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的陶醉(7)

2025-10-09 评论

    ①荷兰姓氏中的“凡”(van)同德、奥贵族姓氏中的“封”(von)发音接近,因而说有点贵旅味道。
    现在既然要将这一邀请改为向外甥女发出,凡-博伦太太轻轻一摆手,一个穿深褐色号衣的侍者便流星般迅捷地跑到跟前,略微示意之后,就去取来了电报单,然后紧了紧号帽,拿着填写好的电报单像离弦的箭一般飞奔邮局而去。几分钟后,电码符号便从嗒嗒响的莫尔斯电报机跳上屋顶,进入那微微摇曳的铜线,比铿铿的列车还快,较之扬起滚滚黄尘的汽车更是迅速无比,仅仅一个电火闪光,这信息便驰过了千里导线。瞬息间,它越过国界;瞬息间,它穿过阿尔卑斯山的重峦叠蟑、蕞尔小国列支敦士登、千壑万谷的蒂罗尔,瞧,这几个神奇地幻化为电波的字眼已从冰川之巅咝咝呼啸着直奔多瑙河谷,在林茨进入了变换器。只休息了几秒钟之后,用比说出“快”字更快的速度,这条信息便通过装在克莱因赖芙林邮局屋顶上的接线柱冲入那惊恐的接收机,又从那里进而闯入一颗惊讶、惶惑的心,把它淹没在一股巨大的好奇的热流之中。
    横过街口,又拐一个弯,走上那昏暗的、又窄又陡的木楼梯,克丽丝蒂娜便到家了——这是盖在一座狭小的农家宅院上的、仅有一扇矮小窗户的合用阁楼。毗邻的一道冬天能挡雪的长长前伸的人字墙,使最顶层白天也见不到一线阳光,惟有在黄昏时分,间或有一抹淡淡的孱弱的光爬上窗台,才能照到那盆天竺葵上。所以,这间幽暗的阁楼小屋里总是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味,一股来自发霉的屋脊和床单的气味,陈年的怪味如同霉菌那样附着在屋梁上。在以往的太平年月,这间简陋小室也许只当储藏室用。然而战争年代的严重房荒,使人非常知足,只要能容两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旧柜子支在四堵墙中间就谢天谢地了。甚至那张祖传的皮沙发,也因为太占地方而廉价卖给了旧货商,这件事,后来证明是大大失策,因为,现在每当霍夫莱纳老太太那双水肿的脚出问题时,就只剩下床是她惟一的休息处所了。
    这两只肿成大嘟噜的病腿缠着法兰绒绷带,下面露出股股十分危险的青筋,这些累赘,是这位劳累过度过早衰老的妇女在一家战地医院当了两年管理员、成天守在一间潮湿的小屋里留下的纪念。有什么法子,得挣钱糊口啊!打那时起,她一走路就气喘嘘嘘,每次干点力气活或是心情激动时,这个肥胖的女人会突然感到心口阵阵疼痛。她知道自己活不长了。因此,帝国被推翻①以后,她那个在政府供职、有个参事头衔的小叔子在当时还很混乱的局势下及时为克丽丝蒂娜捞到个邮务助理位置,就是莫大的幸事了。虽说薪金微薄,又在一个十分偏僻的小镇,然而不管怎么说,这总意味着生活有了一点点保障,上有片瓦,下有喘息之地。大小刚够栖身,或者不如说,这是让人习惯于将来钻进那口更狭小的棺材。
    ①指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

