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琴抄(26)

2025-10-09 评论

    春琴生前一弹奏此曲,那天鼓也会欢欣地放声高鸣,要与弦音比个上下。也许天鼓听到此曲,就思及故乡的溪谷,就恋及寥廓天地间的阳光了吧。而佐助弹着《春莺啭》时,他的心神会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他已习惯以触觉世界为媒介来注视主观世界里的春琴。难道他是在以听觉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吗?一个人只要不失去记忆,是能够在梦里会见故人的。但是象佐助这种在对方活着时也只好去梦里相会的情况,恐伯很难指出他的死别的界线究竟在哪里吧。
    顺便说一下,除了前面提到过的那个婴孩之外,春琴同佐助还养了两子一女。女儿是出生后就死了。两个儿子都是在婴儿时期就由河内的农家抱去了。春琴去世后,佐助并不思念这两个孩子,也不打算去领回来。孩子也不愿回到瞎了双眼的亲生父亲的身边去。于是,佐助到了晚年,是既无小辈也无妻妾。他是在众门徒的看护下,以八十三岁的高龄去世的。这天是明治四十年十月十四日,恰好也是光誉春琴惠照禅定尼的祥月忌辰。
    ①此语本出自《诗经》。缗蛮指鸟鸣声。《诗经》中原作“绵蛮”。
    ②这是《古今和歌集》卷一中的一首春歌中的一句。描写冬去春来的景象。
    看来,他在二十一年的鳏居生活里,已经造就出一个与活着时的春琴迥然不同的春琴的形象,而且这形象是日益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了。据说天龙寺的峨山和尚①知悉佐助自行刺瞎双眼的事后,对佐助这种能在转瞬之间分清内外而使丑的转化成美的禅机,激赏不已,赞道:“是庶几可谓达人之为。”未知诸读者君子,尚能首肯乎?
    吴树文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谷崎润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