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11)

2025-10-09 评论

    “一千万……”浅见瞪大了眼睛。
    看上去小打小闹的“卖药人”实际上有十分坚实的经营基础支撑着,而这正是因为有历时三百年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信用和资料。
    “据说最近好像不大见到富山的卖药人了?”
    “不,没这回事。只不过不再用以前那种独特的方式,而是使用摩托车之类的。乍一看,外表和普通的推销商—样,所以不太显眼。每年从富山前往外地做生意的药商越来越少,而定居在当地扩大生意销路的人也越来越多。此外,除了单独经营的‘个人账主’,还有的成立了公司,雇了几个推销员。从富山到全国各地去的卖药人,在其顶峰时期有近两万人,现在大概有五千人。”
    “还有五千人哪。”
    “不过,年纪越来越大,后继者越来越少啊。”掌柜的遗憾地摇摇头。
    “您能不能介绍一位卖药人让我了解情况呢?”
    “是这样啊,那么年纪稍大点的可能好些……有个叫梶川的,已经七十四岁了,是目前从事这行年纪最大的,可以说是卖药人的活字典,就把他介绍给您吧。”
    采访结束时已经过了下午四点。早晨从东京出发,途中又在鱼津停留过,但浅见不觉得累。他问掌柜的:“是因为草药作的茶和点心的缘故吧?”掌柜的笑着点点头。
    “里面有能立即生效的东西,不过真正的效果还在稍后一些呢。您好好享受吧。”他好像不准备告诉浅见究竟是什么样的效果。
    浅见先到酒店订了房间,然后决定在街上逛到傍晚。富山市的街道很整齐,让人觉得非常干净。市中心有个绿阴阴的旧城址公园,市内电车行驶在大街上,很有一番情趣。
    从主干道走进一条小巷时,浅见无意中发现在一家地产公司的玻璃门上贴了一张奇怪的纸,上面写着“转让悬场账600万”。
    因为才听说过悬场账,所以浅见被它吸引住了。“原来是这样买卖的啊。”他心里一阵莫名的激动。不过,悬场账像土地和房屋一样在地产公司出售倒是挺有意思的。
    由于是四月中旬,下午六点过后天依然很亮。不过听说富山的夜晚来得很早,所以他决定早点吃完晚饭。
    浅见想找个卖富山特产一—鳟鱼寿司的店,但怎么也找不到。拦住一个下班的公司职员打听,那人也不知道,好像富山人没有特地去吃鳟鱼的习惯,也许所谓的特产就是这么回事。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鳟鱼寿司虽然价格昂贵,但味道总算和想象的差不多,倒是店老板推荐的另外一种鱼,味道很好,不愧是鱼之国——富山,这在东京是绝对吃不到的。
    正如传闻中的那样,富山的夜晚早早地降临了。七点刚过,街上的行人就少了很多。浅见回到酒店,从窗户往下看,所有的商店都放下了卷帘门,街上—片漆黑。
    当晚,浅见起了五次床,这还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怎么回事呢,他觉得很奇怪。突然他想起来了,也许这就是千寿堂的掌柜说的效果吧。那种药可能是起利尿作用的,或许是这个原因,早上起来后他觉得从未有过的畅快。
    十点之前,浅见结过账退了房间,决定去拜访昨天掌柜的给他介绍的那位目前最老的卖药人梶川。据说他就住在最大的中药厂“广贯堂”的附近,那一带很早以前就住了许多药商。现在一半以上的人改行进了公司做职员。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家仍然从事药品生意。
    这片住宅区很安静,整齐地排列着平房或最多两层高的楼房。
    浅见埋头查地图找到的梶川家位于和大街相连的三米多宽的小巷中部。只见有六、七个女人像开会似的在那议论着什么。等浅见走上前去,她们不约而同闭上了嘴,看着他。
    “请问梶川家在哪?”
    听浅见这么一问,众人互相看了看,然后一起将目光投向旁边的一户人家。只见那家的小门牌上写着“梶川”。
    “啊,是这。”浅见对她们说了声“谢谢”,当中一位像是领头的中年妇女告诉他:“梶川家没人。”
    “是吗?”
    看到浅见很为难的样子,她问道:“你是新闻记者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内田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