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还在这儿干什么?”她话中并没有恶意,但也不客气;茜尔薇是在生气。
“那我该在哪儿呢?”伊莱娜反问道。
“在你家!”
“你是想说在这儿我不再是在家了?”
当然,她并不想把她逐出法兰西,也不想让她觉得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外国人:“你知道我想说什么!”
“是的,我知道,可你怎么忘了我在这儿有工作?有住房?还有孩子?”
“听着,我了解居斯塔夫。他一定会想方设法,让你回到祖国去。你那几个女儿,别跟我开玩笑了!她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我的上帝,伊莱娜,目前在你们家乡发生的一切,是那么令人神往。在这样的情况下,问题总是好办的。”
“可是,茜尔薇!并不仅仅是实际问题,像就业啦,住房啦。我在这儿已经生活了二十年。我的生活在这里!”
“你们家乡在闹革命!”她以无可争辩的口吻说道。然后沉默不语。她想以沉默告诉伊莱娜,大事当前,不得逃避。
“可是一旦我回国去,我们就再也见不到了。”伊莱娜说道,想置女友于两难的窘境。
本想以情动人,不料适得其反。茜尔薇热泪盈眶,朝她倾过身子,紧握着她的手:“你这可是大回归。”说着又重复了一遍:“大回归。”
这几个字一经重复,便充满无比的力量,伊莱娜看见在自己的心底刻下了这三个大字:大回归。她不再抗拒,因为此时,她已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突然间闪现出旧时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闪现出自己的记忆,也许也是祖先的记忆,那是与母亲重逢的游子;是被残酷的命运分离而又回到心爱的人身旁的男人;是每人心中都始终耸立的故宅;是印着儿时足迹而今重又打开的乡间小道;是多少年流离颠沛后重新见到故岛的尤里西斯。回归,回归,回归的神奇魔力。
2
“Leretour”(回归)一词,希腊文中为“nostos”。Algos的意思为“痛苦”。由此,“Lanostalgie”一词的意思便是由不可满足的回归欲望引起的痛苦。就此基本概念而言,大多数欧洲人都可使用一个源于希腊文的词(nostalgie,nostalgia),另也可使用源于民族语言的其他词:如西班牙人说“aňoranza”,葡萄牙人则说“saudade”。在每一门语言中,这些词都有着某种细微的语义差别。它们往往只是表示因不能回到故乡而勾起的悲伤之情。“Maldupays”(思乡病)。或“Malduchez-soi”(思家病)。英文叫“homesickness”,德文为“Heimweh”。荷兰文为“heimwee”。但是却将这一大的概念限于了空间。然而,欧洲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爱尔兰语却明确地区分了两种说法:一个为“soknudur”,指普遍意义上的“nostalgie”,另一个为“heimfra”,意即“思乡病”。捷克人则除源于希腊文的“nostalgie”一词外,表达这一概念的还有名词“stesk”和动词;捷克最感人的爱语是:styskasemipotobe,即法文中的“J’ailanostalgiedetoi”,意思就是:“我不能承受你不在身边的痛苦”。西班牙语中,“anoranza”一词源自动词“anorar”(相思),“anorar”又源自卡塔卢尼亚语的“enyorar”一词,而该词又由拉丁语的“ignorare”(ignorer)一词派生而来。通过这番词源学的启迪,“lanostalgie”即可视作不知造成的痛苦。你在远处,我不知道你怎么样了。我的家乡在远处,我不知道家乡发生了什么事。某些语言在表达“lanostalgie”这一概念时有些困难:法国人只能以源自希腊的名词来表达,没有动词形式。他们可以说:“Jem’ennuiedetoi”(我由于你不在而心烦),但“s’ennuyer”一词弱而冷,总之太轻了,不能表达如此沉重的情感。德国人很少使用希腊文形式的“nostalgie”一词,喜欢说“Sehnsucht”,意为“对不在之物的欲望”,但“Sehnsucht”既可指存在过的也可指从未存在过的(一次新的冒险),因此并不一定就会有“nostos”的意思。要使Sehnsucht一词含有挥之不去的回返念头的意思,就得在该词后增加补语:ShnsuchtnachderVergangenheit,nachderverlorenenKindheit,nachdererstenLiebe(对过去,对逝去的童年,对初恋的怀念)。
思乡之情的奠基性史诗《奥德赛》产生于古希腊文化的黎明时期。我们再强调说明一下:尤利西斯这个有世以来最伟大的冒险家也是最伟大的思乡者。他去参加(并不太乐意)了特洛伊战争,在那里一呆就是十年。后来,他迫不及待要回到故乡伊萨卡,但诸神的阴谋耽搁了他的归程,前三年里充满了神奇的遭遇,后七年里则成了女神卡吕普索的人质和情人。卡吕普索爱上了他,一直不让他离开小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米兰·昆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