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您的业务迫使您比家人提前回去吗?”
“我们本应今天都走,不巧十点三十二分的快车一个空位也没有了。与其让全家都到洛桑去换车,而且还得在火车上过夜,不如我一个人先走,让他们再多住上几天,也顺了孩子们的心愿。”
他觉得他的旅伴一个劲儿地盯着他那身西装看。这套衣服用的是一种夹丝薄料子、有花岗岩纹路。他生来第一次穿这么浅的乳白色衣服,可是妻子坚持要他买,而且也是在她买短上衣的那条狭窄的街上买来的。
“朱斯坦,你几乎是独一无二穿深色衣服的人。”若为出门旅行,他倒更喜欢穿别的衣服。在威尼斯、或是在寄宿户那儿,这身衣服还可以凑和。可是在这种场合,他觉得自己好象被乔装打扮了一番。这衣服与他的相貌、与他浑圆的身体极不相称。
“假期过得好吗?天气赶得不错吧?”
“除了两三场大暴雨,还不错。”
“喜欢意大利饭菜吗?”
“孩子们喜欢极了。只是不喜欢海产品。我那男孩子连碰都不碰……”
“可你们若寄宿在居民家,那么天天都会给你们做海产品吃的。”
他惊愕了。这位陌生人见到他才几分钟,怎么就猜到了他们是寄宿在居民家而未曾下榻于利都的某个大旅馆呢?他隐隐约约感到受了点羞辱,更后悔穿了这身丝棉混纺的衣服。这种意大利式样的服装根本就不适合自己。
眼前坐着的这位稳沉的人开始让他感到既恼火又好奇。
他想必已经不动声色地对自己那两只箱子品评了一番。箱子不过是为了应付出门而买的,质量绝非上乘。卡尔马听人说过,大旅馆的看门人根据行李评价顾客,正如某些男人评价女人不是根据她们的裙衣或裘皮,而是根据她们的皮鞋。
“您经商?”
“不如说是工业,小工业,但并不是我自己开业。”
他实在没有办法。其实那个人没有任何权利盘问他,可他回答时却态度实实在在、小心翼翼的。
“您不见怪吧?”
他脱下外衣。尽管风始终吹动着窗帘,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再度把窗帘从钩子上吹落下来,汗还是从他身上每一个毛孔往外流淌。他腋下显出的两片湿印渍使他感到很不好意思,仿佛这是一种生理缺陷。他在办公室也往往为此感到难堪,尤其是当着那些女打字员的面。
“您的女儿定会出落成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
这个人不过才瞟了她一眼!
“她很象她的母亲,但是比她活泼……”
这是真的。多米尼克缺乏的就是激情、自发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刺激性。三十二岁的她,身材窈窕、相貌甜美、碧眼动人、举止文雅。但是她对自己总有所掩饰,似乎是怕引人注目,害怕占据一个超越自身价值的地位。
“您的妻子有一副动人的女低音歌喉。”
朱斯坦露出一丝极不自然的微笑。这个人是怎么观察到这一切的?的确,多米尼克的嗓音庄重而又低沉,与她娇弱的外表形成鲜明对照,因而也就愈发令人难忘。
又到了一个车站:巴都。站台上一片混乱,成百个人面对火车发起一阵冲锋。他们之中有全家一块儿的;有拖儿带女的大人,有怀抱婴儿的母亲,还有一个用柳条筐运送母鸡的肥胖的农妇。
这些人从各个车门涌了上来,涌进走廊,拚来拚去,都试图挤到火车的前部去抢占空位子。
“看见了吗,一会儿走廊里就过不去了。”
“您乘过这趟车?”
“准确地说不是这趟列车,而是同一类型的其它列车。有时真叫人想不出这些意大利人这么拚命奔波是要到哪里去。有那么几天,能让你以为全意大利都行动起来了,要去寻找最终的落脚点。”
他说话带一点儿口音,卡尔马分辨不出是什么地方的。
“工程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乔治·西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