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长廊之谜(43)

2025-10-09 评论

    几乎全是有关德南建设工程的资料,多是建筑物的设计图。关于一个工程,浅见首次知道了从图纸到详细的零部件,实际上需要许多的图面设计。蓝图有订缀成一本的,有七零八落的,也有卷成筒状的等等各种各样。自然,譬如即使挖一条小沟,设计图也必须详细。特别是与官署有关的工程,提出的资料不允许有一点点瑕疵。
    是否有与吉野河相关的工程,浅见特别缜密地进行查看。发现德南建设与本地的那贺川的桥梁和堤坝工程有关,但没有发现带有吉野河名字的标题。
    可是,从箱子底层却发现了最初放在里边的好像装文件的厚厚的大号四方形信封。信封上没有标题。里面套着好几个小四方形信封,却是有关吉野河的。而且多数用油性墨水写着“关于活动坝建设工程”的标题。
    尽管预测到了会有某种收获,但对这一发现,浅见兴奋得难以自制。仔细阅读一个个信封中的内容,可以读懂按时序收集起来的吉野河和第十堰的资料的经过。这些资料至少在栋方被害以前,即十二年前由他亲手收集的。这些事情一般人是不知道的,由此可见,栋方应当从很久以前就开始研究吉野河入海口的活动坝建设计划。而且,这一资料在德南建设公司的职员栋方手上,就意味着德南建设参与了拟定工程计划?
    官署的工程,如何履行程序,从调查、计划阶段即委以民间之手,再到实行——可以说浅见毫无这些知识。德南建设不过是一间民营企业,连大众媒体都没有捕捉到的时候,它就介人工程计划的调查阶段,颇令人费解。无疑这里面是人情在起作用!
    不管怎样,这些是庞大的资料。有覆盖吉野河整个流域的地图和沿河各个地域的年降雨量,以及分析关于吉野河的治水、防沙的现状,还有详细的建材强度的计算。如不进行详细调查,就不能说准确。但是其中的几处似乎与那本“四国三郎物语”所写的内容相同。
    总之,这些资料分门别类,收集完整。年轻有为的栋方踊跃地投身这项工作的情形,从这些资料也可窥见一斑。他无疑将这一事业当成自己的天职,倾注了全部的热情。这一情况他的未婚妻市来小百合也曾经谈起过。
    可是,同样据小百合说,有迹象表明栋方似乎对“天职”最后产生了怀疑,而且相当深刻。如果这个情况属实,应充分考虑为了弄清这个疑团在驾车旅行途中凄惨地死去的可能性。
    倘若这一横祸与这里的资料有因果关系——浅见在堆积如山的资料面前思索着。
    可是,纵然有因果关系,怎样才能证明它呢?况且这之间横亘着十二年——漫长岁月的鸿沟。
    2
    栋方的姐姐朱美,为了不妨碍浅见的“调查”离座而去。十五分钟后,她端来了茶水。半个钟头后她见浅见埋头作业,茶水似乎没有动过,就每隔三十分钟来换一次茶水。
    此时,浅见好像一点也感觉不到她进入房间,碰巧他看完第一只箱子里的东西,终于从紧张的氛围中松了—口气,回头说:“啊,真对不起!”
    “发现什么了?”朱美边续茶水边问。
    “没,没什么特别的东两……”浅见摇了摇头,“只是关于吉野河和第十堰的资料在当时是极为珍贵的。”
    “啊,那里面装了第十堰的东西?”栋方的姐姐朱美仿佛从浅见的背后窥视箱子里的东西。因四方形信封外面没有标题,好像没有发现。
    “嗯,有!”
    “可是,那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现在第十堰问题不仅在吉野河流域成为热点,而且引起了多数德岛县民的关注。我想十二年前大概没有人知道。可是你弟弟却拥有这些资料。由此可见,无非是有一个组织在那里收集这些资料,稳步而顺利地推进计划。在这一点上,我倒颇感兴趣。”
    “您说的组织与公司不一样吗?是建设省还是县土木工程部……”
    “也许是那样吧。可是令弟作为德南建设这样一个民营企业的职员,介入得这么深,我觉得不能用常识去思考。”
    “您的意思是说官署与公司不正当地勾结在一起?”朱美敏锐地反应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内田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