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关头(54)

2025-10-09 评论

    邦德打断他的话:“是你杀了他?”
    李停顿了一会儿,摇摇头:“不,我们与这事儿毫无干系。我可以告诉你:我恨萨克雷。我俩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但我希望他活着,我需要他活着。我要讲的故事会告诉你其中原因。不,是广州的一个疯子王祖康杀的。你听说过此人吗?”
    邦德点点头:“你能肯定?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李从容地挥挥手,说:“耐心一点,邦德先生。听我说完,然后你就会明白的。”
    龙头老大沉默片刻,终于用平静的语气讲起来。“事情发生在1836年。一个叫詹姆斯·萨克雷的26岁的年轻人两年前离开英国老家,远涉重洋来到华南的珠江三角洲。他听说与中国做贸易能够发大财,但其实那时候在这里谋生并不容易。鬼佬在华南可不受欢迎。你瞧,邦德先生,中国不仅不需要西洋货,而且很快发现西方倒很想要中国的茶叶以及其他商品。不过中国政府还是勉勉强强地同意‘洋鬼子’在大清帝国的外沿岛屿上做生意。”
    邦德插嘴道:“我看当时双方都把对方看作是下等人。”
    “是这样。”李说,“不过……詹姆斯·萨克雷本来是打算做工业品生意,换点儿银两过上清淡的日子,但挣的这点钱他连妻儿都没法养活,而且中国也不允许他进入广州。其他英国商人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一时看来,同中国的贸易要以失败告终了。
    “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总之,肯定是哪个头脑灵活的商人发现英国人确实拥有中国需要的商品,那就是鸦片。商人心安理得地向有钱的中国人兜售鸦片,不久鸦片就成了最紧俏的商品。但中国很快就禁烟了,而英国人依然想方设法走私鸦片。”
    “鸦片生意成为一桩大买卖。”邦德说。
    “不错。1836年,詹姆斯·萨克雷开始做鸦片生意.很快就招徕了一小批主顾,他们给他的钱之多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萨克雷最好的一个主顾是在广州的一位富可敌国的军阀与政府官僚,叫李威泰。”李又停住了话头,然后说:“他是我的高祖父。”
    邦德挺直腰板,这故事有趣起来了。
    “我那荣华富贵的高祖父是个军阀,比萨克雷大十岁,在广州和珠江三角洲权倾一时。尽管还在清朝手里,他却怀念17世纪被推翻的明朝,当然他决不会公开承认,否则早就没命了。李威泰还是一个秘密组织的成员,该组织密谋推翻清朝。
    “纯属运气,詹姆斯·萨克雷能有缘拜会军阀,并与他建立起关系。双方还互相尊重起来,尽管他们已可能不会对自己的同胞承认,但实际上他们成了朋友。当然毫无疑问,这部分是因为李威泰已经离不开鸦片了,而这正是詹姆斯·萨克雷非常乐意提供的。”这最后一句话是李胥南咬牙切齿地说出来的。
    李继续往下说:“到了1839年,事情有了变化。皇帝决定一劳永逸地禁止鸦片贸易。朝廷今湖广总督没收在广州的所有外国商人的鸦片,这就触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此后的三年里,詹姆斯·萨克雷发现要将鸦片弄进中国,再卖给他的忠实主顾已经非常困难。李威泰不得不强忍烟瘾发作时的痛苦。最后,我的高祖父利用他在秘密组织的影响,建立了一条连结萨克雷与广州的非法渠道,这是一个英国公民与一个中国军阀破天荒的跨种族合作,詹姆斯·萨克雷可以继续做他的鸦片生意,大发横财,而李威泰则可以继续躺在鸦片床上吞云吐雾。我想你知道1842年发生的事情吧?”
    邦德回答道:“战争结束了,香港割让给了英国。”
    “是的。禁烟令依然有效,尽管停战条约保证英国公民可以进行公开自由的贸易,但由于中国政府认为条约是不平等的,因此做生意反而变得更难了。”
    邦德点点头说:“在中国人看来,割让香港是奇耻大辱,对此耿耿于怀。”
    “你是个聪明人,邦德先生,”李说,“我几乎忘了你是个鬼佬。要我继续往下讲吗?”
    “请。”
    “虽然像加丁·麦孙那样的公司被允许在港岛建立总部,詹姆斯·萨克雷依然在孤军作战,没有合法的企业从事贸易,他需要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尽管不少人认为他是个暴发户,但他需要更多的资本。又是李威泰帮了他的忙。1850年的一个晚上,在一次盛宴上,两人酒足饭饱,吞云吐雾享受一番鸦片后,达成一桩交易,它对双方的子孙后代都产生了影响。我那尊贵的高祖父主动提出要‘贷’给萨克雷急需的资金以创办他自己的贸易公司。萨克雷一听吃惊不小,不过他还算得上老实人,于是对高祖父说,自己可以接受这笔钱,但要有个条件,以保证李威泰得到回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雷蒙德·本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