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从德岛新报的四宫建一那里要来的资料,浅见决定拜访栋方崇的家。事发当时栋方的住所在“那贺川町”,而他的出生地听说在一个叫“上那贺町”的地方。都是位于那贺川流域的小乡镇。
从德岛市沿55号国道南下,过了小松岛市就到了那贺川町,正如其名,此镇位于那贺川入海口,隔着河与阿南市的北部毗连。
那贺川发源于四国中部,北有剑山山脉,南有海部山区,几乎与北边的吉野河并行,由西向东奔腾而下,接近下游逶迤曲折,一路咆哮着流经那贺川町一带的平原,然后河水流速放缓注入大海。较之于吉野河的“四国三郎”,那贺川称之为“阿波八郎”,是一条给当地的经济、文化带来重要影响的大河。
那贺川町的故事,甚至连镇名浅见都是首次知道,根据四宫的解释,“阿波幕府”是很有名气的。
所谓阿波幕府,那是足利氏后商的事情。应仁之乱时,第十代将军足利义植被细川高国追杀,从淡路岛移居阿波。最后企图到京都去而失败了。第十一代将军义澄之子义冬就在阿波定居,其后历经二百七十年,足利的后裔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因此人们就称之为“阿波幕府”。
现在似乎还有阿波幕府的遗迹,但看了之后使人感到那贺川町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地区性乡镇。除了镇公所和学校,看不到一处高大建筑。
沿靠近那贺川的国道55号线向右拐,经堤坝上的道路向上游方向行驶,越过铁路桥附近,就到了栋方的旧居。
四宫介绍说,这附近曾经是那贺川的木排运送木材的集散地,同时还是木加工业的工厂,曾经繁荣一时。现在河坝下面静静地躺着大片的宅基地,一家挨一家,房屋用地相当宽阔,建筑物也高大,这可是当时富商们的遗迹。
栋方当时在阿南市内的德南建没公司工作,寄居在栋方家族的本家——他的亲戚家。栋方家族素有“阿波的山林王”之称。听说那起事件发生时,本家就在这里一手处理从那贺川上游送下来的木材,经营着制材业、与工厂相连的房屋用地——周围有五、六家房屋加起来那样宽大。可是,浅见访问的场所,建筑物已经基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空地上只剩下破旧不堪的仓库。多亏四宫知道以前的事情。
向在道上偶遇到的附近的老人一打听,才知道早在七、八年前制材公司就已停业,栋方的本家移居东京。
据那老人说,栋方家族以那贺川町的主支为首,在那贺川流域的几个镇村都有分支,曾有一时经营山林和制材业,在本地的经济界占据统治地位。
“过去木排和七零八落的木材顺河而下,在这一带集结。”
老人眯着眼回忆过去的往事。船舶可从入海口进来,在这里装载木材,不仅运到日本国内,而且出口到国外。这是老人二十岁左右时的事情。
可是木材业在外材的打压下迅速衰退,与此同时山林也荒废了。在那贺川上游,相继建了三座水库,木筏漂流也成了遥远的童话。
“水库建起来了,洪水没有了,那贺川变成了温顺的河!”
老人温和地说道。
包括老人,在附近问了栋方崇的事情,对栋方被杀事件的记忆,虽然只剩下“有那么回事”的程度,但意外的是对栋方本人的情况谁也不知道。栋方本家拥有很大的住宅,每天出入的人员也多。不知道寄居在那里的食客的情况也是理所当然的。
浅见暂且停止了这里的“采访”,决定前往栋方的出生地——上那贺町。
从那贺川町出发,沿那贺川溯行,依次有鹫敷町、相生町、上那贺町、木泽村、木头村等镇村相连。沿那贺川的五个镇村统称“丹生谷”。
国道195号线一路上山峦叠嶂,绿阴遮蔽,在德岛县公布的“阿渡历史文化长廊构想”中,与北部的“蓝色长廊”相呼应,这一条路线命名为“绿色长廊”倒是可以理解的。
从那贺川町出发,在沿河的公路上行驶大约一小时,左侧看到因水库而形成的细长的湖面,不久便出现一处靠近v字形谷底的小村落,这里便是上那贺町的中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内田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