的可能性。
按他所说,他是觉得倦了, 觉得跟着应弈没有出路,机会实在虚无缥缈, 所以就弃了应弈,奔向了前途更光明的阵营。
其实这番解释还算合理,但应天棋却总不愿尽信。
毫无疑问,何朗生是爱李江铃的, 他能帮应弈走到现在, 其中或许一多半的原因都是应弈为李江铃深爱之人、他在替已故的她保全爱人,也盼着这位爱人能顾着几分旧情,若有事成之日, 还能还李江铃一个公道。
单这一点,就注定了何朗生不会轻易背叛应弈。
可何朗生还是叛了。
是他不在乎李江铃了、只想帮别人创翻陈实秋的统治?
还是说,他新投靠的人中, 有人能给他比应弈更坚定的情谊和安全感呢?
再加上最后,应天棋刻意在何朗生面前提起了李喆。
那一刻,何朗生面上没有羞愧一类的情绪,竟只有一句无奈叹息的“你会懂”。
会懂?
会懂什么?
当时应天棋有一瞬的疑惑和猜测,但他没能成功抓住。
直到这一刻,他才释怀——
他果然懂了。
李喆。
如果拉拢何朗生的人是李喆,是李江铃的亲祖父, 那对于何朗生来说,应弈自然就算不得什么了。
背后之人一个个浮出水面,应天棋却不觉得轻松。
他只觉得悲哀。
悲哀至极。
定北侯李喆,多么传奇的一个人物?
十五岁从军,在边疆拼杀数十年,从朝苏手中一寸寸夺回疆土,从此坐镇边关,朝苏秋毫无犯。
他身上战功赫赫,为人却谨小慎微,回京之后立刻上交兵权,处处避嫌,没给任何人猜忌或陷害他的机会。可命运却没有因此厚待于他,他独子早逝,后又与唯一的孙女分离,定北侯一脉再无人传承。再后来,方南巳搏杀出头,李喆以年事已高为由辞去身上那些没意思的官职。直到李江铃死后,他唯一的牵挂也没了,便黯然离京,定北侯三字从此彻底成了一个虚幻的荣誉,成了史书上一个传奇。
他们李家从大宣开国以来,世代为皇室卖命,名将辈出,到了李喆这一代,更是将自己大半人生都献给了战场,最后却落得这样一个令人唏嘘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