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律师(68)

2025-10-09 评论

    “卧室怎么样?”我问道。
    “卧室在后面。卫生间是用几块板隔起来的。过得怎么样?”他向一个住户问候道,那个人点了点头。
    有几户的收音机开着,有的是音乐,有的是新闻访谈。人们在四处走动。这是星期一上午,他们有工作或要去的地方。
    “在这儿得到一间屋子很难吗?”我问道,其实答案我是十分清楚的。
    “比登天还难,登记要这里房子的名单有一英里那么长,而且避难所要审查每一个进来的人。”
    “他们可以在这儿住多久?”
    “情况各不一样,平均要有三个月左右。这个避难所是比较好的一个,所以他们在这儿比较安全,一旦他们有稳定的收入,避难所就要把他们安置到他们能付得起租金的房子里去。”
    他让我认识一个负责这个地方的年轻妇女,她在一个小黑杂役屋里。“这是我们新来的律师。”他的介绍十分简单。她说欢迎我来到这儿。他们在谈论一个失踪的客户,我就四下转一转,我看到一个单元的住屋,里面有婴儿的哭声,而且听到有人正向敞开的门走近。这间屋子比别的稍微大一些,被隔成两个小房间,一个年轻的女人坐在一张椅子上,很壮实,年龄在二十五岁左右,上身几乎从胸部往上全都裸露着,正在给孩子吃奶,我就在离她十几步远的地方,而她却毫不以为意。还有两个稍大一些的孩子正在床上翻筋斗玩。这时收音机的节目正是闲谈的节目。
    那个女人用右手托起那只孩子没有吃的硕大乳这是房让我看,我转身走开了去找莫迪凯。一些客户在等着我们。我们办公的地点就在餐厅的一个角落里,和厨房离得很近。我们的办公桌就是一个可折叠的餐桌。这个桌子是从厨师那儿借来用的。莫迪凯打开墙角处的一个文件柜,我们就开始了工作。有六个人坐在靠墙的一排椅子上等着。
    “谁先来?”他问那几个人。这时一个女人搬着她的椅子走了过来,坐在我们俩对面,我们俩都把笔和记录本准备好了,但是我们中一个是搞这方面法律的老手,而另一个则是一点头绪也摸不着的人。
    她的名字叫韦琳,二十七岁,有两个孩子,但没有丈夫。
    “他们有一半人是来自避难所,”莫迪凯一面记录一面说,“另一半来自大街上。”
    “我们要接个案子吗?”
    “只要是无家可归的,我们就接。”
    韦琳的问题并不复杂。她曾在一个快餐店干活,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而被辞退,这些原因莫迪凯认为是不相干的。因为她没有固定地址,她没有收到最后两个月的工资支票,老板把支票寄错了地方,结果寄丢了。其实,老板是没有责任的。
    “下星期你会住在哪儿?”莫迪凯问道。
    她也说不准。也许这儿,也许什么别的地方。她正在找工作,如果找到一份工作,还会有别的什么变化,她可能会寄住某一家,帮他们干些家务而不必付房租,也可能自己找个地方住。
    “我会给你要回钱,我让他们把支票寄到我的办公室。”他递给她一张名片,“下周按这个号码给我打电话。”
    她接过名片,谢了谢我们就匆匆走了。
    “先给那个快餐店打个电话,告诉他你是她的律师,开始时要和气一些,如果他要是不合作,你就别客气,有必要你可以亲自去一趟把支票拿来。”
    我忙把这些话记了下来,好像这还挺复杂似的。韦琳被拖欠的工资才不过二百一十美元,我在公司处理的最后一个反托拉斯的一个案子涉及金额达九亿美元。
    第二个客户的问题很难说是什么法律问题。他只是想找个人谈一谈。他可能醉了,也许是有精神病,也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莫迪凯把他带进厨房,给他冲了一杯咖啡。
    “这些穷人有时不知道有什么事该来找你。”他说道。
    第三号是住在这里的一个住户,已在这儿住两个月了。所以她的住址问题就简单多了。她五十八岁了,干净利落,丈夫已去世,她丈夫是个退伍老兵。当我的伙伴和她交谈时,我迅速地翻一下有关文件,她的情况是可以享受退伍兵的一些待遇的。但是这些支票都寄到了马里兰的银行户头上,而她又去不了那里。她解释说她的档案材料可以证实这一点。莫迪凯说,“退伍军人管理局是很好的一个部门,我可以让他们把支票直接寄到这儿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约翰·格里森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