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44)

2025-10-09 评论

    ⑦哈代的-个批评者说,“游苔莎之形象与其人格,颇不相称。其形象始终停留于艺术世界中——即绘画与雕刻中。无可否认,其形象源于拉斐尔前期画派。她那雕刻一般的威严仪态、她那朦胧欲睡的深沉神情,都定不可移地令人想起罗赛提画中的女性形象,特别令人想起捷恩-冒锐斯。看到她那头发‘掩映在前额上,好像苍冥的暮色,笼罩西方的晚霞’;看到她那‘异教徒的眼睛,富有夜的神秘’,就可以说,她和《叙利亚的婀丝塔提》,恰恰匹敌。”(拉斐尔前期画派,为英国十九世纪中叶之画派,罗赛提为其中之一,其人后期所画多以捷恩-冒锐斯为模特儿。〈叙利亚的婀丝塔提〉即以捷恩为模特儿画的一幅油画。叙利亚的婀丝塔提为古代小亚细亚所祀之生育女神,相当于古希腊之爱神爱芙梦黛提)。
    然而天神的威严、热烈、爱憎、喜怒,在爱敦荒原这种下土尘世,显然无用武之地。她的力量发挥不出来;她自己很感觉到这一点,所以她的性格就发展成激偏一路。爱敦荒原就是她的冥土①,自从她来到这儿,虽然她心里永远和它格格不容,但是它那种郁苍暗淡的情调,却叫她濡染吸收了不少。她那种外貌,和她那种抑郁激愤的叛逆性正调和;她的美丽所表现的那种阴幽威仪,也就是她心里的热烈在郁结抑制之下的真正外表。她的眉目上显出一片真正属于阴曹地府的阴森峻厉,既不是乔模乔样的人工,也没有拘牵勉强的痕迹,因为这种森严峻厉,已经和她与日俱增、习与俱化了。
    ①冥土:古希腊神话中之地狱,在地下,黑暗无光,为死者所居,其中为罪恶最大之死者所居之处为Tartarus,此亦译作“阴曹地府”。冥后波赛弗尼本为谷神狄弥特之女,为冥王劫入冥土为冥后,居森严之冥土,目必表现森严之面目。
    她在额上束着一条薄薄的黑色天鹅绒带子,把她那乌压压的厚头发束拢,因此参差的乌云在额上掩覆,叫她那种独有的威仪更加显明。锐希退①说过,“除了一条横束额上的细带而外,没有别的东西能把美丽的面庞衬托得更好的了。”住在邻近一带的女孩子们,都用有颜色的带子把头发束拢,还在别的地方戴金银首饰;但是有人劝游苔莎-斐伊扎有颜色的带子,戴金银首饰,她就一笑走开。
    ①锐希退(1763-1825):德国文人,以懂得妇女著名。他写到女人,一般总要写妇女的巾、带等装饰。此处所引,则可能见于他的《美学之预备课程》。
    为什么这样一个女人会住在爱敦荒原上呢?她的故乡本是当时那个时髦的海滨浴场蓓口。她父亲是考府①人,一个很好的音乐家,在驻扎蓓口的联队里当乐队长。那时她母亲还是姑娘,跟着她外祖——出身高门的老舰长,一同到蓓口旅行,在那儿和她父亲相遇。他们两个的结合,很难说可这位老人家的心,因为乐队长的钱袋,也和乐队长的职业,一样地轻简。不过这位音乐家却十分努力,就姓了他太太的姓,在英国长远落户,对他女儿的教育很尽心,不过教育费却是由她外祖出的。她父亲在当地作主要的音乐师,倒也阔了几年;不过她母亲一死,他就潦倒起来,喝上了酒,以后也死了。这女孩子于是就由她外祖抚养成人。她外祖老舰长,曾因为遇险船沉,折了三条肋骨;从那时以后,他就在爱敦荒原上这块高临半天的山岗上住下;因为那所房子几乎等于不花钱就到了手,同时在那所房子门前,能远远看见一片蓝色,在天边上的山间出现,历来相传,都说那就是英伦海峡:有了这两层原因,老舰长就爱上这个地方了。游苔莎对于这种变动却很痛恨;她自己觉得跟充军发配一样;不过她没有法子,非在那儿住不可。
    ①考府:希腊海岛之一,在爱欧尼海,为希腊诸岛中之风景最美者。
    因为有了这种情节,所以游苔莎的脑子里,就有极端不同的观念同时并存,有的由旧日而来,有的由近日而起。当她把她前后的经历一眼看去的时候,她的视野里并没有中景①。她只想到,从前的时候,在散步广场上,日暖天晴的午后,有悠扬雄壮的军乐,有英武矫健的军官,有殷勤体贴的情人:这种种回忆起来发人幽情的光景,和眼前四围荒原的光景一比,就是辉煌的金字,刻在昏暗的牌子上面②。海滨胜地上灿烂的光辉,和爱敦荒原上伟大的庄严,要是随意混合,就会生出种种离奇的景象来,现在这些景象,都能在游苔莎的脑子里找到。她现在看不到纷坛的人事了,所以她就把以前曾经看见过的人事,更加意地琢磨想象。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托马斯·哈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