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
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
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得赶快想个办法……
女子挣扎着撑起了上半身,从后排座位上想伸出手握住方向盘,可腰部以下像蜡塑一样毫无知觉,身体一点也不听使唤。这是一辆运动型两开门小车,座位已经倾斜,打开车门十分困难。
女子绝望地把头扭向背后,蓦地从汽车后视窗看到了两名男人的面孔。没错,就是刚才还在一起喝啤酒的那两个人。正欲呼救,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那两个男人正凶神恶煞般地使劲推着车子。
谋杀?……
女子终于明白了。但她不明白为什么要杀他们?反正要被杀,这种绝望感反而唤醒她最后的理智,激发她最后的气力。
女子从随身携带的手袋里掏出口红,急不可待地吃力拧下盖子。
车身向前倾斜,沿着陡坡越来越快地向下冲去,刹那间几乎是垂直地从悬崖峭壁上冲下山涧。
在女子的眼前,汽车顶棚几乎贴着她的脸。在车子落下、身体失重的一瞬间,她拼死伸出手腕,用口红在车内顶棚上写下了向那两个男人复仇的咒语:“他杀”!
1
别名“四国三郎”的吉野河发源于四国山地的中央——瓶之森附近,在德岛市附近流入纪伊海峡,是一条全长194公里,流域面积3750平方公里的大河。从高知县土佐郡大川村经长冈郡本山町附近的小盆地,到同郡大丰町往东流,尔后进入德岛县境内,形成山城町、西祖谷山村境内的“大步危”、“小步危”,由南向北纵贯四国山地。在池田町遇阻赞岐山脉,沿中央构造线拆向东流。这条河汇聚了几条支流,创造了肥沃的山地,同时也容易引起洪灾,所以也被称为“暴河”。
可以这样说,四国阿波国的产业与文化历史,与吉野河休戚与共。其中,德岛藩大力培育和保护“蓝”的生产,充分发挥了吉野河的特色,这是应该大书特书的。德岛藩的治水方略大体上是无堤防政策,这是因为对于不能连作的蓝来说,洪水可望带来客土,使土壤得到改良。
17世纪末,全国各地棉花的生产快速增长,作为棉布的染料,蓝的需求量成倍增加。这时,从大阪移驻当地的青谷四郎兵卫,将蓝发酵制成一种叫“泥炭”的染料的技术传授到该地,从此阿波蓝独占全国市场,从江户中期到明治末期,吉野河下游一带成为日本首届一指的蓝生产地。其中心地带位于现在蓝住町附近。
板野郡蓝住町是昭和二十年“蓝园村”与“住吉村”合并而成,如名所示,对蓝的栽培与生产、流通发挥了关键作用。
作为遗迹,可以看到当时的富商奥村家的“蓝馆”等等。蓝馆除了正房,还有两客厅、佣人房、仓库等十三处建筑群,被指定为德岛县文化遗产,炫耀蓝商富贵荣华的“蓝馆”,构成了蓝住町历史博物馆的核心。
平成九年三月,德岛县以蓝住町为首,从人海口的松茂町、德岛市,沿吉野河溯河而上的上板町、石井町,到着名的胁町,把这一带称作“蓝之路”。一直追溯到上游,包括吉野河中游以下,被命名为“蓝色长廊”,并公布了“阿波历史文化长廊构想”。
这一宏伟蓝图,除蓝色长廊外,沿海岸线,与阿南市、日和佐町、海南町组成“蔚蓝色长廊”;以剑山、祖谷等山乡为中心,组成“绿色长廊”。这一构想的目的是“把散乱的丰富的德岛县历史文化资源路线化(长廊化),让县民重新认识本县的优秀文化资源,让县外更多的人去广泛了解,以弘扬本地区的活力和个性。”可以说,这是德岛县孤注一掷、扬名海内外的宏伟蓝图。
这一“长廊构想”公布的当日,浅见光彦恰巧在德岛县。
2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内田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