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堀把夕鹤带到了资料室。那是一间封闭性很好的大房间,既当书库又当仓库,房间的一角,特意开辟了一处能阅读资料的地方。
横堀搬来许多书籍和影印文件,放在了桌子上。
“把这些内容翻阅一遍的话,您就会了解三乡家的历史的。”
他把资料大体上做了一番说明,并对夕鹤说道:“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就招呼我。”说完就离开了,大概是给在馆内参观的其他游人解说去了。
根据资料上的记载,三乡家的祖先是逃到奥州来的源义经的家臣,名叫三乡三郎伴家,因为某种原因定居在此地。若干年之后,终于弃武经商,成了沼泽地的商人。
当时,山形附近的山上出产白银,因为采银者众多,物资流通非常繁荣。拥有最上川的河港——沼泽地的三乡家就在那时急剧发展起来。
江户末期,三乡家是经营大米、纤维制品和红花等生意的大商人,被称为“红花大财主”,同时还是河北一带的大村长,地位显赫一时。
明治维新的时候,组织过农兵应付事变,所以权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明治政府成立以后,三乡家积极地出入东京,深化与中央财界、政界的交流,积极参与策划经营大学等等,逐渐地把整个家族事业的重心从故乡山形转移到了东京。到了昭和年间,也就是夕鹤的祖父母这一代,他们举家搬迁到东京,只在山形留下了一批负责经营管理的人。
昭和二十年(1945年)位于东京麻布的宅邸因空袭而毁于一旦,一家人再次迁居山形。受日本战败后迅速推行的农地改革、解散财阀等政策的影响,三乡家迅速地衰退了。他们先后失去了山形各地的许多土地和山林,最后只剩下河北町的土地和宅院。
其实,三乡家世世代代的当家人都极富经营的才能,因而他们虽然经历了明治维新、关东大地震、经济危机和战败等等时代的巨变,但是都成功地把损失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因此,虽然大部分农地被没收了,可是三乡家并没有被逼到没落的境地。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他们家的物产和贸易事业又取得了新的生机。不但河北町的土地和宅院不断地在扩大,而且东京的资产也没少。此外,他们通过大学和文化界人士的帮助,又做起了与占领军相关的生意。虽然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可是毕竟在战后的混乱时期中挺了过来。
后来,他们成功地利用了朝鲜战争的特需机遇,一下子兴旺起来,到了昭和三十一年,三乡家重新迁居东京。
有关三乡家“历史”的资料到此便结束了。
夕鹤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尽管如此,看完之后,她仍然感到了疲劳,而且还倍觉紧张。
当她读到昭和二十年东京麻布遭遇到空袭以及昭和三十一年全家离开山形的时候——这两段记述就像两枚尖刺一般,深深地插中了她的心房。
昭和二十年——夕鹤的母亲辉子的娘家轻部一家,在麻布的空袭中遭遇了灭顶之灾,只留下了辉子一人。
还有,昭和三十一年举家进京时,恰好是黑崎案发后不久的那段时间。
4
浅见驾车在古川出口处离开了东北高速公路,途经347国道、中羽前大街,一路向西行进,翻过锅越岭,进入山形县境内。从锅越岭再往前就是曾经被称为“母袋街道”的地方。下了山进入平原,就到了尾花泽市。
松尾芭蕉云游奥州小道时,则是沿着北边那条“北羽前街道”行进的。他当时是穿过以一句“跳蚤虱子尿枕边”知名的“尿前关”,进入了最上町,然后从那里南下到达尾花泽的。
《奥州小道》中尾花泽的那一段就提到了“红花”。
我在尾花泽寻找一个叫轻风的人。虽然他很富有,但是志向高远,一个人离开了都城,想充分体验旅途的情怀。于是就在此地停留一天,作为长途跋涉的回报……
坐在寝室纳凉
牲口圈下面的癞蛤蟆吵个不停
满脸不高兴的我,望着红艳艳的花
那些养蚕的人们还是一副古代的装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内田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