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黑狐狸(14)

2025-10-09 评论

    狄公问:“那小女巫是谁?”
    “唉,那是一条黑狐狸精。没爹没娘,不知从哪里来到阳间的。一个拣破烂的老婆子拣到了她,却是早潜伏了妖根。十五岁头上才开口说话。还时常犯邪。发起病来眼睛骨碌碌乱转。中说着人人听不明白的怪话。那老婆子发慌不敢收留,便将她卖到了一家妓院。谁知第一天接客便将那客官的舌头咬断了下来,当即逃身到南门外那个荒僻的黑狐祠里去了。直至现在还住在那里。那黑狐祠一带经常闹鬼,就是清风明月之夜也可听到啾啾喁喁的鬼哭声。祠里祠外狐狸成群。听说是当年九太子谋反事败,跟随的人全在那里砍的头,故阴魂不散,时时作祟。那附近的人家早挪迁了,胆小的人还时常供奉些鲜果酒肉的,但绝不见人去求神禳灾②。那小巫与狐狸一起吃供品,一起跳舞,唱那支《黑狐曲》。这金华城亦只有她一人敢呆在那里,那里的狐狸与她极是亲昵,她不是条狐狸精又是什么?”
    狄公站起来告辞:“刘先生慢慢喝吧,我有事权且先一步走了。”
    狄公从街上一个小贩那里打听实了走城南门的路,便在了一顶轿直趋敏悟寺——从敏悟寺后去黑狐祠便没有多少路了。
    注释:
    ①:《云想衣裳花想容》(WhileCloudsRemindMeofherDress,FlowersofherFace)疑即是传说中的李白三首《清平调》之一,但李白作是曲辞。在狄仁杰时代之后。
    ②禳:祭名。祈祷消除灾殃、去邪除恶之祭。

    在两个轿夫抬着狄公乘坐的小轿在人群中穿行。长长的一条寺庙街原先有好几座佛寺尼庵,香火很是美盛。后来一场大火烧去了大半条街,只剩得断垣残壁,一堆一堆瓦砾场。唯一完好无损的敏悟寺在庙街的最南端。
    小轿在敏悟寺山门停下,轿夫用衣袖不停地拭着额上的汗水。狄公给了轿金,一面问轿夫:“这里去东门要费多长时间?”
    轿夫答道:“相公若是坐轿走大路时,约莫半个时辰,倘是改走小路,不二里路便可到了。”
    狄公点头。他明白了宋秀才从东门孟掌柜家去黑狐祠原来很是近捷。狄公吩咐轿夫在寺前照壁下等候,他去寺里半个时辰便乘轿回衙。
    狄公走进敏悟寺山门,急急穿廊过殿往后门赶。他想从后门穿出,单瞒过寺外等候的轿夫直赴黑狐祠。
    他走过左厢禅房时突然惊惶地停住了脚步。从窗棂望进去,只见如意法师正蜷缩着身子在禅床上打盹。狄公心中狐疑,再定神一看,却原来是如意法师的一堆破袈裟,袈裟上放着一只木鱼和一串念珠。除了青灯一盏并不见有人迹。
    狄公从寺院东司边的半坍的后门穿出,沿着野松林间一条石板路走了几十步便看见南门的城楼了。
    南门进出的人不少,大多是中秋佳节走亲眷的。许多人手里提着灯笼和月饼果品。远处人家已经上灯,闪闪烁烁与天上的繁星相映照。
    狄公在一爿小店铺买了一盏风灯便提步急出了南门。出南门不一晌,便看见两根高大斜倚的门柱。狄公见门柱下果然有几个破旧的粗瓷供盘,盘中居然还有些果品和酒肴。他明白这两根柱子便是黑狐词的大门了。穿过那两根石柱便是一片黑漆漆莽榛灌木丛。狄公将他那长袍的下襟掀起塞进腰间,撩起了长袖,从地上拣了根棍子。他一手擎着风灯,一手用棍撩拨开灌木丛,弯弯曲曲向祠里走去。
    这时四周一片阒寂。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凄清的寒蝉声。狄公已里不由敬佩起小凤凰的胆大,这里就是白天也是一个荒凉恐怖的去处。
    突然,前面人腰般高的乱草丛中传来一阵瑟瑟的响动,一对碧绿的眼睛在黑黢黢的草丛中间熠着。狄公不由将手中的棍子捏得更紧。他抬起块石头向那眼睛用力扔去。一声尖厉的鸣叫伴随着一阵骚动,半晌才平静下来。狄公心想这里果然有狐狸。狐狸一般虽不伤害人,但他知道狐狸和野狗之类常常患有狂癫病,人倘是被它们咬伤,便传染上这狂癫病,最后燥热干渴而死,无有救药。这时他颇后悔自己太冒失了,竟忘了带一柄匕首或长矛,眼下只能靠手中这根棍子做唯一防卫的武器。
    小路渐渐宽了,草丛前头露出一片荒地,月光下显得十分凄凉。前面出现了一堵石块垒起的黝黑院墙,墙上爬满了野藤艾萧。墙里有一个庭院,院墙有好几处已经塌了。三四只红狐狸、黑狐狸窜来窜去,仿佛被生人到来惊动了。庭院里弥漫着一股发霉的腥臭。庭院一角竖起一座狐狸石像,高高地蹲伏在石座上。狐狸的脖子上还围着一条长长的红布条——这是这里唯一有人迹到来的迹象。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高罗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