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饶之海(265)

2025-10-09 评论

  火焰不时被笼罩在白烟里,从烟雾的间隙中窜出火苗。被风刮到寺院露台上的白烟,在黑暗的殿堂里生龙活虎地翻卷着。
  这个阶梯浴场是净化的极点,是印度式的公然暴露的露天火葬场。正如在贝纳勒斯一切神圣洁净之物无不令人作呕一样,这里也毫无疑问是现世的尽头。
  湿婆与沙蒂小祠旁的台阶上,放着一具浸过恒河水的红布包裹的尸体,等候着火葬。紧紧包裹尸体的布如果是红色的,表示死者是女人,白色的表示男人。死者的亲属和僧人在同一个大帐中等候着,他们要等尸体放到柴堆上点火时,将黄油和香料投入火中。不久又一具放在竹架子上的白布包裹的尸体,在僧人和亲属们的唱诵中抬了过来。几个孩子和黑狗互相追逐着在人群中窜来窜去。正如在印度随处可见的那样,活着的东西总是跃动着纠缠着。
  6点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四、五个地方腾起了火焰。烟尘被吹向寺院,所以船上的本多闻不到臭味地观看一切。
  最远处的右边,有个地方专门集中骨灰,浸泡于河中。肉体固守的个性消失,众人的骨灰混合在一起融入恒河的圣水,回归四大①和浩气。骨灰堆的最底层在被水浸泡之前,恐怕与其四周的湿土已难区分。印度教徒不建坟墓。本多突然想起去青山墓地为清显扫墓时,发现墓碑下确实没有清显而浑身战栗的情景。
  尸体一个接一个投入火中。捆绑尸体的绳子烧断了,红的白的尸布烧成了灰。有的尸体突然抬起黑胳膊,有的好像在火中翻身打挺。先着火的地方成了黑灰色。煮开了锅似的咕噜咕噜声从水面传来。最难烧的是头骨。拿着竹竿走来走去的焚尸人,用竹竿敲碎那些身子已烧成灰烬,却还在冒烟的头骨。他使劲戳那头骨时,胳膊的黑色肌肉被火映得通红,咔咔的敲击声回响在寺院的墙壁上。
  为回归四大的净化如此缓慢,而与之背逆的人的肉体,死后还要散出无用的芳醇,……在火焰中,红布掀开了,光滑的肢体颤动着,黑色的粉末与火花一起飞扬,仿佛生成了别的什么,透过火焰看得见有什么东西在不停地闪烁。有时轰的一声响,柴堆倒塌,火苗减弱,焚尸人加添了木柴,又升腾起火焰,火势几乎要将寺院的露台吞没。
  ①四大:佛语。构成万物的四元素:地、水、风、火。
  这里看不到悲哀。看似无情的东西都是喜悦。人们不仅相信轮回转生,而且把它看做是与水田生长水稻,果树结出果实等相同的天经地义的自然现象。就像收获、耕耘需要人手一样,转生也需要一些帮助,但是归根结底,人是为了轮流做自然的帮手而生的。
  在印度,看似无情的事物都与隐秘的、巨大而恐怖的喜悦相连接!本多害怕理解这种喜悦。但是自己既然目睹了终极的东西,就再也无法视而不见了。就像贝纳勒斯患上了麻风病一样,本多的视觉本身也好像得了这种不治之症。
  关于这终极的印象,在下面那一瞬间到来之前还是不够完善的。那一瞬间使本多的心感到了水晶般纯粹的战栗。
  那就是圣牛朝这边望的一瞬间。
  在印度,白色圣牛可以随意行走,有一头圣牛转悠到了这火葬场。它一点儿不惧怕火堆,不一会它被焚尸人用竹竿赶开,它便伫立在离火焰较远的寺院黑暗的柱廊前。柱廊里黑洞洞的,圣牛的白色愈加显得神圣凛然,充满了崇高的智慧。白色的腹部在晃动的火光映衬下,犹如喜马拉雅山的雪沐浴在月影里。那是冰冷的雪和庄严的肉在兽身上的无垢的结合。火焰包藏着白烟,白烟掩盖着火焰,火焰有时红彤彤地bi睨四周,有时被旋转的浓烟吞没。
  此刻,透过焚尸的白烟,本多隐约看见圣牛那白色的庄严的脸正转向这边,他确信是转向自己这边的。
  晚上,本多吃完饭,匆匆跟导游交代了一句明天拂晓前起床,就上了床,借着酒劲儿入睡了。
  他梦见了许多景象。在梦中他的手指弹着从未摸过的键盘,发出了音响,他像个技师似地检查了宇宙机构的各个角落。忽然间恍然前面出现了洁净的三轮山,山顶的磐石千奇百怪地横卧着,从岩石的裂缝中迸出血液,伸着血舌的迦梨女神现身了。他还看见烧成灰的尸体复活了,一个美丽的青年站起身来,青年的头发和腰部遮着杨桐树叶。附近那座令人憎恶的寺院忽然变成白净沙地的寺内庭院。一切观念以及所有的神祗都在推动着巨大的轮回之环。这个宇宙的涡状星云似的环,载着感觉不到那轮回的,沉浸于喜怒哀乐的人们转动着,就如同每天生活在地上而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一样。轮回之环又像是诸神游乐园里的,霓虹灯闪烁的夜空中的游览车。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三岛由纪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