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没有谋杀(6)

2025-10-09 评论

    “不过,仁科教授对南北朝的研究确有独到之处啊。”
    “诚然如此。”
    “他的文章往往有一种大学问家的气派。”
    “是的。不过写作手法略嫌陈旧点。算了吧,不谈这些。您今天上哪?和夫人一起去拜见岳丈老人吗?”一色升问。
    “哪有闲工夫。我一直在潜心研究《方丈记》好久没去日野的方丈庵古迹了,眼下正准备去看看。贱内也要去京都买些土产之类的东西……”
    著名古典学者鸭长明居住过的方丈庵旧址,位于靠近京都的醍醐寺附近。一色升为了研究中世纪文学,曾带领一群摄影爱好者去过那里。
    “情况还顺利吗?”一色升对此有点兴趣。
    “唉,有人在与我争锋夺缨,唱对台戏呀!”宇贺神把嗓门压得低低地说。其实,疏疏落落的车厢里,即使用平常语调也不必担心被人听见。
    “怎么?有人与您作对?是大学、系里面的学术论争吗?”一色升马上作了如此联想。
    宇贺神点点头,用自嘲的口吻说,“大学可实在是个刀光剑影的是非之地啊。表面上风平浪静,一团和气,实际上是勾心斗角,危机四伏,特别是被老教授们盯着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己容不得自己了……”
    2
    正说着,列车乘务员推着食品车过来了。一色升要了两杯咖啡,两人一边喝着,一边继续谈话。
    “这些事情与《方丈记》有什么直接关系呢?”一色升关切地问。
    “你是知道的,我虽说是一个日本古代文学研究者,但绝不想把自己禁锢在考证古代训诂的圈子里。对于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渊源等,我认为都有必要进行深入而细致地探讨。但是,大学里有权有势的村本教授一伙却竭力反对我的主张。”
    “噢!就是说,与《方丈记》本身并投有直接的联系。”
    “有哇!我提出我的学术观点,就是想在这方面给村本教授以反击。”
    “那么,您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去解释《方丈记》,和以前的解释就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了?”
    “的确如此。”
    “真有意思,能讲讲吗?”
    “行。”宇贺神眼光一亮,“如有必要,我的论文就请《历史问题》登载一下行吗?”
    “那没问题,这可是个发行量很大的学术刊物喽!您谈谈您的《方丈记》研究是从何入手的。”
    “首先,方丈庵古迹的真伪是个谜,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古时僻静之隅,现时繁华之地,沧海变桑田嘛!”
    “其次,最令人扑朔迷离,捉摸不定的就是《方丈记》的书写方式,我认为,这篇著作是鸭长明一天之内一口气写下来的。证据只要看看笔体就明白了,很显然,这不正是那种龙飞凤舞的狂草体吗?”
    说着,宇贺神从书中抽出几张照片,递给一色升。
    “这是我从大福寺本上摄下的。被称之为国宝的鸭长明手迹,在古籍文献中可信度最高。”一色升仔细地盯着照片。
    宇贺神继续娓娓而谈:
    “我觉得,这龙飞凤舞的字里行间,仿佛潜藏着更深一层的奥秘。《方丈记》的内容你全部看过了没有?”
    “没有。实在难以启齿,学生时仅从教科书上见到一点点。”一色升有点脸红了。
    宇贺神毫不在意地继续说:“这里面确有不可思议,令人费解的地方。经过长期地潜心研究,我得出这么个结论,就是说,《方丈记》这篇著作所描写的决不是表面的内容,它实际上是一篇特殊的暗语。也就是说,作者鸭长明在紧急情况下利用《方丈记》的形式写密信,准备转交给某个人。”宇贺神一字一顿,说出这段出人意料的话。
    3
    “密信?”一色升大惊失色,这篇宣扬“诸行无常”“人世短暂”的古典名著竟然还潜藏着另外一层意思,是一封密信。
    “您……是否又找到了什么依据?”一色升问。
    “现在还不能作确切回答。不过我在日野考证方丈庵旧址时,忽然想起清水这个人,他就住在镰仓附近的丹海山脚下。”宇贺神一边眺望窗外景色,一边说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斋藤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