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你对孔明的大话有何看法?”
徐庶问崔州平。两人都住靠近隆中的坛溪,交情很好,每天见面。
“我认为那未必是大话。”崔州平回答。
“是吗?你也这么觉得……其实我也这么想。不过,孔明说得也太顺口了。”
“我看他也不是什么自命不凡,只不过像水流般自然地说出内心话罢了。”
“其他人可不这么认为,似乎都嗤笑他说大话。”徐庶说。
“说到管仲和乐毅……”
“这两名历史人物有个共同点。”
“是吗?他们的时代可相差快四百年啊!”
“乐毅是燕昭王时代的人,离现在大概五百年。”
“管仲也是八百五十年前的人。”
“一个是春秋,一个是战国……都是在中国分裂的时期。”
“和现在一样,国家分裂,而且是*的时代。”
崔州平和徐庶都明白自己不幸生于乱世。
“我们目前最期待什么样的人呢?”徐庶毋宁是在问自己。
“应该是管仲那样的人吧。……如果等不及管仲,那就是武将乐毅吧。二者都是绝好的人,不是吗?”崔州*问。
“管仲和乐毅都联合诸侯,他们清楚自己的力量,必须与他国结盟才行。”
“孔明想效法这一点。”
“从各方面来说,我们今后是不是应该帮孔明的忙?”
这两名青年都是富裕家庭出身,他们想帮诸葛孔明(40)的,当属经济方面吧?
孔明在隆中亲身耕种,以维持生计。才甫二十岁,就得抚养小八岁的弟弟。
崔州平双腕交叉,心想如果告诉孔明说要在经济上予以援助,一定会被他拒绝。孔明必然会说:“我手头并不拮据啊。何况今年收成并不差。”
“有没有什么方法?”
“即使悄悄地援助,也会马上被他发现的。”
“对了,劝他结婚,如何?帮他找个贤内助……”徐庶说。
孔明已过二十,当时这个岁数娶妻决不算早。
“结婚?”
“如果娶一位勤快的妻子,不就等于帮孔明的忙了吗?”
“勤快的妻子?”
“你是说她?”
“没错。”
“你不觉得很相配吗?”
“嗯!正好相配。”
两位友人虽没说出对象的姓名,但彼此都知道对方说的是谁。
“黄承彦先生应该不会反对吧?”
“应该不会,反而会高兴才对。其实这才是伤脑筋的地方吧。徐兄也是单身,如果有人向你提亲,对方是黄先生的千金,徐兄有何感想?”崔州平问。
“这个嘛……你明知这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你看我的个子……”
徐庶回答。徐庶个子矮小,才六尺五寸。东汉一尺为二十三厘米,也就是说,他的身高还不到一百五十厘米。
襄阳名士黄承彦有一名待字闺中的女儿,皮肤有点黑,眼睛明亮有神,容貌生得非常可爱。但问题是身高接近八尺,八尺就是一百八十四厘米,在女性来说,这的确太高大了。女子一过十五岁,自然就有人提亲事,但因为身高的关系,到现在还没有人正式上门谈亲事。
“就算我再多长一尺,也还比她矮一截。不过,我倒愿意娶她呢。”徐庶附带一提。
“这位姑娘除了长得高之外,还有一样奇怪的地方。”崔州平说。
他的家族和黄承彦关系密切,所以对于黄承彦那不太出门的女儿,也比一般人知道得多一些。
黄承彦在襄阳被视为一流名士。孔明虽然当下贫穷,但诸葛家可还是琅琊名族,而且在襄阳过世的叔父诸葛玄也官至豫章太守,决不会配不上对方。
黄承彦的妻子是当地名族蔡氏的名媛。而且,黄承彦夫人的妹妹是刘表的后室,已经生子。也就是说,地方领主荆州牧刘表,算是这位高个子姑娘的姨父。此外,黄承彦夫人的弟弟蔡瑁,也是刘表的重臣。如果孔明能攀上这层关系,就不用像现在这么辛苦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