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关头(11)

2025-10-09 评论

    M坐在玻璃台面写字台的后面,正低头看着一份打开的卷宗。邦德站在门口,在M示意后才走到桌前的一张黑皮椅子上坐下,直到邦德在椅上坐稳,M才抬起头,她望着邦德,炯炯有神的蓝眼睛与邦德的眼睛颇相似——冷静淡漠,虹光微闪。她年近60,一头灰白的短发,神情严肃。她的身材不高大也不苗条,但却洋溢着一种领导人的气质,这多半是因为她那双冷冰冰的蓝眼睛显现出来的智慧之光。而且从她的眼形看,她似乎带有些许亚洲血统,但这不过是邦德的猜测而已。
    “夫人,早上好!”邦德说。
    “你好,007,旅途愉快吗?”M的声音平静,甚至有些温柔。
    “很好,谢谢。”
    “听说演习很顺利?”
    邦德点点头。
    “你的报告可以等一等。”M说道,“我认为03会详细报告的,不过,你认为05会有什么看法吗?”
    M的目光盯着邦德,弄得他如坐针毡。迈尔斯爵士从来就不赞成邦德沉溺于女色,而这也成了新M与邦德之间的隔膜。邦德做了一个深呼吸,总算说出话来:“我想两位特工都会精确地描述这次演习的。”
    M眉头轻蹩,但立即又点点头。
    邦德趁机改变话题:“我们对这次澳大利亚的核爆炸有多少了解?”
    “007,不必为此操心。”M回答,“上面让我们暂且回避。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让A部去做些调查,但现在还没有什么消息,可能要等到某个组织出来声称对此负责才会有结果,在此之前,我有事情需要你去做。”
    “是,夫人。”
    “邦德,你知道7月1日香港将发生什么事情吗?”M问。
    “知道,夫人。”邦德说,“这不是人人皆知的吗?香港在由英国统治了一个半世纪之后,将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
    “007,离这个日子不到两周了。”
    邦德点点头,紧皱双眉。说这些是什么意思?他隐约记起在去牙买加前曾读到一份报告,难道与本月早些时候的一次爆炸案中身亡的律师有关吗?
    “你知道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吗?”M又问。
    “商业区有辆小汽车爆炸了……是一周前吧?”
    “是的,是6月11日,正好是一周。你对这起事件有什么看法?”
    “是不是那位从英国去香港访问的律师?他是伦敦一家大律师事务所的。”
    “是乔治·唐纳森。他是此地菲奇、唐纳森和帕特里克联合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这是一家名气很大的律师事务所。”
    “那我们知不知道这起爆炸事件的幕后指使人是谁,为什么乔治·唐纳森是爆炸目标?”邦德问。
    “总督官邸曾接到匿名电话,声称是中国操纵了这起事件。但是为什么唐纳森会成为攻击目标,这仍是一个谜。”
    “唐纳森去香港干什么?”
    “这个问题我待会儿再谈。你知道两位中国官员遇刺的事情吗?”M又问道。
    邦德记起来了。“哦,知道,就在几天前吧?”
    “13号。”
    “不错,夫人。两位北京来的官员在购物中心被一个穿军服的家伙杀死了。”
    “准确地说,是穿英国军服。这两位北京官员正同香港政府一起进行香港回归的最后准备工作,他们趁工作间隙想买点儿纪念品带回中国。就在这时,有一个穿军服的亡命徒镇定自若地朝他们走过去,拔出自动手枪,打死了他俩。事发后据目击者说,这个开枪的家伙迅速跑出商场,消失在人群里。据我们所知,枪手肯定是白人。”
    “在过去的一年里,气氛一直很紧张。人们如梦方醒,回归已到了最后时刻。”
    “如梦方醒只是反映了问题的一个方面,”M接过话头,“人们开始恐慌。两天前在香港发生的事情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了。”
    “什么事情?”
    “一颗炸弹把香港仔深湾的一家画舫餐厅送上了天,当场炸死了33个人。死者中还有在港的英国商界要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雷蒙德·本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