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迷宫案(76)

2025-10-09 评论

    狄公道:“据画轴所示,亭阁一定离此处不远。我思量来这边一对松树之间恐有小径,对面三棵则为陪衬。”
    马荣为人性急,跨开大步便向蔓生于两树之间的杂草丛中走去。谁知没走三步,他却大骂起来。原来他双脚均陷于一片沮洳之中,好不容易才拔出腿来,恼道:“前面却是死水一潭!”
    狄公浓眉皱起,说道:“却又作怪!自入宫至此,样样投榫,处处合缝,如何到了此处竟断了进路?马荣,你再好好细寻,缘池必有路径!”
    方正一个示意,众衙卒随即拔剑在手,砍伐池边杂草荆棘。少刻,小池露出轮廓,只见马荣陷足之处水泡翻个不停。
    狄公伏身于垂技下一瞧,急将身子缩回,原来是一颗奇形怪状的脑袋正慢慢从水中探出,一对黄眼睛直盯来人。
    马荣见了,倒抽一口凉气,急举手中枪便欲投刺,狄公一见,忙将他胳膀按下。
    一只大蝾螈慢慢露出水面,体长足有五尺,看了令人害怕。它爬到岸边,一头钻进了水草之中。
    众人皆惊。马荣道:“我一人面对五六名强人厮杀倒一点不惧,然见了这等水怪,还真有点胆寒。”狄公一旁喜道:“昔时读古旧闲书,只知蝾螈其名,却不见其物,今日有幸首次目睹此怪,也算长了一点见识。”
    狄公扫视池边,惟见污泥水草,再举目细瞧池面,不觉对马荣说道:“你见前面水下隐隐有块石头么?想必是越池而过的第一块路石,我们上去看看!”
    马荣腰间塞了长袍,一步跨于石上,用长枪于周围水中试了试,喜道:“左前方又有一块!”
    马荣分开垂枝,跨上第二块路石。狄公等亦将衣袍塞于腰中,紧随马荣前进。突然马荣停下脚步,险些将狄公撞落水中。马荣手指一根断枝,对狄公低声道:“老爷,这树枝乃为人手所折,瞧那枝叶尚未枯黄,说明此人过池就在昨日。他于石上滑倒,急伸手抓树枝稳住身子,故将枝条折断。”
    狄公点头,也轻声说道:“兴许此人仍在这左右不远的地方,我们须小心留神,以防他出其不意袭击我们。”又将此话悄声传于身后洪参军、陶甘及方正等众人。
    马荣喃喃道:“只要是人,我何惧他!”又持枪向前走去。
    水池虽不大,然狄公一行不识路径,寻出一块石头走一步,好不容易才到达彼岸。
    狄公与马荣蹲下,拨开垂枝一看,见前面有一片空地,中央一棵大杉树下立了一座石亭,窗户紧闭,大门半开半掩,门上方一块绿地金宇的小匾额上,“宁馨轩”三字清楚可见。
    狄公见众衙卒—一过了水池,大声命道:“速将此亭团团围住!”
    狄公冲向亭阁,一脚将大门踢开,两只蝙蝠拍打着翅膀飞了出来。狄公转身,摇头道:“亭中无人!方缉捕,你引众衙卒去亭外四周搜寻!”
    狄公吩咐完毕,复进亭阁,马荣等三亲随干办紧随于后。进得亭内,马荣将窗户打开,只见中央一方石桌,靠后墙一张石凳,上面均厚厚积了一层灰土。石桌上有一玉匦,约一尺见方,狄公以衣袖拂去盖上尘土,现出一幅云龙雕花图案,煞是精致。又轻轻将匦盖揭了,取出一黄布小包。狄公说道:“这便是倪寿乾留下的遗嘱了!”
    狄公慢慢打开布包,展开包中文卷,高声念道:
    遗嘱
    春华秋实,古今一理。人至垂暮之年,当回首往事,一生劳碌,功罪几何?予清夜扪心,自觉虽绠短汲深,却也上无辱圣君,下不负黎民,为国家振兴,社稷有治,已尽绵薄。不期碌碌中顾此失彼,对亲生骨肉家教驰废,至使祸起萧墙,长子倪琦终成饕餮。
    倪琦心存邪念,欲壑难填、予一日在世,他一日不敢为非作歹,然一旦归而西去,他惹事生非,犯上作乱则在所不保。若倪琦丧命狴行,或斩首法场,倪门香烟即断,列祖列宗势必洒泪九泉。自古不幸有三,无后为大,为倪门香火有继,予续弦梅氏。也是倪门不该断绝,婚后不上一载,喜得一子,取名倪珊。珊儿聪慧颖悟,予喜爱之余,自是广布荫庇,一心望子成龙,耀祖荣宗。然身后家产若由二子平分,则珊儿性命不保,故终前于病榻之上留下虚假遗言,却将真实道文书于此卷之上。若是倪琦革面洗心,改邪归正,他与倪珊则家产各半;若是他。治恶不悛,不可救药,全部家产则归倪珊一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高罗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