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舰并不知道日本舰队是在等待时刻。
“济远”是“穹面钢甲快船”,由德国的伏尔铿造船厂建造。这个造船厂建造过在当时来说是巨舰的七千吨以上的“定远”和“镇远”,但这艘“济远”是在越南风云告急之时、中法关系紧张之后追加订购的,所以吨位只有“定远”的一半。
它是同“定远”和“镇远”同时交付中国使用的。因为中法之间发生纠纷,“定远”和“镇远”建成后,怕开赴中国的途中被法国截获,所以一直系留在德国,追加订购的“济远”本打算在中法战争中使用,但交付中国时已经是1885年秋停战以后了。
“广乙”炮舰原来不属于北洋海军,原名叫“广东之乙”。南洋海军和广东海军都远远不及北洋海军,所以经常派遣船只和人员来北洋学习。“广乙”就是来北洋学习的,这时被派到朝鲜沿海来了。
据说,日本舰队向清舰队打出第一颗炮弹是在7月25日晨七时。“济远”舰管带①方伯谦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日舰“吉野”号逼上前来。
“升起白旗!”
“逃跑!”
他发出了莫名其妙的命令,但没有顺利地贯彻下去。因为部下平素不曾很好地训练。
“济远”竖起白旗,一边逃跑一边还炮。它带着伤,好歹逃回了旅顺。
“广乙”仓皇逃避时触礁,火药库爆炸。
海战进行中,清政府租用的英轮“高升”号开到了丰岛海面。它在大沽港载上九百五十名清兵,送往牙山,由一艘旧式木造炮舰“操江”号护航。
“浪速”舰舰长东乡平八郎派人见大尉检查“高升”号,发现载有千名清兵,于是,当场宣布俘虏该船。
“高升”号上的清军官兵拒绝投降,拘禁了英国船长,要求:如不能前进到牙山,就返回大沽港。
四小时后,“浪速”舰开始了炮击。
东乡舰长的理由是“高升”号虽属英籍商船,但现在已被清军非法劫获。
东乡平八郎还是海军士官时,曾赴英国留学,熟知国际法和海事法。即使是商船,在航海中船长也有绝对的权限,甚至有裁判权,现在船长不能按照他的意思行事,可以认为该船已被非法劫持。
东乡舰长先派出快艇,数次同英国船长接触。船长表示服从“浪速”舰的命令,尾随其后,做俘虏船。这一点,事后在法律问题上将非常重要。
人见大尉报告说:清军司令官对英国人舰长采取高压态度,致使以船长为首的英国人高级船员都心怀不满。事后如发生问题,确信船长等人员都不会提供有利于清政府的证言。于是,又给了四小时犹豫时间,然后发出信号:“放弃船只!”
这样“仁至义尽”之后再炮击,东乡认为是可以容许的。
夜里零点四十分,“浪速”舰开始炮击。
炮弹命中“高升”号,眼看着它沉下去。东乡舰长命令“只救助船长和白人高级船员”,这是指望他们能为日本政府提供有利的证言。
护卫舰“操江”号立刻挂起白旗投降。俘获“操江”号的是“秋津洲”舰。不久,“操江”号桅杆上飘起了日本舰旗。
“高升”号的白人船员全部获救,而中国船员和清军官兵共计千余人,除了第二天法国军舰从此经过,救起一部分之外,余者全部丧生朝鲜海。
这次丰岛海面的海战,日本未伤一兵,未损一舰。
中国不但损失了“高升”号,而且牺牲了众多官兵。另外,“操江”号被俘,“广乙”号报废,“济远”号大副沈寿昌中炮身亡。
丰岛海战的消息传到东京,是三天后的7月28日。李鸿章得知这个消息,似乎比日本早一天,是7月27日。
这一天,李鸿章向总理衙门发电报报告:“查中、日现未宣战,而日船大队遽来攻扑我巡护之船,事先开炮,实违公法。”
损失了大约一千增援官兵,李鸿章十分沮丧。简直是一次惨败,一次意料之中的惨败!
“吉野”、“秋津洲”、“浪速”三舰合计为一万一千吨。而“济远”、“广乙”两舰合计才三千三百吨。在速度方面,日本舰均在十八海里以上,而清舰则不到。普通舰炮射出一发的工夫,速射炮能射出八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