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83)

2025-10-09 评论

    他们谈论起那个村子、雅维还讲一些印第安人的故事,都是以死人结尾的。最后他问:“你告诉她钱的事了吗?”
    “没有,我明天再告诉她。”
    “你已经见到她了。她对钱会怎么想?”
    “我不知道,她在这里很快活。打扰她的生活显得有点残忍。”
    “那就把钱给我,钱不会打扰我的生活。”
    内特先爬进帐篷。前一天晚上他躺在船底望了一夜的星空,所以他很快感到了倦意。
    当他打起呼噜时,雅维慢慢地拉上帐篷的拉链,左推右搡地挤出一块可以躺下的地方。他的伙伴早已睡死了。

    九个小时后,天还没有露白,伊佩卡人就起床开始他们新的一天了。女人在茅屋外生起了炊火,然后和孩子们到河边去取水洗澡。他们习惯要等到第一道曙光出现后才踏上泥泞的小径。留意眼前有什么东西躺着,这是谨慎的做法。
    蛇在葡萄牙语里叫urutu,印第安人则叫它bima。蛇在巴西南部的水域很常见,而且常常带有剧毒。由这个白人传教士接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一个女孩名叫阿伊什,今年7岁。按照习惯,阿伊什没有跟在母亲后面,而是走在母亲前面:她感觉到了蛇在她赤裸的脚下蠕动。
    她尖叫起来,这时,蛇在她的脚跟部位咬了一口。等她父亲赶到时,她已经休克,右脚肿大了一倍。一个部落里跑得最快的15岁男孩被派去找雷切尔。
    两条河的沿岸一共有四个伊佩卡人的村子,两条河流是在离雅维和内特上岸处不远的一个岔xx交汇的。从岔口到最后一间伊佩卡人的茅屋不超过五英里。这些居住区都独立成片,而且有它自已的村子,但居住的全是伊佩卡人。他们有相同的语言、相同的传统和习俗。村子之间相互来往、相互通婚。
    阿伊什住在从岔口数第三个村子。雷切尔住在第二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当男孩找到她时,她正在那间住了11年的茅屋里读《圣经》。她快速地检查了一下药品,把需要的东西放进了药箱。
    潘特纳尔有四种毒蛇,雷切尔每次都备有对付各种毒蛇的抗毒血清,但这次是例外,跑来的男孩告诉她这是条bima,这种抗毒血清是由巴西的一家公司制造的,但她上次去科伦巴时没有买到。那里的药店有一半的药物缺货。
    她系好皮靴的带子,带着药箱上路了。跟她一起去的还有雷克和村子里的另外两个男孩,他们穿行在高高的野草丛里,朝树林走去。
    根据雷切尔的统计,四个村子一共有239个伊佩卡人,其中成年女子是86个,成年男子为81个,儿童有72个。11年前她开始为伊佩卡人服务时。那里的人数是280个。每隔几年疟疾要夺走一些身体虚弱的人的生命,1991年,一场霍乱在一个村里就夺走20条生命;如果不是雷切尔坚持采取隔离措施,大部分伊佩卡人就不复存在了。
    雷切尔像人类学家一样记录着他们的出生、死亡、婚姻、家谱、疾病以及治疗方法。通常她都知道谁和谁有婚外性行为,她知道村里每一个人的名字。她在他们洗澡的那条河里为阿伊什的父母做过洗礼。
    阿伊什长得很瘦小,没有药物的话她很可能会死去。这种抗毒血清在美国和巴西的一些大城市都能买到,而且并不太贵。世界部落传教团给她的那份小小配额是能够负担的。只要在六小时内注射二次,死亡就可以避免了,没有这种血清的话,她会呕吐不止,然后是高烧、昏迷、最后死亡。
    伊佩卡已经有三年没有发生居民被蛇咬死的事件了,这也是两年来雷切尔第一次没有预备这种抗毒血清。
    阿伊什的父母信奉基督教。有三分之一的伊佩卡人改信了基督教。而且,在雷切尔和其前辈的努力下,有一半的伊佩卡人已经能读会写了。
    她跟在男孩的后面一边小跑一边祷告。她很瘦,但很结实。她每天要走好几英里的路,却吃得很少。印第安人十分钦佩她旺盛的精力。
    雅维在河里洗澡的时候,内特拉开了帐篷的拉链,从里面钻了出来。他身上在飞机失事时留下的淤肿还没有退尽。睡在船上或地上都无法减轻身上的酸痛。他伸展了一下背和腿,觉得浑身就像散了架似的。他看见雅维站在齐腰深的水里,比周围的水要白净得多。※棒槌学堂の精校E书※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约翰·格里森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