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巨大。我这样说吧,仅1955年,印度情报局和海关没收的黄金就达四万三千盎司。我估计这个数字只有实际走私数额的百分之一。黄金从很多地区流入印度。最新的方式,是从澳门空运入境,然后用降落伞把它交给一个接收小组,每次空投一吨,就象我们在战时把救援物资空投给纳粹占领区的那些抵抗组织一样。”
“我明白了。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地方,金条可以有很大的利润呢?”“在大多数国家,你都可以捞到一点利润。比如瑞士。不过,到那儿去赚点绳头小利是没有多大意思的,印度是个最理想的地方。”“好了。”邦德说,“我想了解得差不多了。现在,谈一下你的问题吧。”他靠在椅子背上,点燃了一支香烟。他急切想听到这位上校谈到金手指(25)先生的情况。
史密森上校的眼睛呈现着严厉和狡猾的神色。他说:“1937年有个人来到英国。他是从拉特维亚来的一个难民,名叫奥利克·金手指(25)。他那时大概只有二十岁,非常聪明,因为他当时就已经感到俄国人不久就会并吞他们的国家,所以他逃到了英国。他家是世代金匠,他父亲和祖父曾经为法贝热炼过黄金。
“他有一点钱,身上带着刚才和你谈过的那种携带黄金的布带子。我猜想是从他父亲那儿偷来的。
“这种人对社会无害,有正当的职业,因而很容易就获得了英国的居留证。他归化了英国之后,马上就在英国各地收购了几家小典当铺,铺中安排他自己的人去经营,给他们优厚的待遇。他把那些典当铺的招牌一律改名为‘金手指(25)当铺’。
“然后,他利用这些典当铺收购和出售廉价的珠宝和旧的金饰。你也知道,那种地方往往都写着‘收购旧金器,不拘大小,价格从优’。“金手指(25)经营得很好。
他的店子往往都设在富人区域和中下产阶层居住区之间的分界处。这些商店从来不购赃物,因而在各地的警察局中名声很好。
“他居住在伦敦,每个月到各地旅行,巡视他的店铺,收集所有的旧金饰。他对珠宝并不感兴趣。不过,他还是让他各地的经理们照他们各人的爱好去经营。”
史密森上校奇异地望着邦德,“你可能认为这些收购来的小金盒或金十字架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玩意。自然它们都不大,但是,如果你有二十家收货店,每一星期每家收购六、七件这类小玩意,那它们放在一起就可观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时,金手指(25)和其他的珠宝商一样,必须申报自己的藏金数量。在我们的旧档案中,我找到了他申报的数字。他所有商店加在一起,只有五十盎司!只够各店打制金戒指之类的首饰。“当然,他获准保留这些黄金。在战时,他在威尔士的一家机械工具公司隐藏起来,不过,他仍旧尽量在经管他的店铺。这些店铺和美国兵们做了不少生意,因为在英国的美国兵经常携带着金鹰章或五十元面值的墨西哥金币。
“战争结束后,金手指(25)搬到泰晤士河口的雷卡尔维尔,在那里购买了一幢房子、一艘设备齐全的不列克斯罕拖网捞船和一辆旧的银鬼牌防弹汽车。
他还在他住宅旁边开了一家小工厂,名为‘泰纳合金试验厂’。工厂里雇用了一个不想回国去的德国战俘作冶金专家,还雇了六、七个从利物浦挑来的韩国脚夫——他们是从利物浦挑选来的韩国工人。这些工人不懂得文明的语言,所以不会对其生意产生威胁。“后来的十年中,我们只知道他每年乘他的拖网船到印度去旅行一次,也曾乘他那辆汽车每年到瑞士去逛几次。
“后来他在日内瓦附近为他的合金工厂建立了一家子公司,而他的店铺照常营业。他不再亲自去收集各商店购的旧金饰,而把它交给一个会开车的韩国人去进行。
“不错,也许金手指(25)先生并不是一个老实人,不过,他举止检点,和警察局相处得不错。在全国各地发生很多欺诈的案件时,并没有人注意到他。”
史密森上校停顿了一下,很歉意地对邦德望着。“我说的话没有使你厌烦吧?
我希望你能对这个人有个印象,他沉默寡言,小心谨慎,遵纪守法,具有我们都称赞的精干和独立处事的优点。在他遭到一次小小的灾难以前,我们甚至没有听说过他。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伊恩·弗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