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8·枭雄归尘(103)

2025-10-09 评论

    正当家康在府里冥思苦想时,八月二十五,晨,秀吉逝后头七,五奉行要求家康进城议政。当然,此前三成也在照自己的计划,频频和近臣接触,拉拢众人。
    家康进城时,前田利家已先到了。五大老中,除上杉景胜尚在会津领内,一时赶不过来,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二人也还未到。或许,三成根本就未把秀家和辉元等当一回事。
    “内府,太阁终于撒手去了。”先来的利家无精打采,眼皮还有些浮肿,擦擦眼角。他虽然略带微笑,但声音依然在发颤,“若我能代太阁西去……”
    “是啊,太阁的归天真令人痛心啊。”
    “刚才听奉行们说,太阁生前最挂念的,就是朝鲜战局如何收拾。他还留下遗言,要严密封锁自己故去的消息,尽早撤回朝鲜战场的官兵。”
    家康使劲点点头:“既然留有遗言,我们就不能不执行。要尽快拿出一个万全之计才是。”
    二人说这些话时,同座的三成却若无其事,仰望着秀吉生前令画师狩野永德绘在屋顶的那幅牡丹图。
    “治部少辅的意思是,遵太阁遗命,让我们五大老联署撤兵状,再派遣使者赴朝。”事事都小心谨慎的利家,话中的每一个字似都在讨好别人,“关于此事,太阁生前也留有遗嘱,我认为应先同内府商议才是。”
    家康又使劲点点头,转向三成,“上杉大人不在,故只能四人联署了。你以为如何?”
    “当然,既然内府和大纳言都决定了,我们岂敢有异议?毛利大人和宇喜多大人想必也赞同二位大人的意思。”
    “那就这样吧。”平时总是不轻易表达意见的家康,今日却意外地干脆利落,令三成充满警惕。此前他偷偷拜访家康时,家康所言就和他想的几乎完全一样,今日家康是否也在直抒胸臆?
    正在这时,另外四位奉行来了。刚从大坂赶来的长束正家走在前头,增田、前田、浅野三人紧随其后。五奉行与二大老同席而坐。
    这样一来,撤兵就完全照三成的想法。当然,家康这边,他早就打过招呼,估计也与宇喜多、毛利说好了,甚至连会津的上杉也已说妥。
    “大纳言刚才也说了,决定之前,我有些话要先说给治部少辅听听……”众人刚坐好,家康便道,“太阁在世时,治部少辅就深得太阁信任和器重,此次撒兵,还请少辅勇挑重担,尽心尽力才是。”
    “我也深知自己担子之重。”
    “可是,在朝诸将中却有反目者……”说着,家康飞快扫了一眼五奉行,“因此,最重要的是派谁为使者。我以为,还是派遣有声望之人较妥当,如德永寿昌和宫本丰盛。大纳言对此有何异议?”
    利家觉得家康的话太突然。如今连大老联署的撤军状由谁送去,都还未定,家康就突然论到使者人选,他有些纳闷,“内府的意思,是想把这二人派往当地?”
    “正是。”
    “那么,派往博多的人选首先得……”
    “那还用说?既然是太阁的意思,大老们又联合署名,自然还是由治部少辅亲自去为宜。”
    “不错,我也这么认为。”利家认真地点点头,三成却一愣:没想到家康如此高看他的威信,这一点令他始料未及。难道家康已把他看成了自己人,才主动献媚?
    三成正想及此,只听家康继续道:“治部少辅当然要去,但,只一个人去恐不够郑重。故,浅野长政和毛利秀元二人亦当同行。你们定要商量妥当,以确保不引起任何矛盾和冲突。”家康语气严厉,完全是在下令。
    三成愤怒地看了利家一眼。此话绝非对三成不利,可家康的态度却让他无法忍受:眼前之人俨然以天下人自居了!对家康这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利家会作何反应,无疑是三成最为关心之事。
    没想到利家却依然一脸温和,使劲点点头,看向浅野长政,“浅野大人既有守蔚山的经历,又与加藤清正大人关系匪浅,无论如何也请你与治部同行。”利家不但对家康的话未示反感,反而认为理所当然,甚至为其摇旗呐喊。
    当然,利家的这些话对三成并无不利。最令三成担心的,便是与归来的武将加藤清正周旋。清正对三成的厌恶,堪与三成对家康的反感匹敌,完全是发自内心,绝无商量余地的。在博多,若敢有人与三成顶嘴,此人必是清正。可这个清正却从少年时代起,就和娶北政所之妹为妻的浅野长政亲如父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山冈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