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依然面无表情,但由他肩膀微微耸动,可以察觉内心波涛汹涌。没多久,刘备吐出一大口气,说:“好!”
短短一个字似乎蕴藏着刘备的千绪万感。孔明深深能够体会。
“何时出发?”孔明问。
“明天早上离开隆中。”
“那么,在下陪将军去新野。”
“那真感激不尽。”
刘备深深鞠躬。他被曹操任命为豫州牧,并获得“左将军”的称号。不过,如今却背叛曹操,投靠荆州刘表。身为亡命将军,所带领的数千兵力,也是袁绍给予的,而这却是他的主力军队。
诸葛孔明(60)并不是非跟随刘备不可,琅琊名族出身,又有如此见识的他,任何势力都迎之唯恐不及。他大可以选择其他主君,但是,他却选择怀才不遇的亡命将军。刘备表达万分感激之意,是极其自然的事。
“我当竭尽所能成为桓公。”刘备加了一句。
四
诸葛孔明(60),这位卧龙先生,乃荆州众所周知的大有前景的人物,虽然出身琅琊,但因娶黄承彦的女儿为妻,而与襄阳有了浓厚的地缘关系。孔明妻子的姨母是刘表夫人,舅父蔡瑁则是刘表的重臣,因为这层的缘故,一般都认为孔明当然会加入刘表阵营。
襄阳人士原本预料,诸葛孔明(60)会经常出入襄阳刘表府邸,最后成为刘表的幕僚。没想到孔明根本无意进刘表府邸。
“孔明没有出仕的意愿,大概和他尊敬的庞德公一样,想过隐居的生活吧?”
众人后来又这么认为。因此,孔明成为刘备的幕僚,真是大大出乎众人意料。刘备是刘表的客将,也许广义地说,出仕刘备等于也是成为刘表阵营的人。但是,如果同样是加入刘表阵营,成为刘表的直属幕僚,层次岂不更高?在封建意识强烈的时代,“直参”和“陪臣”差异甚大,有的人因为当不成直参,不得不降格当陪臣。就人脉而言,只要孔明表明意愿,就可被迎为直参,然而他却屈就于客将麾下。此举当然令襄阳人士摇头叹息。
“他看上左将军了。”
“不,是左将军看上卧龙先生,极力邀聘他的。”
“听说还尽了三顾之礼。”
“哦。听隆中的人说,三顾之礼还是在大雪纷飞之际,似乎是蛮诚心的。”
“卧龙先生想必被感动了。”
“不,光是感动也不见得会起而投效,必然是亡命将军刘备有令他欣赏的地方。”
“换句话说,卧龙先生认为襄阳的主君不足为靠。”
“嘘!不要说得这么大声,地点不对嘛。”
“事情原来如此。”
虽然孔明的选择出乎众人意料,但了解荆州状况的人,终究了然于心。这也意味着刘备的行情上涨,刘表则下跌。
“情况真复杂啊。”
消息较灵通的人,再仔细一想,不觉叹起气来。因为刘表不但年迈,经常生病,继承问题又不单纯。
刘表的长子刘琦,长得很像父亲,刘表很疼这个儿子,在众人面前以他为荣。但自从后妻蔡氏生下男孩之后,情况就逐渐改变。蔡氏所生的刘琮长大之后,娶母亲的侄女为妻。荆州土生的实力者蔡氏家族,一直是刘表政权的一大支柱。长子刘琦的母亲并非当地人,因此他没有弟弟那样的背景。
刘琦当然也觉得情况对他不利。继母的弟弟蔡瑁和蒯越、张允、傅巽诸人,俱是刘表的贴身参谋,张允和蔡氏也有血缘关系,他们表明要拥立刘琮。刘琦简直孤立无援。荆州当地的有力之士几乎都靠向刘琮。
刘琦于是想拉拢刘备。刘备虽非当地出身的亡命客将,但多少拥有一点兵力,是可以依赖的对象。然而刘备却闪避刘琦,他不愿卷入刘表家族的内讧中。
刘琦必须铆足全力,他是嫡出的长男,本来继承家业的人非他莫属,但现在谁都看好次男刘琮会继承荆州政权,问题只是在于刘琮应该采取何种解决的办法,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消灭刘琦。刘琦感受到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情况令他不得不卯足全力,现在父亲身体状况不佳,想拥立刘琮的荆州主流派,可能已经将事情进行得如火如荼。刘琦身边也聚集了少数的非主流派,所谓非主流派,毋宁说是不平派。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