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59)

2025-10-09 评论

    孔明要是加入孙权阵营,那就兄弟同时出仕了,家人也可相聚。但是,叔父之所以带他来荆州,为的就是要家族分开。处于乱世,家族应该避免同属一块土地、一个阵营,这样总会有人在某个地方存活下来。
    叔父认为分开对诸葛家是最好的方法。
    虽然好不容易分开了,但孔明却没生一儿半子。辛苦采取不让诸葛家断绝香火的办法,如今没有子嗣,又有何意义?倒是哥哥诸葛瑾那边陆续生下男孩,因此,决定将次男过继给孔明。孔明没什么意见,只说:
    “字得改一改才行。”
    哥哥的次男命名为乔,按士大夫阶级的惯例,还要取个字,为表示他是次男,便取字为“仲慎”。长男通常使用“伯”或“元”。哥哥的长男恪,便字“元逊”。末子则取“季”字为多。乔是诸葛瑾的次男,字可以用仲,但既然现在变为孔明的子嗣,成为长男,这个字便不适当。
    其他没什么问题,使者自然谈起江东的种种。曹操南下,是当前孙权阵营最大的话题。
    “乌丸的事情一旦处理完毕,这将是迫切的问题。不过各人意见不一。”使者说。
    “这边也是一样。”
    在场的甘海应口说道。襄阳的显要,对曹操的对策也是意见分歧。
    “听说客将刘备建议乘曹操*乌丸、后方空虚的时候,加以攻击,但不被采纳。襄阳大部分的人都听过这么一回事。”
    很多人主张,既然失去击败曹操的绝好机会,曹操一旦南下,只有投降了。不过,也有人反对曹操。而且,刘表健康不佳,判断力也日益迟钝。
    而孙权阵营则因为领袖年轻,主张投降的人势力较弱。
    孔明想起徐州大屠杀的景象。
    “天下唯独不可让予曹操,否则万民不幸!”
    这种情绪性的想法,在孔*中愈来愈强。那么,又该让谁取得天下呢?
    “我是辅佐的人才,要帮当代桓公取得天下。”
    在襄阳夜宿的时候,孔明热血沸腾。回隆中的前晚,整夜未眠。发烧未必只是下雪引起的。
    庭院传来“沙、沙”的声响,那是积在树枝上的雪掉落下来。
    “他就是桓公……”
    孔明一直盯着刘备。他发觉刘备耳朵大得异常,但他的脸唯独配上这对耳朵才适合。
    “荆州乃用武之地。北有汉水、沔水之险,南可收南海交易之利。渡长江,东达吴郡、会稽,西通巴蜀之地。而且,此地主君甚至无法防守这个用武之地。这简直是天赐将军之物。将军可有意接收?”
    孔明试着缓和眼神,因为他那对盯着刘备的眼睛,不知何时变成在瞪着人。刘备正视着孔明,一点也不退缩,脸上完全不显露感情。
    孔明继续说道:“先取荆州是不够的,这样还不足以和曹操、孙权并立。现在,天下的人将曹公和讨虏将军并称,很少人提及荆州刘表的名字。和中原、江东相比,荆州是小了一点,如果要与曹、孙两人并肩,必须再加上益州。益州乃险塞,沃野千里,古来号称天府之地。高祖即由此地取得天下,可谓是与帝业有缘之地。然而,该地主君刘璋暗弱,北方事实上已被五斗米道的张鲁掌握。土地丰饶、人口也不少,但主君却不懂得照顾百姓。据说有能之士都渴望明君来临。荆州和益州都在等待着将军。”
    庭院树上的积雪似乎在等待孔明说完,然后“沙、沙”地掉落一大块。
    此后便一片寂静。隆中草庐的一间房内,只有孔明和刘备相对,铃、绶、均夫妇,以及和孔明一起回襄阳的甘海,都在另外的房内。刘备的随行人员则在庭院等候。
    “这是上天赐予的。”孔明再次开口,“请接受吧!将军不是汉朝皇室的裔胄吗?四海之人皆知将军重信义。将军如能令英雄心服,热心延揽贤者,又能领有荆、益两州,那将是何等的局面?果真能敦睦西南诸民族,结合江东的孙权,充实内政,即使曹操在中原的势力有多强,都不足为惧。将军授一上将统领荆州之兵,自己带领益州军众出兵秦州(陕西、甘肃),那么,渴求和平的人都将欣喜地迎接将军。如此完成霸业就指日可待。复兴汉室,实现王道,不正是大丈夫的夙愿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