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律师(67)

2025-10-09 评论

    “最近你去过监狱吗?”
    “没有。”
    “千万别去,警察对待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简直不像话,尤其是对待那些有精神病和吸毒的人。监狱里也是人满为患。刑事司法系统本来就够吓人的,再加上对无家可归者的虐待就更让人受不了。最蠢的问题在于,他们如果把一个人关在监狱里,每天所花的钱要比给他们盖个收容所,提供食品、交通,设立咨询机构花钱还要多,至少多花百分之二十五的费用。这些才是长远效益,而且当然也更有意义。这百分之二十五还不包括逮捕和审讯等程序所花的费用。大多数的城市都亏了大本,特别是特区,所以他们就关闭了避难所。记住,他们是在把无家可归者变成罪犯,然后再浪费他们的金钱。”
    “看来该提起诉讼了。”我说道,尽管我根本不需要给他打气。
    “我们都疯了似的控诉,全国的律师们都强烈反对这些法律,该死的市政会在法律上花的费用比给无家可归的人建造避难所的钱多得多。你还得爱这个国家。纽约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可是居然让人们都住不上房子。所以人们就得睡在大街上或在第五大街上行乞。而这又让那些敏感的纽约人感到不安,于是他们就选举了某些人,这些人就承诺把街道变得干净一些,而且让他的市政会通过使无家可归成为非法的法令,例如,不许乞讨,不许坐在人行道上,不许无家可归,等等。而另一方面又不断拼命砍掉这方面的拨款,关闭避难所,减少资助,而同时又在纽约律师身上花大笔资金来为他们辩护,保护他们消灭穷人的法律。”
    “华盛顿的情况怎么样?”
    “比纽约好不了多少,我敢说。”
    这时我们行驶在一个两周前我大白天开车都不敢过的区域。这里的商店外面都装了铁栏,这里的公寓大楼都很高,结构呆板,栏杆上挂着晒洗的衣物。它们都是一些灰砖建筑,从建筑的粗糙性来看,不难看出是政府拨款建的。
    “华盛顿是座黑色的城市,”他继续说道,“有一个庞大的福利阶级,它吸引许多想要有所改变的人,也吸引了许多像你这样的活动家和激进分子。”
    “我算不上活动家,也不是激进分子。”
    “今天是周一上午,在以往的七年之中你在周一的上午在什么地方呢?”
    “坐在我办公桌前。”
    “一张十分漂亮的办公桌。”
    “是的。”
    “在你专用的讲究的办公室里。”
    “是的。”
    他冲我一笑,说道:“现在你就是激进分子。”
    说到这里,我的工作情况就算介绍完了。
    右前方有一群穿着笨拙的人,他们挤在一个街角,围在一盏手提式丁烷炉前。我们从他们旁边绕过去,停在路边,这座建筑曾是一座公寓,不过那是多年前的事情了。上面有个手写的标牌,“撒马利亚救济院”。
    “这是个私人开的避难所,”莫迪凯说,“有九十张床,伙食不错,是阿灵顿几所教堂联合资助的。六年来我们常到这儿来。”
    一辆食品库的面包车停在了门口,一些志愿服务者在卸蔬菜和水果。莫迪凯同在门口干活的一个上了年纪的绅士模样的人说了几句话,我们就得到允许进入这所救济院。
    “我带你在这里转一圈。”莫迪凯说道,我们走过大厅时我和他靠得很紧。这里的廊道十分特别,每条廊道都排列着一个个的小方屋,屋子是用石膏灰胶纸夹板隔成,纸板上也没有刷上漆。每个房间都有一个门,门都上了锁。只有一个房间没上锁,门是开着的,莫迪凯向里面看了看,说声“早晨好”。
    一个个子十分矮小而眼睛却很大的人坐在折叠床的边上,看着我们,但一声不吭。“这个屋子不错,”莫迪凯对我说道,“它与别人隔离开,又有一张不错的床,有个放东西的地方,而且还有电。”他说着拨了一下门旁的开关,屋里的小电灯泡一下子灭了,屋里变得很黑,他又拨一下开关,灯又亮了起来。可是那对大眼睛却动也不动一下。
    屋里没有天花板,那种老商店的护墙板已有年头了,在三十英尺的高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约翰·格里森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