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关头(31)

2025-10-09 评论

    邦德一直往里走,坐到一张桌子旁。从这一角度,他可以看到整个夜总会大厅,包括通往前厅的过道。T.Y说如果李胥南露面的话,他会早早就来。邦德必须在这里恭候他的到来。不一会儿,一位可人的华人小姐走近邦德的桌子,她也穿着旗袍,着一双高跟鞋,满面春光地坐在了他旁边的一把椅子上,与他挨得很紧。还没开口,她那赤裸的大腿便从旗袍开叉处露了出来,紧紧地贴着他的腿。
    “你好,”她说,“请问尊姓大名?”
    “詹姆斯。”邦德还以笑脸说。此情此景,让他觉得有些荒唐。他摆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装作是来此地寻欢作乐的英国游客。
    “嗨,詹姆斯,你今晚想有个伴吗?”
    令人惊讶的是,她的美国口音字正腔圆。
    “也许吧,”他说,“你是哪儿人?”
    “如果你想继续和我聊,你得先付240港币买杯饮料,你有一刻钟时间。”她一本正经地说,一会儿又笑开了,“你长得真酷。”
    邦德说:“好吧,我来一杯伏特加马丁尼,请用手摇,不要搅拌。你爱喝什么自己点。”他把钱交给她。
    女郎捏了他手臂一把,“我这就回来,甜心。”
    他看着她朝吧台走去。她约摸二十七八岁,邦德想,或许比这里拉客的其他女郎年纪要大些。她有一头齐肩的黑色直发,身材高挑,双腿修长。女郎回来了,把饮料放在桌子上,紧挨着他坐下了。
    “我回来了。”她发出梦幻般的声音。
    “我知道。”邦德说,“请问芳名?”
    “维朗妮卡。你呢?”
    “我讲过我叫詹姆斯。”
    “哦,是的。你告诉过我。”她放声大笑,“对不起,我有点懵了。”
    维朗妮卡不是喝多了就是吸了毒。
    “你是哪儿人?”邦德又问。
    “哦,你是对我说话的口音感到不解吧。我在加州待了12年,和我姑姑、姑父住在一起。我在那里上的小学、初中与高中。但我出生在香港,或许我还会死在香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她耸耸肩,说:“出不去。我是香港居民,你是英国人,是不是?你们国家为什么不让我们去那里呢?”
    邦德点点头,说:“真可耻,是吧。英国监管香港150年,现在却背弃你们而去。我明白……我明白。”
    “你在香港有何贵干?”她问道,小小地啜了一口冰镇代基里酒。
    “我是记者,来报道下周的政权移交。”
    “明白了,你住在英国吗?”
    “牙买加,可我原籍是英国。”
    “哇,牙买加。我从来没去过那里。”
    “大多数人觉得它与过去不一样了。有些地方相当危险,可我还是很喜欢它。”
    她用手抚摸着他的下巴,挑逗地看着他。她那双深棕色的杏眼的确很迷人,闪烁着睿智的光。邦德很为她惋惜,暗忖她是否认识李胥南,是否是三合会的成员。这太有可能了。吴告诉他,这里的服务小姐多数与这类组织有染。三合会“保护”她们,同时疯狂地盘剥她们。
    “维朗妮卡,这不是你的真名,对吧?”邦德说。
    她嘻嘻笑道:“你说呢?”
    “我就这么想的。听我说,我能就政权交接采访你吗?我喜欢听听像你这样的女人对这事的看法。”
    她大笑道:“什么,你们的报纸会刊登一个夜总会女郎的观点吗?”
    “为什么不可以呢?你和腰缠万贯的银行家们都是香港人呀!”
    “别扯了。”她回答说,“有钱的银行家可以花钱买路离开这块殖民地,许多人都是这么干的。在过去几年里,成千上万的香港人已设法离开了这里。面对最近几周里发生的事情,连过去想留下来的人也在考虑出走了。这里有种恐怖的气氛。”
    “来自中国的恐怖吗?”
    “是的,”她说,“你知道军队已经集结在新界的边境上了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雷蒙德·本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