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景:在一幅画或一片风景上,凡背景和前景之间的,叫做中景。
②牌子:指纪念死者的铜牌或石牌而言,多嵌于教堂的墙上。
她那种庄严骄矜的仪态,是从哪儿来的呢?她父亲既是生在夫爱夏岛,那她的仪态,是隐隐从爱勒辛恼厄族一脉相传而来的吧①?——不然的话,就是因为她外祖有一位堂兄弟,是贵族籍中的人物,她的仪态是由德-威尔,和夫在伦族②来的吧?也许两样都不是,她的仪态只是天赋,只是自然律的适然巧合。不说别的,她近年以来就没有沾染上粗俗鄙俚的机会,因为她老离群索居。在荒原上独处,差不多就不能让人鄙俗、让游苔莎鄙俗起来,也和让野马、蝙蝠、蛇类鄙俗起来一样地作不到。她要是老在蓓口过一种狭隘局促的生活,那她也许就变得满身小家子气了。
①夫爱夏岛……爱勒辛恼厄……:夫爱夏,古地名。荷马的《奥德赛》第五卷里,说俄底修斯在这个岛上把船撞沉。第六、第七、第八卷里说,那时这个岛上的国王,是爱勒辛恼厄,款待俄底修斯。历来相传,都说现在的考府岛就是古代的夫爱夏岛。
②德-威尔和夫在伦:德-威尔,英国的一个望族,作牛津伯爵五百五十多年;英国历史家麦考雷曾说,这一家“在英国向来所有的贵族之中,年代最久,门第最显。”夫在伦也是英国的一家贵族,作阿伦岱伯爵很久。
没有领土掌管,没有人民拥戴,却要威仪俨然,叫人看着像一个女王,那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作出领土丧失、人民离散的样子来;游苔莎就把这种样子作得很逼真。她虽然住的是老舰长的小房儿,她却使人起一种她身居从未见过的巨宅之感。这种情况,也许是因为她常常游荡的地方,是那些显敞的丘阜,是超过一切的巨宅吧。她的心情,正和她四围那些地方上的夏景一样,她可以说就是“一片孤寂中万象纷呈”①这句话的化身;她表面上虽然那样无情无绪,空漠寂静,实际上却尽日匆忙、满腹情思。
①“一片孤寂中万象纷呈”:原文见拜伦的《查尔德-哈罗德》第三章第一○一节第九行和一○二节第一行。
把人家迷得神魂颠倒,这就是她最大的愿望。对于她,爱情就是唯一的兴奋剂,能够把她的岁月里那种使人瘦损的烦恼寂寥驱走赶掉。她所渴想得到的,好像不是什么个别的具体情人,而是叫做热烈爱情的抽象意念。
有的时候,她能作出一种极生气的样子来;不过她发作的对象,与其说是人类,不如说是她想象中的某种东西,这些东西之中的首领就是命运——她老模模糊糊地认为,由于命运的干涉,爱情才只能落到韶华不久的青年身上,她所能得到的那点爱情才要逐沙漏之沙,与同时而逝。她越把这一层琢磨,就越觉得命运残酷,因此她就有一种一意孤行、不随流俗的趋向,想要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能够作到,就伸手把爱情攫取,至于能继续一年,继续一月,或者继续一时一刻,全都不顾。现在因为她没得到爱情,所以她就虽然高歌低唱,却不感欢乐;虽然甘芳当前,却不得享受;虽然光彩过人,却不觉得意。她的寂寥,更加深了她的欲望。在爱敦荒原上,顶冷淡顶鄙贱的爱情之吻,都像荒年的谷价一样地贵;并且能够和她相配的双唇,到哪儿找去呢?
她和大多数的女人不同。她只觉得,男女爱悦,为忠心而忠心,没有什么意味;倒是为了爱情强烈而自然忠心,那才有很大的意味。烈火炎炎的爱情,顷刻消灭,也胜过灯火荧荧的爱情,多年继续①。关于这一方面,多数的女人,都是有了经验以后,才能知道,她却全凭预知先见,领悟一切;她已经在心里周游了爱情的国度,数点了它的城楼,察看了它的宫殿了②;她最后的结论,认为爱情是乐中带苦的东西。然而她对于爱情,仍旧很想得到,好像在沙漠里的人,对于咸水也觉得感激似的。
①英国谚语,热烈的爱情,很快就变冷。另一谚语,爱须如细水,爱始能长流。
②在心里周游爱情的国度。……:这句模仿《旧约-诗篇》第四十八篇第十二节:“你们当周游锡安,四围旋绕,数点城楼,细看它的外郭,察看它的宫殿。”
她常常反复祷告;不过她作祷告,并没有一定的时刻;她只像那些真正虔诚的人一样,什么时候想起来要祷告,就什么时候祷告。她的祷告,老是自然而然地发动。她祷告的话总是说:“快把我的心灵,从这样可怕的抑郁和寂寥里救出来吧。不论从哪个地方,快快赐我一点伟大的爱情吧。不然的话,我就要死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托马斯·哈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