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遇的资格(11)

2025-10-09 评论

    原岛经过一番思考,决定不否认。那天来访的实情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出来。比如,他把尸体装上车时,的确没有人看见,但并不等于说哈里松按门铃时没人看见。毛色不同的外国人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那时就不好办了。与其冒否认的危险,还不如肯定,这样危险性更小一些。
    哈里松在放假那天下午的一两点钟的时候,来过家里,因为妻子去横滨参加学友会了,不在家,他没进门就走了。原岛想就这样回答。如果要问我为什么在家,那就说我一直在家。——正好是放假,附近的住户大清早就全家外出游玩去了,许多人家空无一人,也没有来往行人。装上尸体开车走的时候和回来把车放进车库的时候,附近一个人也没有。这些都是绝对有把握的,因此心中就有了底。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担心哈里松来告密,事前对别人说了。八成儿是不会对别人说的。哈里松是受嫉妒心驱使直接来找原岛的。这种场合事前是不会对别人说的。由于遭到女方冷落,来向她男人告密,说她同别的男人有关系,这对哈里松本人来说,也是很不光彩的。更何况他家里还可能有年轻妻子呢?他肯定不希望成为笑料的。
    再说,谁也不会相信,一个六十三岁的体格瘦弱的男人杀死了—个外国人,虽说个子小一点,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是个二十七八岁的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直接死因是用粘土塞住鼻、口窒息而死。受到硬得象棍棒一样的长面包的强烈打击陷入假死状态,引起严重脑震荡是确定无疑的。解剖检查,这会弄清的。后脑勺被坚硬的面包尖刺破,这会被认为是棍棒殴打形成的。由假死状态转入真死的病例很多。根据解剖鉴定,会认为,死因是来自外部攻击造成的脑震荡。凶器是圆木棒一类的钝器。因殴打导致脑震荡,然后窒息死亡这一复杂过程,多半是不会发现的。鼻、口部的粘土痕迹已擦得干干净净。
    假死时已停止呼吸了,因此,肺部不会出现窒息时常见的淤血。也就是说,解剖鉴定书上不会出现窒息死亡的意见。
    凶器,根据鉴定会认为是圆木棒或木板。有名的刑事也好,观察力敏锐的法医也好,不会有人认为法国面包会是凶器的,并有那么大的攻击力。谁会想到面包会有那么大的威力呢?没人会想到剑道的奥妙的。而且,凶器中有一片,敬子没有丝毫怀疑狼吞虎咽地吃了。——而且,原岛想进一步想了一下。而且,大泉那座房子我是怎么知道的,警察是不会弄清楚的。告密的哈里松已经死了。我要说不知道那套房子,那也是讲得通的。

    还有钥匙。那座房子大门上的锁没有异常,第二天进到屋里的敬子同她情夫是承认的。锁没坏,大门也没有被撬,察看观场后也就清楚了。外行不可能用一根铁丝就能把锁捅开的。再就是有钥匙,哈里松被害的那天,敬子把钥匙放进手提包带去参加学友会了,别人不会用这把钥匙,警察会这么判断。谁会想到他早已瞒了敬子,根据她那把钥匙取了样,做了把一模一样的钥匙呢?
    给配钥匙的是幼年时的朋友。他绝不会把外国人被害同配钥匙挂起钩来。敬子一直是作为参考人,并弄清了与杀人事件无关。因此,报纸作报道时不会写真名,而会用A子或B子之类的符号来代替。即使是重要参考人,也必须注意人权问题。——这年幼时的朋友即使后来听到风传,也不会报告警察的。虽然感到很惊讶,但不会去多嘴多舌的。那个家伙就是这种人。
    他给配的那把钥匙我亲手把它敲得几乎看不出原形了,并埋进了土里。粘土上的凹型也抹平了。后来还在上面用圆封印滚过两次,显出过亚述的印影,给朋友们看过。金工师从粘土上取下的石膏模子,在钥匙配完后就敲碎,又重新作原材料了。这是我亲耳听他说的。这样看来,物证一件也没有了。虽然还有几个危险因素,但大体上还是可以放心了。
    原岛每天都要浏览报纸。奇怪的是,没有刊登练马区大泉xx号房子里发现美国青年尸体的消息。那么有价值的事件,怎么不作大篇报道呢?就连社会版的新闻记事栏里也没有登。
    奇怪呀!这不可能呀!尸体的的确确是放在过道里的呀。从敬子第二天的反应也可以看出她是看到尸体了的。她脸色苍白,也没准备晓餐,店里送来的膳鱼饭她不是连筷子也没伸一下吗?她肯定同情人一起发现了多情的美国青年的尸体。她后来的表现也老实多了。她突然老实起来,这只能认为是受到了相当的打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松本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