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63)

2025-10-09 评论

    孔明回答。勃鞮属骊姬一党,是负责捉拿重耳却被其逃脱的执刑者。
    “孔明先生可有何愿望?”刘琦改变话题。言下之意是想回报孔明建言之恩。
    “在下并非为树子而献策,乃为让此乱世早日结束而献策。对左将军亦是如此。在下期待怜惜民命的王者之出现。左将军或许是在下可以期待为此种王者的人,故而投入其幕营。此外别无其他原因。他是在下最近才得以遇见的人物。”孔明淡然说道。
    “假如我能比左将军更怜惜民命,先生可愿加入我的幕营?”刘琦问。
    “那当然乐于加入……只不过,要怜惜民命,必须拥有实力才行。终结乱世,是怜惜民命最好的方法。容在下失礼,御曹司现在仍未领有一兵一卒。”
    “我懂了。”
    刘琦提起酒壶,为孔明注入一杯酒。
    六
    初平三年(192年),袁术阵营的孙坚包围刘表的居城襄阳。刘表麾下的黄祖军为孙坚所破,逃入岘山。孙坚深入岘山扫荡残敌,却被黄祖伏兵用箭射死。敌军统帅亡故,使襄阳得以解围。——这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当时孙坚的幕僚桓阶,以使者的身份前往襄阳,向刘表请求交还孙坚遗骸。孙坚毙命,导致扫荡部队仓促奔出岘山,不及携走遗骸。
    “愿顾及仁义归还遗体。”
    刘表以仪仗之礼慎重归还孙坚遗骸。为此缘故,孙权只恨杀父的黄祖,而不怨其主君刘表。
    孙坚死后,其军由孙策统率,在江东建立霸权,脱离袁术而独立。平定江东之后,孙策遂沿长江往西进兵。而西方江夏郡此刻正由其所憎恨的刘表部属黄祖驻防。但到达该地之前,须经过庐江郡,面对太守刘勋这股独立的势力。
    建安四年(199年),称帝的袁术已告没落,其军众纷纷前去投靠旧袁术系的孙策,但途中为庐江太守刘勋慰留,而加入其麾下。庐江障壁遂日形坚厚,孙策势必运用策略才行。
    位于鄱阳湖侧,豫章之内的上缭,是一块富裕之地。当地豪族不愿隶属于军阀,屡屡反抗孙策。孙策为此头痛,已是众所周知之事。
    孙策向刘勋请求:“在下对上缭颇为困扰,在下并不想要上缭,只是当地豪族已不愿听命,太守可愿替在下出兵?”
    上缭一直被视为孙策的势力范围,但孙策在此的支配力并不够强大。
    既然孙策说可以向此地出兵,刘勋就认为是伸张势力的绝好机会。现在他又拥有袁术的旧部众,兵力已足够,于是,便立即出兵南下。没想到孙策却乘他不在之际,进军庐江,攻陷皖城。刘勋获悉,急忙调师折回,但根据地被攻陷已导致军队士气大为低落,于彭泽和孙军交战吃了大败仗。刘勋向江夏黄祖求援。黄祖授其子黄射水军五千,前往救援。
    这正中孙策下怀。流沂的会战,孙策大胜。刘勋往北窜逃,投入曹操阵营。黄射则逃往江夏。孙策之弟孙权亦参加此战役。
    复仇之火燃胸的孙策,一直追击至江夏的沙羡,并将仇敌黄祖引出战场,彻底击溃,夺走六千艘战船,消灭数万名兵卒,黄祖仅以身免。
    翌年的建安五年(200年),广陵太守陈登乘孙策不在,煽诱严*的残党进兵江东。孙策自江夏折返,在等待辎重到来之际,遭到暗杀。
    继兄之位的孙权,于建安八年发兵西伐,击破黄祖水军,却无法拔除江夏城,加上后方山寇作乱,只好撤军。
    在孔明接受刘备延聘的建安十二年,孙权再度西伐击破黄祖军,俘虏众多百姓离去。但作战时间短,而且仓促撤军,原因是接获母亲吴氏病危的消息。
    多雪的一年结束,迈入建安十三年。甫新年开始未久,孙权再度挥军西征。其母吴氏已作古,孙权对亡母发誓必为父亲报仇,大举出兵。
    黄祖当然料想到孙权会西征,便在汉水并排为数可观的大战舰,舰与舰之间用强韧的绳索捆绑着,并投下大锚石,堵死水路,舰上有千名士兵轮流操弩防守。
    汉水有时也被人用其上流的沔水来称呼,它与长江汇流的地点是汉口,当时称为沔口或夏口。黄祖在这儿排列的大舰叫“蒙冲”,船体细长,覆盖着牛皮,开有射弓和弩的窗口。这种作战专用的舰船还可以冲撞敌船,所以有此名称,另有名称叫“艨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