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时代(38)

2025-10-09 评论

    “噢,是的,”她漠然地说。
    “既然如此,再去招惹有可能无穷无尽的痛苦与不快,这值得吗?想一想那些报纸有多么恶毒!那完全是愚蠢的、狭隘的、不公正的——可谁也无法改变社会呀。”
    “不错,”她默认地说。她的声音那样轻、那样凄凉,突然使他对自己那些冷酷的想法感到懊悔。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几乎总是要成为所谓集体利益的牺牲品:人们对维系家庭的任何常规都抱住不放——假如有什么常规,那也就是保护儿童。’他漫无边际地说下去,把跑到嘴边的陈词滥调统统倒出来,极力想掩盖她的沉默似乎已经暴露无遗的丑恶事实。既然她不肯或者不能说出一句澄清事实的话,那么,他的希望就是别让她以为他是想刺探她的秘密。按照老纽约精明老到的习惯,对于不能治愈的伤口,与其冒险揭开,还不如保持原状为好。
    “我的职责是帮助你,使你能像那些最喜爱你的人一样看待这些事情,”他接着说。“像明戈特夫妇、韦兰夫妇、范德卢顿夫妇,你所有的亲戚朋友:假如我不实事求是地向你说明他们是怎样看待这类问题的,那我就是不公平了,不是吗?”他急于打破那令人惊恐的沉默,几乎是在恳求她似地,滔滔不绝地说着。
    她慢声慢气地说:“是的,那会不公平的。”
    炉火已经暗淡,一盏灯咯咯响着请求关照。奥兰斯卡夫人起身把灯头拧上来,又回到炉火旁,但没有重新就坐。
    她继续站在那儿,似乎表示两个人都已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于是阿切尔也站了起来。
    “很好;我会照你希望的去做,”她突然说。热血涌上了他的额头,被她突然的投降吓了一跳,他笨拙地抓起她的双手。
    “我——我真的想帮助你,”他说。
    “你是在帮助我。晚安,我的表弟。”
    他俯身将嘴唇放在她的手上,那双手冷冰冰地毫无生气。她把手抽开,他转身向门口走去,借着门厅暗淡的灯光找到他的外套和礼帽,然后便走进了冬季的夜色中,心中涌出迟到的滔滔话语

    这天晚上华莱剧院十分拥挤。
    上演的剧目是《肖兰》①,戴思-鲍西考尔特担任同名男主角,哈里-蒙塔吉和艾达-戴斯扮演一对情人。这个受人赞赏的英国剧团正处于鼎盛时期,《肖兰》一剧更是场场爆满。顶层楼座观众的热情袒露无遗;在正厅前座和包厢里,人们对陈腐观念与哗众取宠的场面报之一笑,他们跟顶层楼座的观众一样欣赏此剧。
    ①美国剧作家D.鲍西考尔特写的戏剧。
    剧中有一个情节对楼上楼下的观众都特别有吸引力。那是哈里-蒙塔古与戴斯小姐告别的伤心场面,两人简短的对话之后,他向她道别,转身要走。站在壁炉近旁、低头望着炉火的女演员穿的开司米连衣裙没有流行的环形物。连衣裙紧贴她高挑的身体,在她的脚部飘垂下来,形成了长长的曲线。她脖颈上围了一条窄窄的黑丝带,丝带的两端垂在背后。
    她的求婚者转身离开她之后,她把两臂支在壁炉台上,低头用双手捂住了脸。他在门口停下来看她,接着又偷偷回来,抓起丝带,吻了一下,离开了屋子,而她却没听见他的动静,也没有改变姿势。帷幕就在静悄悄的分手场面中徐徐降下了。
    阿切尔一直都是为这一特殊的场景去看《肖兰》这个剧的。他觉得,蒙塔古与艾达-戴斯所演的告别这一幕大美了,比他在巴黎看过的克罗塞特与布雷森特的表演、或在伦敦所看的马奇-罗伯逊与肯德尔的表演一点也不逊色。这一场面的含蓄、其无言的悲哀,比那些最著名的戏剧道白更使他感动。
    这天晚上,这一小小的场面由于使他回想起——他不知为什么——他对奥兰斯卡夫人的告别而愈发感人。那是发生在大约一周之前,他们两人经过推心置腹的交谈之后。
    两个场面之间很难找到相似之处,相关人物的容貌也毫无共同点。纽兰-阿切尔不敢妄称自己与那位仪表堂堂、年轻浪漫的英国演员有一点儿相像,而戴斯小姐是位身材高大的红发女子,她那张苍白可爱的丑脸也完全不同于埃伦-奥兰斯卡楚楚动人的颜容。阿切尔与奥兰斯卡夫人更不是在心碎的无言中分手的情人,他们是委托人与律师,经过交谈之后分手,而且交谈又使得律师对委托人的情况产生了最糟糕的印象。那么,两者之间有何相似之处,能使年轻人回想时激动得如此怦然心跳呢?原因似乎在于奥兰斯卡夫人那种神秘的天赋:她能让人联想到日常经验之外种种动人的悲剧性的东西。她几乎从来没说过一句会使他产生这种印象的话;这是她的一种内在气质——不是她神秘的异国背景的投影,便是她身上一种非同寻常的、感人肺腑的内在精神的外化。阿切尔一向倾向于认为,对于人们的命运而言,与逆来顺受的性格倾向相比,机遇与环境所起的作用是很小的。这种倾向他从一开始就在奥兰斯卡夫人身上察觉到了,那位沉静的、几乎是消沉的年轻女子给他的印象恰恰就是那种必定会发生不幸的人,不论她怎样退缩,怎样特意回避。有趣的是她曾经生活在戏剧性非常浓烈的氛围之中,以致使她自己那种引发戏剧性事件的性情却隐而不现了。正是她那种处变不惊的态度使他意识到她曾经受过大风大浪:她现在视为理所当然的那些事物就能说明她曾经反抗过的东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伊迪丝·华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