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饶之海(369)

2025-10-09 评论

  不料与此同时,刚才绢江带来的不安和恶的幻影又浮现出来,镜头仿佛罩上了一层暗淡的过滤网。
  细想之下,今夏本身就好像被整个罩上了过滤网。恶之影无孔不入地浸入光的园地,使得光彩焕散,夏日特有的浓阴也变得模模糊糊。云絮失去分明的轮廓,铁青色的水平线上也不见伊豆半岛的姿影,海湾只是一片空白。海面呈现出呆板而苦涩的绿,现在正一点点涨潮。
  阿透向下斜了斜镜头,凝视岸边的波浪。
  浪头破碎之际,仿佛沉渣的水花掉头向后滑落,原本暗绿色的三角形块体纷纷摇身一变,惊恐万丈,银光闪闪,腾空而起,汹涌澎湃。海于是失去了理智。
  腾空之时,底端早已破碎的低浪一览无余,而大浪的腹部刹那间则仿佛满腔悲愤而又投诉无门,气急败坏地将白花花的飞沫筑成一面光滑滑厚敦敦寒光逼人的玻璃墙幕,墙幕上充满无数气孔带有无数裂痕。它巍巍然扶摇直上,及至达到极限,浪头前面的白发便流光溢彩地葳蕤下垂、下垂,露出井然有序的黛蓝色颈项。颈项密密麻麻的白筋转眼浑融无间,如被斩落一般四下落向地面。
  浪花的扩张与退却。无数细碎的泡沫如海蛆一样列队沿着黑色砂地一齐飞快地撤回大海。
  无数白色的泡沫如竞技选手背部连连滑落的汗珠在黑色的砂地间鸣金收兵。
  俨然一块无限大的青石板的海面,在惊涛拍岸之际是何等变化多端啊!层层叠叠的细腻波纹和倾珠泻玉的雪白浪花显示出大海那蚕一样的性格:它极不情愿地吐出数不胜数的银丝。内在性格如此纯洁纤弱,却又以武力降伏一切。这是何等绝妙的恶!
  四时四十分。
  碧空万里。矫揉造作的吝啬的碧空,一次在图书馆美术全集中看到的芬特努布罗派天井画便是这种韵致。拖曳着卖弄风骚的云絮和附庸风雅的碧空决非夏日的天穹。天穹布满了廉价的伪善。
  望远镜镜头已离开岸边,转向穹隆,转向水平线,转向浩渺的海面。
  此时,镜头中溅起一朵几乎触及天顶的银白浪花。飞得如此之高的一朵——只有一朵——浪花到底想干什么呢?这至高无上的海天片羽是担负某种使命被挑选出来的吗?何以非它莫属?
  由整体而断片,由断片而整体——自然永远如此周而复始。较之断片的恬淡和清纯,作为整体的自然则总是显得愁眉不展郁郁寡欢。
  恶难道属于作为整体的自然?
  抑或属于断片?
  四时四十五分。目力所及,杳无船影。
  海滩冷冷清清。无人游泳。只有两三个垂钓客。空无船影的大海也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奉献精神。此时此刻,它既无爱恋之情又无陶醉之意,兀自仰卧在冷若冰霜的时间中。不久将有船驶来——如白光闪烁的剃刀片一样滑行开来,从而切开这不思进取而又完美无缺的整体性。船是对付这种整体性的毫无温情而言的侮辱性凶器。它在大海紧绷绷的薄皮肤上行走的目的,仅仅为了给海以创伤,但重创却无能为力。
  五时。
  支离破碎的白浪刹那间染上了玫瑰黄:太阳开始西斜。
  左侧,大小两艘黑色油轮相继朝海湾驶去。一艘是四时二十分出港的1,500吨兴玉号,一艘是四时二十分出港的300吨日昌号。
  但今天的船影如云影般在雾霭中时隐时现,航线也摇摆不定。
  阿透又将镜头拉回海岸。
  波浪挟一缕夕晖,成了冷冰冰的硬质物。夕晖愈发不怀好意,波浪愈发透出凶相。
  是的,阿透心想,破碎时的波浪无疑是死的直接表现。越想越像。那是苟延残喘张开的大嘴。
  白惨惨龇露的牙齿流出无数条白花花的口水;大敞四开的痛苦的嘴开始用下颚呼吸。染上夕晖的紫色土,即是发紫的嘴唇。
  死正快速扑入海临终之际的大大张开的口中。海一边反复推出这无数穷形尽相的死,一边像警察一样急急忙忙收起死尸,以防有人目睹。
  这时,阿透从望远镜中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
  他恍惚觉得海浪那痛苦地张开下巴的巨型口腔里摇曳着另一个世界。阿透的眼睛不可能看到幻影,所见必是实在之物。至于是什么则无从确认。是海中微生物偶尔描绘的图案也未可知。幽暗的深处闪耀的光彩打开的是另一世界的大门。然而自己的确似曾相识。所以如此,很可能同遥远得无可估测的记忆有关。假如存在所谓前世,或许前世所使然。总之,不知它同阿透总是力图越过明快的水平线往前一步寻觅的东西有着怎样的关联。假如是一条条海草缠绕在海浪的腹部盘旋起舞,那么它在一瞬间描绘的世界,便可能是海底之人作呕般猥琐的粘乎乎的紫色或桃红色壁面和凹凸面的工笔画幅。只是,那稍纵即逝的闪光,莫非是横贯大海的闪电?不,闪电不可能出现在夕阳西坠的安详的海滨。首先,彼岸世界不可能同此岸世界同时存在于同地。那里隐约闪现的,恐是别的时间,恐是有别于阿透的手表现在所显示的时间的其他什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三岛由纪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