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迷宫案(77)

2025-10-09 评论

    予同时将另一纸遗嘱藏于画轴夹层之中,意欲让倪琦发现。他若遵嘱行事,则倪门万幸;若是劣性不改,将此遗嘱毁去,必以为画轴已无秘密可言,从而将它交还遗孀梅氏。
    祈求苍天,只盼有识县主慧眼识破画中隐意,于迷宫中将此遗嘱取出之时,倪琦尚未成为阶下之四。若是他已罪行累累,则请将此卷遗言同附文一纸一并转呈上台官府,切切。
    愿上天慈悲,降福于吾倪门!
    立嘱人翰林学士,淮南、江南、岭南三道
    前黜陟使倪寿乾签字盖印
    乾封元年九月十五日
    洪参军说道:“此遗嘱所言与我们所知晓的竟是丝毫无差!”狄公略一点头,抽出附文又念道:
    子不教,父之过。倪寿乾教子无方,致使长子倪琦犯下罪戾。倪寿乾生前于公门中一无所求,只因舐犊情深,故于死后恳请上台以不违条律为准,对倪琦从轻发落则个。
    倪寿乾亲启
    乾封元年九年十五日
    亭阁中一片死静。
    狄公将文卷慢慢卷起,深为倪寿乾肺腑之言所动。
    陶甘用指甲于石桌面上轻轻刮了,说道:“此处似刻有一幅图案!”说罢取了尖刀,将垢土剔去,洪参军与马荣也一齐动手,一幅圆形图案渐渐显露出来。
    狄公低头一看,说道:“这必定是迷宫图,瞧,弯弯宫道正好组成了四字古篆——虚空楼阁,与风景画标题一字不差!我思想来,这‘虚空’二字便是黜陟使致仕辞官后内心的真实写照。”
    

    黑兰遵从父命,一早便离县衙去寻李夫人住处。这几天来,她日夜思念大姐,五内如焚,现走在去东城门的街上,希望借此解一解心中烦闷。
    黑兰于十字路口小摊处打探一阵,又去城门附近店辅中寻访。方正对她言讲过李夫人精通书画,故她先去一家笔墨庄查问。恰巧掌柜与李夫人极是稳熟,说她多年来一直是他店中的一名老主顾,作得一手好画,就住在离东城门不远的地方。又说她自上月以来,非但没收过一名新学生,反将原来几名门生辞退了,故劝黑兰不必去空跑一趟。
    黑兰假称她与李夫人有葭莩之亲,此去并非求师,而是登门看望,以重修旧好。掌柜见原来如此,便将李夫人住处细细说了。
    黑兰本该回县衙向父亲回禀,然见天气晴和,阳光灿烂,实不想如此早就回去复命,又兼李夫人住处离东城门颇近,野性一下勾了起来,决定按掌柜指点前去李宅看个究竟。
    李宅座落在一条僻静的街上,街旁屋宇齐整,鳞次栉比,黑漆大门闪闪发光。黑兰心中寻思,兰坊城中殷实人家恐多居于此。
    黑兰在街上走了一半,忽见一栋宅子,门上黑漆铜钉,门楣上还写有一个“李”字。黑兰立于门首,止不住上前于门上轻敲三下。谁知无人应答,这更引起了姑娘的好奇之心,决意非看个明白不可,遂将大门敲得冬冬作响。再侧耳细听,屋内传出了脚步声。她第三次敲门时,大门开了,一素服半老妇人,手拄一根银头拐杖立于门口,将黑兰上下打量了,冷冷问道:“你是谁家女子,为何不深藏日阃,却抛头露面来此敲我大门,成何体统?”
    黑兰从对方衣裙、谈吐举止上,便知她必是李夫人本人,故裣衽为礼,答道:“我乃方铁匠次女,名唤黑兰,有心习学书画,只恨拜师无门,经笔墨庄掌柜指引,方知夫人乃画坊名手,故慕名而来,望夫人莫怪。”
    妇人闻言略一迟疑,转怒为喜道:“原来如此!只因老身近来总是五劳七伤,需静心调养,故早已杜门谢客,辞退门生。然你既不辞辛劳,特地登门求见,岂能将你拒之门外?黑兰姑娘,快请进,喝杯香茶再走不迟。”
    黑兰拜谢了,随李夫人穿过一座小花园,走进一间雅致的客厅。李夫人沏了茶,二人对饮寒暄。黑兰抬眼细看一下主人,心中寻思,李夫人年轻时不定也有几分姿色。虽然她腿脚有些不便,眼皮微微重垂,双眉也略显粗浓,然五官仍称得上端正,眉宇间、亦不难看出些许昔日的娇媚。她与黑兰促膝谈笑,黑兰倍觉受庞,心中自是欢喜。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高罗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