    在这间狭窄的小屋里,总散发着一股酸不唧唧的潮气和一股病人长期卧床的气味。而旁边那极小的用作厨房的隔断里,经过关不严实的门,飘来一阵阵淡淡的、刚热好的剩饭的气味和雾气,好像有一块烧焦灼纱布在冒烟。克丽丝蒂娜进屋后第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就是使劲一把推开窗子。砰的一声,床上老太太惊醒了,轻声呻吟起来。她没有法子,只要有一点点响动就要呻吟,恰似一个散架的柜子,只消有人走近它,还不等碰到就会咯吱作响一样:一个患风湿病的身子,凭经验知道每个动作都会引起疼痛,从而预先感到恐惧。老太太先哼了几声,在这必不可少的叹息之后,才慢慢清醒过来问道:“什么事?”那昏昏沉沉的感官,即便处于半睡眠状态也知道现在还不可能是中午,还不可能是吃饭时间。一定是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了,这时女儿把电报递给了她。
    老太太那只饱经风霜的手,吃力地伸向床头柜去摸眼镜,因为每个动作都引起疼痛,好一阵才在一大堆乱糟糟的药品下面找到了那副钢边眼镜,把它架到鼻梁上。但是,老人刚一弄清这张纸的含义,那沉重的身躯便像触了电似的猛然一震,接着浑身上下在喘息中起伏不停,上气不接下气地踉跄几步,最后以她那压倒一切的体重扑到克丽丝蒂娜身上。她冲动异常,紧紧抱住吃惊的女儿,浑身哆嗦着,笑着,喘着,想说话又说不出来,最后精疲力竭地倒在沙发上,两手紧紧捂住胸口,大口大口吸气,一分钟光景只是呼哧呼哧喘息。然而接着,从她那颤动的、无牙的嘴里便突然迸发出一连串混乱的、含糊不清的话语,这是一些瑟瑟缩缩、结结巴巴吐出的支离破碎的片言只语,又不断被杂沓的、得意的笑声所淹没,她完全表达不清自己的意识,而只是一个劲儿结巴着、比划着,同时泪水已经沿着面颊流进那干瘪的、不断抽动的嘴里。她把一大串激动的话语杂乱无章地、连珠炮一般灌进被这副狂热得可笑的景象弄得茫然不知所措的女儿的耳朵里去:谢天谢地,这下子可有了好结果啦,这一回她这个不中用的病恹恹的老太婆可以安心归天了,可不正是为了这件事,她上个月,就是六月间,才去朝山进香,在那儿,她只祈求了这件事,希望克拉拉,她的妹子,从美国回来一趟,趁她还没死,来关照一下她这个可怜的孩子。好了,现在她可心满意足了。瞧,白纸黑字就在那里——她不光写信来,不光是写信,她还舍得花这么多钱拍电报,让小克丽丝特①到她住的宾馆去,还有,头两个星期就寄来一百美元了,唔,她,克拉拉,从来就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从来就是个好心肠的人,还有呢,她女儿不光可以用这一百美元做路费,不光是这样,还可以用这钱在去那个高级疗养地看姨妈之前添置衣裳,把自己打扮得像位贵族小姐一样。是啊,在那儿她可以大开眼界了,她将看到那些体面人,那些有钱人怎么过舒服日子。谢谢老天爷,她就要头一回同别人一样过上好日子了。这个嘛,我敢当着神明说,她可是完完全全应当享受的。过去的日子究竟给了她点什么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干活、上班、受苦受累,还得伺候她这个不中用的、愁眉苦脸、一身是病的老婆子,这个早就半截入士、最好快快归天的老太婆。她,小克丽丝特,因为母亲的缘故,还有那该死的战争,把自己整个青春白白糟蹋了,一想到女儿最好的年月被耽误掉,她老婆子的心都要碎了!现在好了,孩子有指望了。你可得恭恭敬敬对待你姨父姨妈,要懂礼貌,要为人谦虚,一点不用怕克拉拉姨妈,姨妈有颗金子般的心,人真好,唔,等她自己这个老太婆入士以后,姨妈肯定会帮忙,让克丽丝特离开这个憋气的地方,离开这个乡巴佬窝。唔,弄得好,没准姨妈会提出来让她跟着一块儿上美国去。要是那样,她完全不用考虑她老婆子,绝对不用,赶快离开这个穷国家,离开这些没一点好的人吧,一点也不用考虑她。她老婆子总能在救济院找到一个地方的,而且,还能有几天呢……哦,现在她可以安心死去了,现在可什么都好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斯蒂芬·茨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