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状态(恐惧之邦)(68)

2025-10-09 评论

  “这里离海近吗?”埃文斯说。
  “大约十或十一英里远。”波尔顿说,“在北面。”
  莎拉说:“如果他是在研究冰山的形成的话,那为什么要离海边那么远,”
  “实际上并不远。”科内尔说,“两年前一块脱离罗斯冰架的冰川有四英里宽,四十英里长。跟罗得岛一样太,是曾经见过的最大的一块了。”
  “不过,不是因为全球变暖,”埃文斯鼻子里厌恶地哼了一声,对莎拉说。
  “不应该把责任推给全球变暖。噢,不应该。”
  “实际上,不应归咎于全球变暖,”科内尔说,“它是由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引起的。”
  埃文斯叹了一口气:“我对你的说法感到吃惊。”
  科内尔说:“当地的气候条件这个说法并没什么铺。这是一个大陆。不管全球趋势是否存在,如果它没有自己特殊的气候模式,倒是令人惊讶的。”
  “的确如此。”波尔顿说,“肯定有当地的气候模式。比如下吹风系。”
  “什么?”
  “下吹风。它们是重力风。你也许注意到了,这里比内陆多风。内陆相对平静一些。”
  “什么是重力风?”埃文斯说。
  “南极洲基本上是个程大的被冰雪覆盖的圆屋顶,”波尔顿说。“内陆比措海地势高。比沿海冷。从内陆吹来的冷空气,速度越来越快,到达海边时时这可达到五十到八十英里。不过,今天天气还不错。”
  “这是个安慰。”埃文斯说。
  波尔顿接着说:“看那儿,正前方,那是布鲁斯特教授的研究营地。”

  10月6日,星期三
  下午2时04分
  没有太多可看的东西:一大一小两个橙色的圆顶帐篷在风中瑟瑟发抖。大的那个好像是放设备的,他们可以看见压着帐篷的盒子的边缘。从营地望去,埃文斯看见每隔几百码就有一面橙色的小旗,插在冰雪之中,一直延伸到远方。
  “我们停下来吧,”波尔顿说,“恐怕布鲁斯特这会儿不在这里;他的雪地车不见了。”
  “我只是看一看。”科内尔说。
  他们关掉引擎下车。埃文斯以为车里冷,当他来到冰天雪地之中凛冽的寒风鞭打着他时,他受到了不小的震动。他喘息着,咳嗽着。科内尔好像没有什么反应;他径直向补给帐篷走去,消失在帐篷里。
  波尔顿指着那排旗:“你看见跟传感器平行的那些车辙了吗?布鲁斯特博士一定去检查他的那排传感器了。这排传感器一直向西延伸了差不多一百英里。”
  莎拉说:“一百英里?”
  “对。沿途安装了全球定位系统的无线电装置。它们把信息给他发回去,他便记下它们跟冰川一起移动的情况。”
  “但移动不会太大……”
  “在几天之内,不会太大。但这些传感器会在这儿放一年或几年,通过无线电将数据传给威德尔。”
  “布鲁斯特博士会在这儿呆这么久吗?”
  “噢,不会。我相信他会回去的。呆在这儿费用太高了。他的补助允许他这次在这里呆二十一天,然后每隔几个月来这里呆一个星期。但是我们会把数据传给他。实际上,我们只是把数据放在网上;他无论在哪儿都可以收到。”
  “这么说来,你们给了他一个安全网页?”
  “对。”
  埃文斯跺了跺脚:“那么,布鲁斯特要回来了吗?”
  “应该要回来了。但我无法告诉你们什么时候。”
  科内尔在帐篷里大声喊道:“埃文斯!”
  “我想他在叫我。”
  埃文斯走进帐篷。波尔顿对莎拉说:“如果你想跟他去的话,就去吧。”他向乌云密布的南边指了指,“我们不能在这儿呆得太久。好像变天了。我们还要赶两个小时的路,如果被隔在这儿就一点也不好玩了。届时能见度会降到十英尺或者更低。我们就只好呆在原地直到天气好起来。而那也许是两三天以后了。”
  “我去告诉他们。”她说。
  埃文斯撩开帐篷的帘子。帐篷里反射着帐篷橘红色的光。地上摞着一堆垮掉的板条箱。在这些破烂的板条箱上堆着十来个纸盒子。都是清一色用模板印刷出来的。每个箱子上面都印有密执安大学的校徽和绿色的文字:
  密执安大学
  环境科学系
  内容:研究材料
  极易破碎
  小心轻放
  该面朝上
  “看起来是那么回事。”埃文斯说。“你肯定这个人不是真正的科学家?”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迈克尔·克莱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