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人小了真是可怜呀!”男孩子边说边鼓起勇气往院子里走。他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因为在他到达对面的屋子之前曾经两次被风刮倒,其中一次还被风刮进了一个小水坑,水坑很深,他差一点给淹死了。但是他总算走到了。
他爬上几级台阶,吃力地翻过一个门槛,来到了门廊。屋子的门关着,但是门下面的一个角却给去掉了一大块,以便让猫进进出出。这样,男孩子可以毫不费力地看清屋子里面的一切。
他刚向里面看了一眼,就吃了一惊,赶紧把头缩了回来。一位头发灰白的老妇人直挺挺地躺在地板上,她既不动也不呻吟,脸色白得出奇,就像有一个无形的月亮把惨白的光投到了她的脸上似的。
男孩子想起他外祖父死的时候,脸色也是这样白得出奇。他立刻明白,躺在里面地板上的那位老妇人肯定是死了。死神是那么急速地降临到她的身上,她甚至来不及爬到床上去。
当他想到,在漆黑的深夜里自己只身一人和一个死人在一起时,他吓得魂不附体,转身奔下台阶,一口气跑回了牛棚。
他把屋里看到的情况告诉了母牛,她听后停止了吃草。
“这么说,我的女主人死了,”她说,“那么我也快完了。”
“总会有人来照顾你的。”男孩子安慰地说。
“唉,你不知道,”母牛说,“我的年龄早比一般情况下被送去屠宰的牛大一倍了。既然屋里的那位老妇人再也不能来照料我了,我活不活已无所谓了。”
有那么一会儿功夫,她没有再说一句话,但是男孩子察觉到,她显然没有睡也没有吃。不多久,她又开始说话了。
“她是躺在光秃秃的地板上吗?”她问。
“是的。”男孩子说。
“她习惯于到牛棚来,”她继续说,“倾诉使她烦恼的一切事情。我懂得她的话,尽管我不能回答她。最近几天来,她总是说她担心死的时候没有人在她的身边,担心没有人为她合上眼睛,没有人将她的双手交叉着放在胸前,她为此而一直焦虑不安。也许你能进去为她做这些事,行吗?”
男孩子犹豫不决。他记得他的外祖父死的时候,母亲把一切料理得井井有条。他知道这是一件必须做的事。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觉得他不敢在这魔鬼般的黑夜到死人的身边去。他没有说个不字,但是也没有向牛棚门口迈出一步。母牛沉默了一会儿,她似乎在等待答复。但当男孩子不说话的时候,她也没有再提那个要求,而是对男孩子讲起了她的女主人。
有很多事可以说的,先来说说她拉扯大的那些孩子们。他们每天都到牛棚来,夏天赶着牲口到沼泽地和草地上去放牧,所以老牛跟他们很熟悉。他们都是好孩子,个个开朗活泼,吃苦耐劳。一头母牛对照料她的人是不是称职当然是最了解的。
关于这个农庄,也有很多话可以说。它原来并不像现在这样贫穷寒酸。农庄面积很大,尽管其中绝大部分土地是沼泽和多石的荒地。耕地虽然不多,但是到处都是茂盛的牧草。有一段时间,牛棚里每一个牛栏都有一头母牛,而现在已经空空荡荡的公牛棚里当时也是公牛满圈。那时候,屋子里和牛棚里都充满了生机和欢乐。女主人推开牛棚门的时候,嘴里总是哼着唱着,所有的牛一听到她的到来都高高兴兴地哞哞叫。
但是,在孩子们都还很小,一点也帮不了什么忙的时候,男主人却去世了,女主人不得不单独挑起既要管理农庄,又要操持所有劳动和承担一切责任的担子。她当时跟男人一样强壮,耕种收割样样都干。到了晚上,她来到牛棚为母牛挤奶,她有时累得竟哭了起来。但是一想起孩子们她又高兴起来,抹掉眼里的泪水说:“这算不了什么,只要我的孩子们长大成人,我就有好日子过了。是的,只要他们长大成人!”
但是,孩子们长大以后,却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想法。他们不想呆在家里,而是远涉重洋,跑到异国他乡去了。他们的母亲从来没有从他们那儿得到任何帮助。有几个孩子在离家之前结了婚,但却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那些孩子又像女主人自己的孩子一样,天天跟着她到牛棚来,帮着照料牛群,他们都是懂事的孩子。到了晚上,女主人累得有时一边挤牛奶一边打瞌睡,但是只要一想起他们,她就会立刻振作起精神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塞尔玛·拉格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