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风云录(45)

2025-10-09 评论

    无论武帝对儒有多偏心,只要喜好黄老的窦太后还在,就不能大张旗鼓地推行儒家政治。不管怎么说,这可是个曾把说老子不好的儒者辕固生扔到野猪圈里的老太太。
    武帝即位后立刻下令政府大臣和诸王丞相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士人,以此网罗天下人才。在这次被推荐的儒生中,有个研习《春秋》的学者董仲舒。他受到了武帝的高度评价,被提拔为江都国的相。
    大臣赵绾、王臧深明儒学,也在隐秘地准备推进儒教体制,并从鲁接来了他们的师父申公。准备虽然隐蔽,但还是被窦太后知道了,两个大臣被令自杀,申公也被赶了回去。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也是儒家的人,但因为和皇室有关系,只被解职就完事了。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田蚡是王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王太后的母亲在丈夫王仲死后,再婚嫁入田家生下田蚡。在老庄思想为主流的时候,寡妇的再婚是比较自由的。
    武帝和表妹陈皇后之间相处得不是很好,皇后没有生下子嗣。和景帝的时候一样,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也为弟弟带来了美女。受雇于平阳公主府上的讴者(歌手),一个叫卫子夫的女子,进入后宫受到了武帝的宠爱。据说嫉妒发狂的陈皇后施行了“巫蛊”。这是一种和日本的丑时参拜1相似的诅咒,制人偶埋于地下,诅咒对手死亡。这种做法是被严厉禁止的,在法律中是死罪。
    究竟是陈皇后真的做了那样的事情,还是为了废掉皇后而找的借口,现已不得而知。但审理案件的张汤得出了有罪的结论。有三百人因受到牵连而被诛杀,陈皇后被幽闭于长门宫。仿佛是有所愧疚,废后的日常待遇和从前是一样的。
    陈皇后被废是在元光五年(前130)。此时,二十七岁的武帝终于能够无所顾忌地推行自己的意志了,儒家体制最大的障碍窦太后已在五年前即建元六年(前135)死去。
    曾被解职的窦婴和田蚡又被起用,但两人纷争不断。两人争斗的焦点很荒唐,所以传言当时的御史大夫(副总理)韩安国尖锐地批评说,两人像是“小商贩或女人之间的争吵”。两个重臣意气用事地吵架。窦婴因窦太后之死而没了靠山,在政治斗争中变得被动。而田蚡是健在的王太后的异父弟弟,故而派阀很大,最终处死了窦婴。不过田蚡也很快就病死了,人们自然把这归结为是窦婴的冤魂作祟。这两个重臣对年轻的武帝来说,一个是祖母的亲戚,一个是母亲的亲戚,都是麻烦的主儿。两人死去是在元光四年(前131),武帝在第二年就废了陈皇后。武帝之所以能在废后这件大事上说做就做,也是因为此时已没有了任何掣肘。
    武帝起用了宠爱的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后来又起用了卫子夫姐姐的儿子霍去病为军中首脑。卫子夫曾是贵族府邸的讴者,身份几近奴隶,她的亲人也是卑贱出身。然而论及人品和才能,却是极为优秀的。比起互相攻讦而双双倒台的贵族窦婴和田蚡,不得不说他们要有才能得多。
    卫青为车骑将军,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他们发挥了军事上的天赋。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是和三公同品级的军队司令官。三公中的太尉是国防部长,但实际指挥军队的则是将军们。文帝时薄昭是车骑将军,景帝时窦婴是大将军,全都是皇帝母亲的亲戚。皇族刘氏虽有血统远近的不同,但都有皇位继承权,所以让他们直接指挥军队是比较危险的。皇帝担心被掌握军队的同族取代,因此就形成了将军一职由外戚就任的惯例。武帝不像父亲和祖父那样,母亲的亲戚较多,故而任命妻子的亲人为将军。不管是卫青还是霍去病都是深孚所望。
    3
    汉的外藩东越后来在史书中被标记为东瓯。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杀了吴王刘濞的正是东瓯。吴王的儿子刘驹在闽越亡命,因痛恨杀了父亲的东瓯,于是鼓动闽越王攻击东瓯。被包围的东瓯火速派特使前往汉朝请求援兵,时间是建元三年(前138)武帝十九岁的时候。武帝派一个叫庄助的人从海路赶往东瓯,但闽越在此之前就退兵了,并没有发生实际战争。然而三年后,闽越(福建省)在其好战首领的带领下,又向南越(广东)用兵。南越派特使到长安请求援兵,于是汉派去王恢和韩安国两名将军。但这一次战争还是没有发生。好战的闽越王为同族和大臣所憎恶,被自己弟弟杀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