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没有人去砍吧?”
“他们都是死心塌地跟到底的部下。如果真有那种心,早就跟侯成一起背叛了……不过,要给部下脑袋,倒也够豪勇了。”
“的确像是那么回事,其实不然。吕布向曹操投降之后,似乎还想活命。”徐庶说。
“哦?……投降?”
“是啊!他被捆绑带到曹操面前时,你猜他怎么说?——从此天下大势定矣!”
“天下大势定矣?”孔明重复徐庶说的话,“吕布言下之意,是说对曹操的霸业妨碍最大的,既不是袁绍,也非袁术,而是我吕布。吕布一死,天下定矣。吕布也真有自信。”
“的确自信满满。”徐庶笑道,“不过,意思不是你所说的那样。真正的意思是,我吕布投靠你明公,也就是曹操。只要由明公统率步兵,吕布带领骑兵,那天下就搞定了。”
“嗯,自认为还有可用之处。不过,这不是有点小看曹操了吗?曹操生气了吧?”
“不,听说曹操笑了起来。吕布看刘备也在场,便说:‘玄德,你替我说说情吧。’”
“这有点强人所难嘛……”孔明苦笑。
三年前,吕布攻击下邳,刘备战败,家人被俘,不得已投降,吕布任命他当豫州刺史。吕布这下似乎想讨回恩情。但在刘备看来,他和吕布素来无怨,却平白无故遭其攻击下邳。刘备和纪灵(袁术阵营部将)交战时,吕布前来调停,似乎又对刘备记了一笔人情账。但是,吕布在接下来却马上攻击刘备,刘备这才去投靠曹操的。仔细衡量整个经过,刘备吃吕布的亏较多。
平白无故揍人一顿,把人揍惨了之后,再说一句“我原谅你”之类的话,被揍的人岂有感恩之理?吕布居然把这种事当做恩情,可见吕布是极端自我中心的人。
“言下之意思是,我没杀你,你当然要替我求命。”徐庶说。
“刘备怎么说?”孔明问。
“曹操笑着说:‘猛虎不绑紧可危险哪!’并问刘备要不要替他松绑。据说刘备只说一句:‘吕布曾臣仕丁建阳和董太师。’”
“回得真妙。”孔明边走,边拍手叫好。
建阳是丁原的字,董卓的最后官位是太师。吕布曾臣仕丁原和董卓二位主子,却都把他们杀了。刘备的意思是:这种棘手的人物你敢用吗?
“听说曹操听了,说‘说的也是’,便下令处斩。吕布对着刘备大叫:‘你这个大耳混蛋最靠不住!’……”
“大耳混蛋?”孔明反问。
“据说刘备耳朵出奇的大……耳朵大在人相方面是怎么说的呢?”
徐庶低着头,孔明也学他做出沉思的样子,过一刹那,二人齐声大笑起来。
三
孔明在江南的哥哥偶尔会来信。*时代多是一家人分崩离析,因此传递信函的组织很发达。中国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例如,即使在二十世纪初军阀混战的时代,邮差仍能自由往来对立的阵营中,*邮差被视为野蛮的行为。
信随着函件一起送来。函件当中,除了哥哥的信之外,必定还附上继母简短的信。通常写说身体很好,不用挂虑,你也要多注意身体;阿均要劳你多费心;代我向阿铃致意之类的话,没什么变化。
每次江南来信,孔明的心就怦怦跳。虽然明知继母的信每次内容都大同小异,但拿到手上,心总会悸动一阵子,甚至会觉得有股香味从信上扑鼻而来。
江南已被离开袁术而实际独立的孙策一步步地构筑、兴建为他的根据地。孔明继母家族之—的弘咨娶孙策之姐,因此孔明的哥哥如果有意出仕孙策,可攀这层关系。不过,从信的字面推测,哥哥对孙策的人品似乎不太欣赏。
因为信不知何时会交到何人手上,当时的人对信的用字遣词相当敏感。熟知哥哥个性和为文习惯的孔明,能够明白哥哥所要表达的东西。
出仕意味着和出仕对象的主子是生死与共的,尤其在这种乱世,更不能轻易决定。哥哥的信上也提到:不可急着出仕,你在荆州几乎也没什么家累,即令布衣亦无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