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传(54)

2025-10-09 评论


  春闲时候,奥威尔就会写《在缅甸的日子里》,而且写到很晚:街对面的杂货店的孩子们记得,总能听到他的打字机咯嗒咯嗒响声,一直到很晚。同时奥威尔还有另外一件事要考虑。从8月中旬他给埃莉诺的一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人感情急剧升温了。他吩咐“最最亲爱的埃莉诺”不要忘了星期二见面的事(史密斯书店,下午2:15),“既然你爱我,就不要改变主意”。尽管奥威尔以前也给布兰达·索尔科德写过信,像这样公开表白的关系还是第一次。可以说,从这次开始,才看到年轻的奥威尔对女人的态度和追女人的事。尽管不是特别确切,索思伍德镇的老人们都清楚地记得他虽然举止无礼,和女人的交往也常常并不成功,但他的确是一个很有女人缘的男人。他和梅布尔·菲尔兹的关系看起来就不仅仅是赞助人和被保护人这么简单,奥威尔的档案里有一封信,梅布尔称奥威尔“情人”。至于埃莉诺,因为丹尼·科林斯的存在,她和奥威尔的关系就显得比较复杂了。但是,1932年夏天——可能丹尼在别的什么地方——他们之间的亲密是毫无疑问的。奥威尔非常喜欢埃莉诺,并且表现出了占有欲(当她没问他就烫了头发的时候,奥威尔严厉地表示抗议),而且非常会异想天开。在为《新政客》写一篇关于普通的住宿旅店的文章时,他曾提出埃莉诺可能有兴趣帮他到一家女客住宿的小客栈去作个调查。那年夏天,他们经常去布莱斯河畔散步,其中的一些细节可以从秋天的2封信中得到少许线索。奥威尔在其中一封信中回忆道:“那天,我们在以前的布莱斯堡旅社旁的小树林里散步——那个旅社你还记得吧,高架床上长着苔藓——我永远记得,你洁白的身体在那片墨绿色的苔藓映衬下是那般美好。”奥威尔的小说中总喜欢露天嬉闹的场景,其根源可能盖出于此。另一封信是10月中旬写的,包含了一种更哀伤的情绪,“你说,回顾和我在一起的日子是开心的,你这么说太好了。我好希望将来可以再和你做爱,但是如果你不愿意也没有关系。你对我的好永远令我感激”。我们可以推断,到这个时候,埃莉诺已经决定选择丹尼了。似乎公众也在为此作出选择:索思伍德镇的大多数人都很为难。埃斯米·梅耶回忆说,大家都知道这两个情敌之间的竞争,奥威尔“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他绝对不开心”。好多年以后,埃莉诺的女儿回忆,她妈妈说,她没有嫁给奥威尔是因为“他要不就过于愤世嫉俗,要不就过于辛辣讽刺”,而且,不管她多么喜欢他,“她一直就知道自己要嫁的是丹尼”。

  不管爱情的经历让奥威尔多么失望,他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工作效率。在《阿黛菲》8月号上发表了《叮叮当当》之后不久,又和露思·皮特互惠互利,为他的《珀尔塞福涅的冥后生活》写了一篇评论——当时《阿黛菲》已经变成月刊了。随后,他又在《新政治家》上发表了那篇有关住宿旅社的文章。但是回到赫斯之后,生活又回复到了以前的单调乏味。他告诉布兰达·索尔科德,《在缅甸的日子里》实在叫他沮丧到了极点。此外,他对宗教事务仍然兴趣不减,经常去教堂,在那里,他找到了《牧师的女儿》中的梅菲尔小姐的原型(“一个垂死的丑女人,身上散发出樟脑球和杜松子酒的气味,领圣餐的时候差不多是被搬来搬去的”)。奥威尔想,他应该很快去谈谈自己的想法,要不然,那个助理牧师会觉得他不去圣坛是件很奇怪的事。他解释说,如果一个不信仰上帝的人还去领圣餐,那实在不光彩。但是,“我已经假装虔诚了,那么除了继续伪装下去,别无他法”。这段话实在很叫人匪夷所思。如果真像奥威尔所说的,他是装出来的虔诚,那么他为什么又在读高尔主教写的《信仰上帝》呢(“好像是些很好的教条”)?高尔主教曾给他在伊顿公学行过按手礼,他又为什么为《教堂时代》写东西呢?

  丹尼邀请他去剑桥呆上半个学期,他一方面渴望见到埃莉诺,另一方面那里却有两三个人是他非常不想见到的。同时,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巴黎伦敦落难记》的出版日期也确定在1月初。在11月中旬,他一收到校样,就赶紧给摩尔写了封信,这封信实在写得言词笨拙。有两个地方要调整,他应该改动哪一个呢?一个是因为读者不接受,另一个是印刷错误。为了保险起见,他已经开始着手两个都改。关于使用的笔名,他也很慎重,他不知道“X”是不是合适。摩尔本该告诉他这个笔名可以。“我这么问是因为,如果这本书不像我所料想的那样失败的话,我最好还是用一个以后可以继续用的笔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D.J.泰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