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24)

2025-10-09 评论

    “从现有的资料看,从1500年到1900年这四百年间,全世界黄金产量大约为一万八千吨。而从1900年到现在的五十年间,全世界却已经开采了四万一千吨黄金!
    “邦德先生,按这种比率发展下去,”史密森上校向前倾了一下身子,“在五十年之内,世界的黄金蕴藏量就是完全耗竭,我也绝不会感到吃惊!”
    邦德压住自己的性子,尽量耐心地听完上校这篇滔滔不绝的黄金史,自然而然地在表情上也显出与上校同样严肃的样子。他说:“你刚才讲了一篇动听的黄金史话。不过,情况也许不如你所想象的那么坏。现在人们已经从海底开采石油,也许人们将会发现开采海底金矿的方法。好吧,请你谈谈黄金走私案吧。”
    这时,电话铃响了。史密森上校不耐烦地抓起电话筒。“我是史密森,”
    他听着,脸上现出了烦燥的样子。“菲尔比小姐,我确实记得就有关夏季比赛项目的事给你留过一张便条。下一场比赛是在星期六,对狄斯康特队。”
    对方又说了些什么,史密森接口道:“噢,如果华勒克太太不守球门,恐怕只好让她当后卫了。她要上场,就只有这个位置。不可能每个人都打中前锋。是的,请你告诉她,说如果她能打好,我非常感谢。我相信她会打好的。好了,费碧小姐,谢谢你。”
    史密森上校取出手帕揩拭着前额。“刚才电话来打岔,非常抱歉。现在,运动和福利差不多变成我们银行大伙最关心的事。最近我担任了女子了曲棍球队的教练。
    我不得不花时间准备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好吧,”史密森上校把手挥了挥,想把这些烦燥事甩在一边,“咱们来谈一下走私的问题。
    呃,首先我谈一下英国和英镑地区,这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邦德先生,英格兰银行总共雇用了三千个职员,其中在兑换控制部门工作的。就达一千人。
    在这部分人中,至少有五百人,包括我的小组,在从事控制黄金非法流动,控制走私或逃避兑换管制条例的行为。”
    “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邦德说。这是和情报局的人数比较。情报局总共约两千人。“你讲个走私的例子给我听好吗?就举黄金走私例子吧,对这些不法案我还不太了解。”
    “好的。”史密森上校用一种轻柔而疲乏的声音来谈话。这是为政府服务过分辛劳的人说话常用的声音,也是司法部门专家常用的声音。这表明他对这一部门的情况了如指掌,而对其余方面的事情也能作适当的猜测。邦德非常熟悉这种声音,这是第一流文官惯有的声音。尽管邦德对他的单调乏味谈话早已厌倦,他还是开始喜欢上史密森上校了。“好的,假定你口袋里有一根金条,大小和两包香烟差不多,大约5.25磅重。我们暂时不管它的来历如何,也许是偷来的,或者是继承的,或者是其他形式得来的。这根金条的成色,24K,就是说纯金的。法律规定,你必须把它出售给英格兰银行,价格是法定的,每盎司十二英镑。那么,这根金条就值一千镑左右。
    “不过,你十分贪财。你有个朋友,要到印度去,或者你和一个飞机的驾驶员或轮船的乘务员有交往。他们将要到东方去。你所需要做的事情只是把你这根金条切成薄片或小块,这种事你可以很容易找人替你做。当然你把这些比扑克牌还小的薄片缝进一条布带子里面,交给你的朋友,请他系在身上,并答应给一百镑酬谢他。
    “你的朋友飞到孟买,到市场上找一个兑换商。这个兑换商可能会出一千七百英镑来收购你五镑重的金条。一转眼你就赚了七百英镑了。”
    “另外,”史密森上校把烟斗在空中挥一下,“那只是百分之七十的利润。要是在大战刚结束时,你可能获得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每一年,你只要做上六、七次那样的买卖,那么,你就可以什么也不干,享清福了。”
    “印度的金价为什么这样高?”邦德并不是真想知道这一点,但他想也许局长会问到他。
    “这事说来话长,简而言之,印度是个短缺黄金的国家,尤其是它的珠宝业,需要的黄金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
    “这种走私的规模如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伊恩·弗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